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分析

2020-09-14蒋慧颖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网络环境

蒋慧颖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进去,意味着采用了多媒体及网络平台等技术,进一步将教学信息化了,也增加了各种情境教学模式,创造出新型化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打造了更加规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了贡献。本文针对以六年级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开了探讨,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

分类号:G633.3

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知识记忆需求,尤其在国学如此兴盛的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与网络环境,制定出具有独创性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加上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优势的重要展现,这对语文教学资源的丰富有着巨大帮助,也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能。教师在学生接受互联网教学中,感知学生的变化和成长,进一步查漏补缺,打造高效课堂。

1.网络环境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注重识记为主,毫无创新可言,小学生每天都有大量的背诵的内容,而他们对于所背内容却并不理解,导致学习语文课程很用功,成绩却一直不理想。这一问题几乎是现行教育背景下,所有语文课堂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学习到工作再到生活,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其影响范圍之广不言而喻,而随着其应用到教育领域,小学语文教学使用互联网联合教学的趋势也势不可挡。互联网信息技术具有相当程度的优越性,小学语文教师可在网络平台中下载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素材,促使教学形式和内容焕然一新,以更加多元的形态展现,让教学课堂更加体现学龄段特征,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性格特点融入教学设计中,以更加开放的教学形式展开有趣、高效的课堂。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为小学语文的内容和形式的多元性提供了一定基础,有利于孩子们创造力的挖掘,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诸多方面的益处都十分巨大。

2.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

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学要有选择性地筛选有用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更加有效的方式选取到语文课堂中,增加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获得生动、可感的教学体验。

2.1创建匹配的网络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网络技术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教师应重视网络技术,并充分运用好网络技术。采取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将必要的语文知识教授给小学生,让学生在学识和能力都有所增长和提升,满足学生综合素养的获得。教师应充分创设带有趣味性的网络情境,匹配学生求知特征以及学龄段特点,尽可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及多元性,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学生接受课堂学习的可能性,充满了选择,形成更浓烈的吸引力,更利于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利用图片及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开展有效教学形式,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取得教学及学习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天》时,教师可选择采取网络资源来实现新途径教学,完善丰富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实现更为直观、全面的教学。很多学生对于北京的春天完全没有概念,教师如果没有利用图片、视频以及多媒体的形式对于真实的北京的春天以某种直观形式的展示,学生将较为难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表述,整体掌握程度都比较浅层。教师在合理的教学引导下,让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实现对于知识点和相关内容的掌握。

2.2角色扮演教学,需对网络元素的综合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容易实现创新性教学。有些教学内容更适合角色扮演,在教学效果上也更好,在利用了网络环境下教学,对营造更有水平和趣味的课堂氛围有极大利处,让学生自选角色,积极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吸收及扮演中,更利于学习内容的吸收,也可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小学生在此情境和教学模式下,能极其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还能获得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小学生在故事及相关模式的教学形态下,能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意义,也一定程度上对感悟内容有更好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腊八粥》一课讲授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提供腊八节的习俗故事,以及相关内容的直观呈现,引出课文。新时代的孩子因为家庭对腊八节概念输出较少,自然对腊八粥的认知也较少,而教师通过视频等信息技术资源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从这些资料及相关故事中能更大程度地运用角色扮演对知识实现恰到好处的运用。

2.3多媒体教学应兼具直观性和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本身更加具备直观性,尤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利于学生理解,但也应加强趣味性的涉猎,如此才能更加完善教学环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是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的教学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将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趣味化,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降低学习内容难度,在快乐、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拔高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结语:网络教学环境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益处十分巨大,满足学生理解能力不足,观感丰富的特征,在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极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全面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志国.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 v.13(05):179.

[2]吕善理.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 000(009):51-51,52.

[3]李振兴.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策略分析[J]. 中小学电教:下, 2017, 000(006):P.56-5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网络环境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