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9-14赵贵斌

神州·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深刻的,也是全面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互联网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需要高校针对目前互联网时代对保险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持续提升人才的职业道德以及以专业素养。因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人才的水平,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保险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居民的风险意识增强,直接带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从人口规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上来看,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从保险的深度以及保险的普及率上来看,我国的保险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保险行业获得较大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深刻的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人们借助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保险的购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保险专业人才专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保险行业中,促進保险行业的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保险行业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无序的行业竞争以及较低的行业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客观上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不断重视社会保证体系的建设,将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在政策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以上因素极大了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过去二十年,保险行业的实现了爆炸式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险市场,行业欣欣向荣。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保险行业就不存在问题,实际上过去及几十年保险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外部的发展环境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来自保险行业内部的动力,不足以支撑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首先,保险行业的无序竞争情况严重,很多保险公司以低价竞争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短期来看,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对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低价竞争必将带来行业品质的下降,也导致了行业的风险增加,如果保险公司的信用崩坍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灾难。同时保险行业的从业者素质普遍比较低,缺乏高端人才,在人才结构上也存在重大的问题,低层的保险销售人员,是公司形象的直接体现,但是由于人员本身的素质比较低,专业水平比较差,导致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社会形象不佳。这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以及目前保险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对保险公司来说,其采用的市场策略就是人海战术,通过扩充人员的数量,来抢占市场规模,因此人员招聘的标准很低。同时对于保险人才的培养来说,国内院校对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积极,所培养的人才能力单一,仅仅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培养,缺乏相关的营销课程,同时缺乏职业道德培养。

1.2行业规范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保险人员不专业

目前来看,保险行业规模膨胀,从业人员大大量增加,行业的发展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赋税,但是在本质上,保险行业的发展及其有效,从发展品质上来看,保险行业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行业的规模,发展水平与发展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的保险业在发展的初期所采用的发展策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保险公司吸纳保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给客户提供理财收益,风险的规避和转移在全社会包括保险公司还没有达成共识。比如,寿险,现在绕来绕去绕不开理财。这是卖方的悲哀,也是买方的悲哀。看起来整个行业数据可观,可纯粹的风险保费就差多了。这与现代保险行业的行业规范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有很大的关系,在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业务人员习惯于用理财收益来吸引客户,实际上单从理财收益上看,保险理财的收益是无法达到金融理财的水平的,但是部分保险人员为了达成业绩指标,夸大保险的理财收益以及保险的范围,依靠这这种方式来获得业务,这样的营销方式无疑会使客户遭受损失,也会导致保险公司信用崩塌,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互联网时代下,购买保险以及销售保险看似都变得更加简单,但是实际上对保险人员的专业性有更高的要求,保险人员需要具备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明确保险相关的法律条款,保证客户的权益以及公司的利益,促进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人才培养的缺失,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专业性上存在很大问题,导致了保险行业给人不规范的印象。这个问题的产生,保险公司以及高校负有很大的责任。

二.互联网时代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依据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对保险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从目前高校保险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来看,比较注重理论性知识的教学,多是一些保险行业发展历史,法律法规,以及保险程序等,但是这些知识的教学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上内容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教学,对于提升人才的专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保险实务的角度上来看,目前的保险教育体系缺乏实践性的课程,保险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是要直接面对客户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与客户交流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对于学校来说,除了设置一些理论性的课程,还需要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指导学生如何与客户进行交流。另外还需要对课程体系上进行加强,除了一些保险法规类的课程,还需要增加一些营销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际销售能力,因为保险相关的工作往往属于销售的范畴,因此增加营销类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保险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专业的教师需要依据保险行业的特点对互联网进行研究,增加相关的网络销售的类的课程,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研究互联网时代下,保险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2.2加强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下,保险行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保险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才能让相关的人才更加具有时代性,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互联网对保险行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网络保险销售的兴起,网络保险销售的兴起的极大的方便了保险购买与保险销售的环节,客观上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一些不规范保险销售行为的发生,很多保险销售人员为了取得业务,用欺骗的手段来吸引客户,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下保险行业的一个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保险人才培养时,需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依据个人的日常道德表现对人员的进行考核,督促相关的人员加强道德修养。保险公司在进行人员的招聘时也需要适当的提高考核的标准,对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个人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保证人员的道德水平符合从业的要求。

2.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人员就业

客观来说,保险行业从业的门槛较低,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人员的招聘更加的方便快捷,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利于其及时的补充人才,但是也造成了从业人员水平的下降。由于市场人才竞争的加剧,一些保险专业的人才得不到重视,保险专业的人才面临着职业层次低,待遇水平差的问题,而保险公司也难以招聘到专业性的人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给与解决,一方面对相关的人才进行定向培养,解决人才的就业问题,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较高,在企业中也获得重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能获得专业性的人才,提升保险公司的专业水平,促进行业发展的规范化。

总结: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全面的改变着社会,對影响到了保险行业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只有不断的提示人才的专业水平户外和职业道德,才能促进保险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红,李晶晶.高职院校保险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讯,2019(34):193.

[2]韩玉超.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市场,2019(23):53+62.

[3]周兵.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价值工程,2016,35(36):254-255.

[4]展凯,张悦.高校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02):166-168.

[5]沈洁颖.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2(02):45-47.

[6]刘永刚,修波,董玉凤,张杰.现阶段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151.

作者简介:赵贵斌(198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银保合作等。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