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课堂观察 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有效性

2020-09-14翟延钦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参与兴趣

翟延钦

摘  要:有效课堂的构建成为新形势下教师们探讨的焦点话题。实际教学中,低效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文章从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提升学习效果的论题,从观兴趣、观参与率、观思维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寻找策略,以期探讨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兴趣;思维;参与;有效性

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核心任务,也是一线的教师们的追求。有效课堂的评价元素主要有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参与度的高低以及学生的思维的发展等。只有興趣浓厚、参与度高、主动思考等,学生才能乐学、有收获。然而实际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多数教师还是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情况。新型的课堂观,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课堂、观察学生,再在观察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仅仅从课堂教学中,如何观察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谈几点思考。

1.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营建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其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的关注度,从其从聆听转向讨论、探究。

首先,作为教师应善于课堂初的观察。课堂伊始的对学生的观察、情况的分析,利于教师采取,多数小学生沉浸在课间的打闹嬉戏中,不能立刻进入学习状态;即使部分学生,课前积极复习,等待老师的检查,心中也忐忑不安;一些学生对英语感到畏惧,害怕上英语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故事、chant、游戏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减轻学习压力,为英语课增加趣味性。例如,Happy New Year的教学时,课前为学生播放英语歌曲Happy New Year;教学天气的形容词时,为学生播放chant:Weather;教学The kings new clothes时,为学生播放电影《皇帝的新装》的精彩片段……课前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需要而融入趣味性的元素,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留意观察,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基本在15分钟之后,就出现疲劳状态,注意力发生转移。此时,教师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等,都可以再次激发学生的热情,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如教学语法一般过去式时,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概念、结构、用法以及过去式的构成等之后,逐渐产生疲劳感,学习效果逐渐降低。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开展“火眼金睛”游戏,给出几个句子,让学生快速找出动词形式用错的句子,这样,游戏的融入,为课堂增加了趣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择生活化、趣味性的话题,以及一些热点问题等,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参与状态,设计多元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状态,学生只有乐于参与、主动探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参与的动态,关注教师发出指令后,能积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生的比例有多少,哪些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再针对性地设计合作、探究、实践等活动,保障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真自主学习、真合作互动。

促学生真正积极自主、合作互动,教师应巧妙设计多元活动,督促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的教学时,教师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单词、讲对话、做练习等为主线的教学活动,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者居多;教师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角色扮演等时,部分学生也会心不在焉,消极而不参与……此时,教师应巧妙设计趣味性的活动,促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如布置pair work的角色表演之后,为督促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展示,或者开展模拟情境的语言实践活动,以确保人人参与,也突出语言的实践性、交际性,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3.观察学生思维状态,精心提出探究问题

传统的课堂上,课堂之所以沉闷、教学之所以低效,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被动接受,束缚学生的思维力,剥夺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机械仓储。为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还应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听过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真思考”、“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语言交流成为靓丽的“风景”,从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学习效果。

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促学生“真思考”,是指学生学习时能积极思维、主动质疑、相互质疑,促其深度学习,改变简单仓储的落后学习模式。

如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画出关键词句,从而思考怎样才能答到点上。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呈现出文题之后,提出问题:Are the lion and the mouse very good friends? How do you know? 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交流的欲望。之后,提出How did two men catch the lion? Who helped the loin get out? How did he help the lion?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找出with a large net、The mouse saw the lion and said“I can help you”,He made a big hole with his teeth….等,这样,问题的引领和讨论,促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中,深入思考,有效互动,而不是简单的“臆想”。问题提出后,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和互动,思考才能真正发生,思维力才能真正提升。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从而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从学生为视角进行课堂观察,从重“教”中向重“学”转变,树立“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参与情况,不断反思教学行为,为提高学习效率、促学生全面发展而提供真实、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利聪琪.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3):44-46+50.

[2] 王雅玲.探索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3):46.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参与兴趣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