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探索

2020-09-14高丽华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高中政治探索

高丽华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中政治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此教师可以将实际的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方法化,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理性精神。本文就如何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正确培养同学们的理性精神展开讨论,希望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出努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理性精神:探索

引言:对于政治学科而言,其教学目标便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在我国目前教育背景下,学生经常会出现不够理性,盲目冲动等理性精神缺失的现状。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便需要教师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与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理性精神,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具体改革要求,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1.理性精神的具体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改革教育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为了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便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精神。所谓理性精神,实际上可以称之为人们在认识与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智自主反思等优良品质。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认真求实、崇尚真知等。同时理性精神也是政治学科的四大基本学科素养之一,是形成法治意识与政治认同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公民的理性精神而言,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对个人的成长、社会进步、国家發展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

2.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教学措施

(一)设计有效的教学情景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性与感性二者均属于认知的范畴。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在日常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为同学们营造出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加深同学们的感悟。

比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同学们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情境:某个周五的晚上,就读高三的小明感到十分纠结,因为他突然面临着许多选择:一边是父亲的朋友李叔叔,想请他们一家人晚上去万达看电影。另一边是《我是歌手》的总决赛,将于八点开始直播。同时明天还需要交许多的作业,不抓紧时间的话即使到凌晨也无法做完,每一件事都是小明想做或者必须做的事情,这让他感到十分的纠结。

任务驱动: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问题导向:小明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首先解决哪件事情?原因是什么?

对于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而言,较为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应当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张开教学工作,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形成利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便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对比,引导学生理性成长

理性与感性是相对而言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所以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类比论证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同学们的理性精神,同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可以对比的问题,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少一些茫然与冲动,多一些冷静与理性,以此帮助他们掌握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在日常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还有思辨性质的教学情景。比如,权力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传统建筑是否应当为经济发展让路?如果某天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老人不慎摔倒,你是选择无视,还是应当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如果是你的家人不慎在路上跌倒,你希望路人采取怎样的做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加深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实际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指导他们必须进行换位思考,不能过于感性,是非不分,利用理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性精神的相关含义。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具体改革内容,便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一个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了很多与经济相关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具有十分清晰的逻辑线条与知识框架,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清楚知识的框架。

比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内容展开日常的教学工作。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相关概念、具体表现、相关影响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等,内容较为繁杂。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中的顺序进行讲解,将会导致课堂过于枯燥,学生很难对此学科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便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并掌握教材的相关知识内容,将内容分为“体会经济全球化——了解经济全球化——探索经济全球化——应对经济全球化”四部分内容,环环相扣,逐渐深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技巧,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得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改革,教育部门对高中生时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要学校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水平,避免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够理性、盲目冲动的现象。为此教师应当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教学情景、开展对比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理性精神的教育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校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理性精神培育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张剑霞.理性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培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3]陆玲芳.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高中政治探索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