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实践活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2020-09-14陈元志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动手探索

陈元志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行,教师们越发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开始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文章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实践探究活动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动手;探索;数学活动;初中数学

数学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并随之一直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但大多数人对于数学的学科印象就是简单的采用纸笔进行计算,不需要其他实验,在这样刻板的印象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只是简单的带领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内容随后就让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练习,忽视了动手实践环节的创设。但其实实验、试错、建模等已经是数学应用中最常见的策略和手段。为了学生们今后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不该只重视理论而忽视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尽多的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创造出亲历观察、实验、猜想和证明的过程,从而让学生们的动手探索能力和意识获得培养,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1.创造动手机会,提高学习兴趣

现如今有不少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严重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保证平均分和升学率一味地只让学生们进行题海战术,这就使得学生们会更加反感数学学习。这不仅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也极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智慧、情感和能力等。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多的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初中生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相对来说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同时自我意识开始迅速萌发,他们更加热爱能够展示自己能力的实践探索活动,在教学中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学生们不爱动手,而是教师没能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动手实践机会。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上,应该尽可能多的根据具体教学需要,为学生们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数学活动“月历中的数学”教学时,若是简单的由教师进行展示教学,学生无法自主操作,显然就失去了这个活动的意义,而现在家中会准备日历的家庭又很少且不能多次使用。经过考虑,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们大多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因此,这节课我就带领学生们来到了计算机室,利用电脑上的万年历为学生们提供大量、可多次操作的月历进行规律探究学习。学生们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了很大的兴趣,都踊跃参与到了对月历的规律探索活动中来,最终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巧妙改进教具,增强实践效果

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内容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学好,而开展实践活动则能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图形的特征,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实践活动开展需要合适的教具,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不少学校在教具准备上存在一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开创性的自制或是改进教学的设计方案,从而让数学实践探索活动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正方体的截面探究活动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或是课件的展示;二是采取切土豆块的方式。第一种方法能够展示正方体被切割的动态过程,但仅是展示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经验,且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才能更好理解,而第二种方法虽学生获得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但学生之间存在客观能力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效果不够全面。对此,我就运用塑料板和玻璃胶自制了数个透明正方体,在教学时让学生们以6人为单位组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塑料正方体和一瓶淡黑色墨水,这样学生们只要控制正方体中注入水的量,同时不断旋转正方体即可观察到不同的截面图。这样,根据具体教学需要,适当的自制或是改造教具,让其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就能有效提高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效果。

3.精心设计习题,增添动手环节

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是离不开一定量的习题的,但正如前文所说大量的题海战术无疑会提高学生们的枯燥感,不仅消减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且收效甚微。对此,我们需要精心的设计习题,不仅要让习题内容变得更加精炼,还要在其中适当的融入能让学生们动手实践的环节。

例如,在学习完圆的相关性质之后,在练习册上就有这样一道习题:现在有一个破损的轮型残片,要制作一个与原来轮片同样大小的零件,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设计出两种方案来确定其半径。这道题有两种纯数学的解法:一是作图法,利用垂径定理和过三点作圆的方式;二是测算法,先测量弦高再利用相交弦定理或垂径定理用解方程的方式。实际上,再进一步思考这道题可以巧妙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于是我便引导学生们思考,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这种情况,并且又不方便用纸笔来计算,那么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很快便设计出了多种思路,有的考虑可以通过截取两段木条来作为辅助工具利用垂径定理;还有的提出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个对称轴都经过圆心,只需要用纸拓下零件的轮廓,并在不同的位置对折将折痕延伸交点就是圆心;还有的提出可以将零件边缘描下来,沿着弧度旋转直到恢复等等。其中学生提出的很多想法都是可以现场操作的,我也顺势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并非大量重复的计算,动手实践同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当清楚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们综合数学素养的提高作用,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从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具体教学需要融入适当的实践内容,从而促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的互补作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8(09):114-115.

[2]周虎元.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刍议[J].新课程研究,2019(22):123-124.

[3]張建萍.试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开展策略[J].才智,2019(22):117.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动手探索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