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0-09-14窦南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课设计问题小学数学

窦南阳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设计;问题

一、选题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课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数分钟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一段音媒视频,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因此,微课的选题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着重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方面,以便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

1.围绕数学概念选题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局限,普遍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通过制作微课,反复演示如下情境: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闪烁两人走过的路程,同时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这样,学生通过体验“相遇”情境,有利于为下一步理解“相遇”这个概念的内涵做好铺垫。

2.围绕教学重点选题

例如角的认识一课,如何画角是一个重点内容。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座位上看。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就是教师的身体容易遮挡住部分学生的视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果把演示画角的基本方法制成微课,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掌握画角的方法。

3.围绕教学难点选题

例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对于11:20,8:55等类型的时间表达方式,很多学生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为此,可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一节微课,以帮助学生明确读取上述类型的时间表达式的方法。

4.围绕学生的易混点选题

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以后,很多学生经常将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混淆。例如,算面积时带长度单位,算周长时带面积单位等。针对这一现象,可对这一内容进行微课教学,结合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明确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5.围绕知识的拓展选题

由于微课是对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细化,因此,除了注意把微课的选题放在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等方面以外,还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玩爱动,而微课除了用于课堂教学以外,还可用于课后自主学习。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学生的选择空间很大。

三、时间的分配要合理

微课虽“微”,但“五脏俱全”,这就要求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做到切入课题简洁明了、重难点的讲解和分析清晰直观、小环节简明扼要,以便学生能够在5~10分钟内快速掌握知识。如《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的设计。

第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一组制作精美的轴对称图形图片,如蜻蜓、风筝、树叶等,用时约40秒。

第二,围绕目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这些图形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这些图形的两边都一样)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用时约1分钟。

第三,找对称轴。

提供给学生5个轴对称图形,2个图形的对称轴是竖直的,2个是水平的,1个是斜的,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实例,消除学生可能存在的片面想象,促使学生完整地认识对称轴,用时约1分钟。

第四,折纸剪轴对称图形。

通过反复的对折、打开,加深学生对对称轴概念中“完全重合”这4个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动脑能力,用时约2分钟。

本节微课设计删掉了习题环节,把时间和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点的讲解上,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用作课前预习,也可以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用作课后复习。

第五,回顾与小结。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图形,看谁找得多,用时约30秒。

四、形式的设计要注重多样化

学生的能力及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形式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微课的设计形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形式的多样化。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教学需要而订。可以是讲授式、问答式、演示式、解题式、活动式,也可以是启发类、讨论类、实验类。一般而言,对于一些不需要教师讲解、仅通过动画过程就能使学生理解的内容,采用演示方式更好,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一些教学难点或者典型的例题,可采用解题式,通过分析、推理及演算,更好地揭示解题思路。

五、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目前,小学数学微课设计存在的一个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参与,一切都是教师设计制作好后让学生观看,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与灌输式教学毫无区别。因此,要正确认识微课的意义,不仅要把它作为教师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也要将其作为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微课。教师为学生提供操作简便的微课制作工具,如微课宝和书写板等软件工具,指导学生掌握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反馈意见。如习题讲解类微课,学生观看以后,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再设计习题,同时提供相应的习题,以便学生通过再次观看,解决以前微课设计的不足。

关于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了避免片面化,不能只听从少数学生的意见,而应由全班学生共同梳理事实、提炼要点,以便使反馈意见更加客观全面,真实有效。

结语

小學数学微课的设计,要遵从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同时把握微课的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微课的实效性,使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本俊.以微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46.

[2] 吴玮.我国中小学微课设计、开发与评价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中国微课网的内容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7(1):20-23.

猜你喜欢

微课设计问题小学数学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