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循字理字源,趣记中国汉字

2020-09-14陈留琴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趣味识字低段

陈留琴

摘要:识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識字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情况。如何让低段学生识字更有趣,运用字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文化挖掘、讲解字理故事、教授具体识字方法、环境熏陶等途径,在教学中挖掘汉字的字理字源,分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识字的趣味性,让低段学生爱上识字。

关键词:字理字源;低段;趣味识字

研读统编教材,笔者发现,与传统教材相比,内容编排顺序上有了很大幅度的调整,多借助儿歌、童谣、韵文等形式识字,对字形的探索也增多了,例如:第一册的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课文《日月明》和第三册的《“贝”的故事》都有明确的字理教学。字理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越来越重视。

1.文化挖掘,让汉字美起来

王宁在《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中指出:“学习汉字不能只靠记忆,要从感性走向理性,使汉字教育和语言结合,和文化结合,和读书结合,和审美结合,并把古今沟通起来,让字变得不再枯燥、不再无趣。”教学生识字时,就要教学生了解汉字的表意性,认识汉字的构造和使用规则,让他们懂得汉字,学生学习汉字自然而然就不再枯燥乏味,就有了兴趣,。

例如在教学《“贝”的故事》时,以“贝”字为例,它的背后就蕴藏着悠久的钱币文化。笔者就以图片的形式,给学生介绍从古至今的货币形式,讲解钱币的收藏价值,读一读袁枚的《咏钱》,听一听李玉的《太平钱》,不仅仅提升了学生对钱币文化的了解,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字源故事,让汉字活起来

对于低段孩子来说,他们的识字兴趣更容易集中在情节中。单一的识字或是

单纯地教授笔画,对他们来说很枯燥、乏味,注意力集中不长。因此,笔者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经常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汉字起源的故事或是一些汉字身上的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记忆深刻,学习汉字的兴趣更浓。

例如在教学《“贝”的故事》时,笔者就会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贝”作偏旁时与钱财有关的含义:“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就很喜欢它。但是贝壳不容易获取,因为它在海边,量少,所以被古人视为珍宝,就把它们当作美丽的饰品戴在身上。渐渐地,他们发现贝壳不仅漂亮,可以随身携带,而且不容易损坏,就把贝壳当作钱币,在市场上流通。正因为贝壳曾经被古人当作钱币,所以后来以‘贝为偏旁的字大多和钱财有关。”

3.字理学习,让汉字趣起来

3.1图文识字

低段学生更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而汉字又是有画面感的,尤其是象形字。如在教学“兔、象、羊、牛”象形字等时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字形更容易理解字义。

例如在教学《“贝”的故事》时,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出示贝壳实物)这是我在海边旅游时捡的贝壳,请你来摸摸看。

师:(出示“贝”字甲骨文)这是“贝”字的甲骨文,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甲骨文就像贝壳打开的样子。

生2:甲骨文上有几道纹路,贝壳上也有。

师:观察得真仔细,甲骨文的“贝”字画的就是的两扇壳打开的样子。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由繁到简,负载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运用字形演变图,学生更容易了解汉字字形的变化,能大大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例如在教学《“贝”的故事》时,笔者会出示“贝”字字形演变图,通过观察“贝”字的字体的演变过程,来规范“贝”字书写。

【例】出示“贝”字字形演变图:

师:“贝”字在字形演变过程中,有很多的变化,尤其是从甲骨文到金文,出现了两根触须,后来这两根触须演变成了什么?

生:“贝”字下面的撇和点。

师:知道“贝”字的演变过程,下次书写时千万不要把“贝”字写成“见”哦。

3.2解构汉字

汉字具有表意性,因而可以根据部件的组合,结合自己的已知经验去分析汉字的意思。

3.2.1部件分析法

有些汉字是可以拆分的,将把字的部件拆开,然后来想象一幅画面或者一件事情,最后知道它的意思,这种方法叫部件分析法。把整体的字分析成各个部件来解说,方便学生识记。

例如在教学“采”字时,笔者是这样教学的:

出示“采”字象形字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采”字。你能看着这个字的图片提示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1:它的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一棵树,字形就像一只手正在采摘树上的果实。

3.2.2形声分解法

相同部件的字大多表示同一类事物,在教学中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可以串联识记一组字,识字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第二册《小青蛙》时,由“青”加不同偏旁组成了“清、晴、睛、情、请”等字,这些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就可以根据形旁表示的不同意思来进行区分。

又例如在教学《“贝”字的故事》时,笔者设计了这一环节:拿出你的字典小老师,我们要开始比赛了。“贝”字代表钱,那么与“贝”有关的字也与钱有关。同桌协作,查查字典,找出哪些字说明钱多了,哪些字代表钱少了?

经过归类,学生的整个识字过程变得主动又有趣。不仅如此,学生还会举一反三,找出与买卖有关的字、与官员有关的字等等,汉字与汉字之间也建构起了联系。

4.环境熏陶,让汉字动起来

低段孩子好奇、爱动,动画片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学象形字前,笔者经常会利用课间十分钟和午自修时间给孩子们播放《汉字宫》,有趣的汉字故事,形象的汉字描述,普普通通的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感兴趣。有了《汉字宫》的熏陶,接下来的“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具体识字教学就变得简单有趣了。

字理识字从字理字源出发,剖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易懂有趣,激发了低段学生对汉字的识字兴趣,培养了他们研究中国汉字文化的激情,从而让他们易学、乐学、要学。

参考文献:

[1] 叶昌元.汉字部件通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 王宁.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3] 谢美莲.识字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6):26—27.

猜你喜欢

趣味识字低段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如何有效设计小学低段数学作业
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利用生活资源让孩子趣味识字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