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0-09-14马婧婧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马婧婧

摘要:处于新课程教育改革深入的发展时代背景下,小學实际教育过程中,不仅仅只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教育,其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而美术学科作为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做好美术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其综合水平的提高也是根本。动手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也是美术教学的目标。对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分类号:G764

引言:美术作为小学教学时期关键的科目,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小学时期美术综合水平得以有效提高的同时,也为今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课上的几分钟,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绘画手段以及形式,等到学生掌握之后再展开实际的训练,由此一来,学生在掌握全面理论知识基础上的绘画训练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际,保证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得以共同提高。基于学生自己训练环节当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引导的角度下,鼓励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赋予作品更多的创新性内容。当然,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全程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实时的监督,当学生存在疑问时,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解答,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接下来创作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针对学习当中的重难点知识,能够整合全班同学的智慧,在激发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养成合作学习意识,更好的帮助自己对难点知识进行学习与分析。同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工作,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进而忽略的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基于该种现状下,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此,身为小学美术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革新教学形式,做好专业内容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学习形式加以总结分析。比如,在教师进行《动物面具》内容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自行制作与动物相关的面具。在学生制作过程中会发现,其中动物的表情作为难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动物的影片,进而帮助学生解决表情制作难题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环境当中,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关系的同时,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美术综合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欣赏课作为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美术教育环节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充分的调查,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之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保证自身的教学工作,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水平。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学生美术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点以及目前的学习能力,选择针对性的美术鉴赏作品,综合运用模仿已经改绘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临摹的同时,基于实践动手之上,保证学生欣赏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以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师进行《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像学生展示我国的青铜雕塑,引导学生对青铜艺术有初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加以临摹,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当所有同学完成创作之后,由全班同学公开投票选出最好的作品,邀请该名同学上台讲解自己的创作感受与应用形式,而其他学生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够及时找出自身的不足,而且也是其欣赏能力以及动手创作水平提高的关键[1]。

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

在实际小学美术教育环节当中,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那么就必须围绕教材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环境当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及理解能力等为出发点,结合教材知识,打造出充满趣味性、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想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那么手动制作课程作为关键的形式,通过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比如,在教师进行《皮影戏》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收集与皮影戏相关的影片,找出影片背后的故事,促使学生能够对影片当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展开全面的分析。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为核心,引发学生展开无限联想的同时,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化的小组划分,利用目前身边的一切事物共同加入到皮影戏人偶的制作环节当中,学生通过切身的实践,能够保证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在实际制作环节当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赋予每个皮影人物具有自身特点的同时,给予其现代化的特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吸引力,当然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维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2]。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美术能力的同时,促使其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的同时,利用美术欣赏作品,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其实提高其动手水平,最终通过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基础上,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环境当中,真正实现综合美术能力提高的保证。文章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给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8,(24).

[2]钟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1).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