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020-09-14张永康樊小利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张永康 樊小利

摘要: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数学与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却受到了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学有效性较低。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按照学生的学龄与年纪,将学校教育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学低段、小学中段以及小学高段。小学低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即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与适应学习生活,而小学中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高段则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概括与汇总,与初中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过程直接挂钩,是小学最为关键的两个学年。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此阶段的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习习惯三方面入手。

1.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更加倾向于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单向的灌输知识,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知识的记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过于单调、死板的弊端,且需要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主动性,对教学有效性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兴趣重视起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摆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例如,教师在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使用软件制作可互动的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教师操作课件,将“房子”拆分为三角形与长方形,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图形的组成方式,进而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曾经学过的知识完成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此外,教师还可借助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七巧板”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七巧板,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拼装”一个组合图形,并求出其面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所使用的趣味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契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促动教学有效性提升。

2.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会在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时起到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互相贴近,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身临其境的思考,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学生便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不仅如此,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更能学会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认识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例如,教师在执教《百分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学期伊始,学生在商场中购置新学期所学学习用品,恰逢商场折扣活动的情境。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扮演商场中的顾客与收银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结账过程。在情境当中,学生便能够自然的想到“折扣”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原价×折扣=现价”的数量关系,进而更好的掌握本课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了情境、角色扮演的要素,使的课堂更加妙趣横生,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教学有效性更上一层楼。

3.抓好课余时间,培养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但并非全部。想要使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抓好课余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同样能够接触,并学习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并将其作为学生课余学习的主要载体,让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思路与思考方法,进而养成学生的预习与复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执教《圆的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份简要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在思维导图中简要的体现“化圆为方”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由于此部分内容逻辑性较强,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容易理解,便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教学的主要载体,逐步拓展思维导图中的各个分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教师适当的改变思维导图的结构,并将教学要点部分以填空题的形式重新呈现,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巩固教学成果。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形成“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复习”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段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付出足够的汗水,才能使教学有效性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金宗.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31-232.

[2]馬福兴.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155.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数学潜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