APP下载

基于生涯教育的“四步多元”语文教学范式初探

2020-09-14邹志权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四步教学,多元评价”课堂范式,可以促进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能达到用语文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生涯能力的目的。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鸿门宴》为例,分别从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两方面阐述教学设计的思路,为语文教师施教提供了样板和案例。

关键词:生涯渗透;高中语文教学;四步多元

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基本共识。调查显示,浙江和湖南两省均有9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科教师能渗透相关的生涯知识[1]。那么,如何保证这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生涯规划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呢?我们总说教无定法,但课堂教学还是要有“法”可依,这个“法”就是范式、模式、示例。我们这里所说的“四步多元”即“四步教学,多元评价”课堂教学范式,是立足于生涯规划教育背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教学”就是根据知能力训练与生涯渗透两线协调共进的原则设计四个教学步骤,即: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合作探究,引向生涯——拓展思维,渗透生涯——培养能力,发展生涯等四步。“多元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思维、引领课堂讨论走向深入的多维评价,评价的维度有:知识与能力、目标与过程、教师与学生、定量与定性等多个维度。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拓展,语文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能用语文课程资源唤醒学生生涯意识,发展学生生涯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根据美国学者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高中生处于生涯探索阶段的初期。高一学生生涯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需要教师从认知层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正确评估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特质,包括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和生涯规划意识。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既有呈现在课文中、注释内和课后练习中的显性知识,也有隐含在作家背后的生涯经历和作品中人物内在的性格特征等隐性知识。《鸿门宴》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是《史记》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倾注了“史圣”司马迁的极大热情。文章展现了易代之际的刀光剑影、风云人物的历史选择,故事性强,跌宕起伏,叙事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古代史传散文的教学要求有两方面,一方面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和常见的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欣赏和借鉴史传散文的叙事艺术和写人艺术,学会对主要历史人物形象进行多元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针对后一个要求,本文要做的深度賞析点比较多,但其中分析项羽、刘邦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两人胜败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则是我们进行生涯教育的重要素材。如何将教材的这个静态知识点和素材鲜活、自然地呈现在课堂上,从而引起学生正确认识性格之于生涯抉择、生涯规划之于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则需要教师将生涯自我认知与学科知识两者的融合进行恰当的设计,创设真实有趣的生涯情境,设置合理有序的问题,组织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第三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四步教学程序

1.1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富有智慧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有学习任务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导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展开热烈追求。但设置的生涯问题难度要适中。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教学只有处于最近发展区,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让学生齐读后思考:1.《垓下歌》是项羽深陷西面楚歌的境地时所作,在穷途末路之时,他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为什么?2.他在临死之际感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那么,项羽的失败,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事”?

1.2  合作探究,引向生涯

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设计有效的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活动的展开。《鸿门宴》第三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语言、行动)和侧面描写的分析,准确把握项羽这个人物形象。为此,可设计如下问题:

(1)鸿门宴之前,项羽拥兵40万占有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也曾扬言要“击破沛公军”,可最终却放过了实力不容小觑的对手刘邦。项羽在宴会前、宴会上的表现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从宴会座位安排、典型语言等角度分析。

(2)司马迁善用对比映衬手法来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本文从哪几方面来衬托项羽这个形象?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合作探究,可以看出学生对项羽的多元解读。从历史角度评价,项羽作为政治家,有寡谋轻信、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等许多性格弱点;而从人性和道德角度评价,作为普通人,他却是个光明磊落、重情尚义的君子。但我们的人性、道德评价要服从于历史评价。由此看来,项羽的悲剧是不仅历史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他的失败在于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通过对课文的探究,课堂教学有机自然地渗透了生涯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性格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影响。

1.3  拓展思维,渗透生涯

语文教师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丰富生涯教育渗透的内涵。《鸿门宴》可作如下课内延伸:

1)比较阅读一:

(1)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史记·项羽本纪》

(2)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史记·高祖本纪》

2)比较阅读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史记·项羽本纪》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

——《史记·刘敬叔孙通传》

两次比较阅读,主要渗透两方面的生涯教育:一是让学生明白项刘两人年青时虽都有生涯目标,但生涯目标的高下决定了事业的成败;二是让学生清楚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领袖人物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生涯规划)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走向。

1.4  培养能力,发展生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在生涯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打破那种单一的、枯燥的题海模式,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设置一些个性化、多元化的開放型作业,让作业成为课堂“主阵地”之外的“分战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生涯能力。基于生涯规划教育,《鸿门宴》的课外作业可这样设计:

如果你能穿越历史,回到千百年前,为项羽在“鸿门宴”的几个关键节点上提一些关于生涯规划的建议,你会对项羽说些什么呢?请以“项羽,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设计这样练笔的意图,就是让学生与项羽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进而充分认识到集团首领的性格和信念之于生涯抉择、团队管理之于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总之,通过拓展延伸、有机整合课内外生涯教育素材,可以让学生能够基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之路,实现生涯价值,感受幸福人生。

2.多元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引导学生思维拓展、课堂讨论走向深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上应实现“四个结合”:(1)语文知识评价和语文能力评价相结合。既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基本知识等评价,也有筛选、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评价;语文能力的成果呈现方式有:成果汇报、作文、朗诵、演讲、复述、讨论、辩论、表演等。(2)学习目标达成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在学习目标达成评价上既要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生涯素养;在学习过程的评价上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比如朗诵,可先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学生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习的语文学科知识成果以教育测量的形式进行“量”上的精准评价;而定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习的难以量化的品质、心理与行为等用观察、交谈的形式进行“质”上的模糊评价。

总之,基于生涯教育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双线原则”,始于生涯规划的问题,即创设一个有学习任务的生涯情境,然后结合教学目标提取学科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有机引导指向生涯规划;接着抓住学科知能力训练与生涯规划渗透两条线的契合点,跳出文本,整合课外生涯教育元素对学生有机渗透;在最后的课外迁移环节中,着重训练发展学生的生涯能力。“四步多元”语文教学范式能使学科知识与生涯规划两个目标得以实现,既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也能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认识社会,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志权,肖艳波.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基于湘浙两省五校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比[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8):115-117.

[2]曹依轩.论有效评价对课堂教学的意义[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5, 000(002):15-16.

[3]韩滨.高中物理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胡友月,杨小华,郭利影.高中生物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设计思路——以《细胞的癌变》一节为例[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11):95-96.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9BJC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邹志权(1972-),男,汉,湖南新化,大学本科,新化县上梅中学教师,中学高级职称,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
初探“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性教学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