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部编语文高段教材中想象力的培养

2020-09-14刘俊波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想象力素质教育

刘俊波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主流,培养创新精神是当前社会对儿童教育的期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形象力的培养,可以说,对于儿童而言,丰富的想象力就是其日后创新能力的根基。部编教材高年段对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课文与习作之中,积极创设情境,充分拓展空间,对学生的成长就更加关键。

关键词:部编教材;想象力;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引言:小学语文因其学科优势,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点学科,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内涵丰富、形式多彩的课堂走进学生的视野,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源地。部编版的教材,加大了对学生想力的培养,并在学习的具体过程中,与时俱进,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在高段教学中,拓展想象空间,积极进行再造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情感体验,成为课堂新的要求。

1.深化想象力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1.1  部编语文教材与培养学生想象力联系更紧密

首先,语文教学中不论是理解课文还是写作练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避免不了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甚至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看图说话造句仿句也是儿童通过开动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的,因此,语文学科的学习本就需要学生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部编高段教材,语文文字与情境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做好了纽带联结。《白鹭》一文中,三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恬美的田园诗境,为孩子们美妙的想象奠定了画面基础,教学中,就可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进意境之中。

其次,语文课本中内容的选材往往为了贴合儿童的心理,部编高段材教中,对神话故事或者名家作品的引入对孩子的视野提高有巨大影响,而这些作品本身,也是作家的丰富的想象里的输出结果,因此,语文课本同时也是一个丰富想象力的载体,旨在为儿童传递知识的同时丰富其想象力。

1.2  部编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以相互促进

小学语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小学语文课上的教学过程在经过一定调整后,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儿童的形象力起到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儿童的形象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后,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性,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儿童往往又能在阅读理解、写作上完成得更加出色。因此,二者的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只要教师作出第一步推动,便会较为长久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部编材教更注重对想象的质量的要求,尤其是跳出原有文本的内容,能够进行创造性想象,这样对教学的要求也上了一个台阶,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2.丰富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方式

2.1  部编教材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只有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细节有了足够细致入微的了解,才有可能在面对其他问题时联想到自己的某个经验,进而找到发散思维开展想象的路径。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细节上的惊喜更加打动人,而要丰富这个细节,学生则要通过日常的积累来达到。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些文本,都是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的观察基础上,折射出浑厚的情感,真挚感人。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目的性地指导孩子,结合生活,仔细观察,沉淀积累,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2  部编教材加强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感情丰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叶多围绕着作品的感情来讨论,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文章,产生丰富的联想,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必然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如果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意境,那同时也就是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运用音乐、多媒体,甚至教室布置来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课文的同时也在无意之中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

部编教材更需要学生将文章中的情景转化成自己经历过的场景去体会其中的情感,而这种转换就需要想象力来支撑。在神话故事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要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再造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然后进行复述,最后进行创造性复述。并通过学生对于课文的改写,讲故事等环节锻炼了想象力,理解了课文主旨,一举两得。

2.3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写作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大综合体现,也是教师检验学生语文素养、想象力发展的渠道,如果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思维足够活跃,那一定会在写作水平上明显的体现出来,同时,写作练习也是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来了极大挑战,能促进他们积极了解当前的社会现实及发展方向,也是对他们对未来发展大胆设想的激励,启迪对自己梦想生活的再现。下册的习作课:“他___了”,这篇作文就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很好的素材,教师可以在讲解写作技巧之后,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听取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后在进行引导和修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提供几个思路要点,但不要引导过多,以免学生思维僵化。

总结:对于儿童,小学阶段是其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想象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将想象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之中,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思想逐渐成熟,教师的适时引导能够帮助学生脱离儿时相对幼稚的想象,学会从生活中,从身边汲取素材,学会合理联想,学会灵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经过长期的想象力培养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会有着飞跃性的进步,在语文学科上的进步也会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薛虹莉. 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C]. 广西寫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31-533.

[2]马继慧.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56.

[3]姜良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C]. .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07-109.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想象力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想象力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