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与精准脱贫

2020-09-14贾留战

理论观察 2020年7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贾留战

关键词:贫困群体;精准扶贫;相对剥夺

中图分类号:C9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7 — 0087 — 04

一、引言

贫困群体由于经济收入较少,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困境,容易产生相对剥夺。相对剥夺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也是社会比较理论、归因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重要内容。相对剥夺对解释个体的自我评价、仇富心理、公平感知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对解释群际偏见、集群行为和社会革命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二、相对剥夺的概念

1.相对剥夺的概念起源

相对剥夺的概念源自二战后对美军士兵中出现的主观满意度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现象的解释。Stouffer等人(1949)研究发现,驻扎在美国南部的非裔黑人士兵比驻扎在美国北部的非裔黑人士兵拥有更高的满意度,而实际情况是北部黑人士兵的待遇明显好于南部黑人士兵;美国陆军士兵对晋升的满意度高于空军士兵,但实际情况是空军士兵晋升的机会是陆军士兵的两倍。Stouffer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士兵选取了不同的参照对象、产生相对剥夺造成的。南方黑人士兵选取的参加对象是同地区的其他黑人,比较之后发现自身的处境较好,满意度较高。空军中由于晋升的机会较多,参照对象是已经获得晋升的士兵,所以未获得晋升的士兵产生了相对剥夺。陆军中晋升的机会较少,参照对象是未获得晋升的士兵,所以未获得晋升的士兵没有产生相对剥夺。参照对象影响社会比较的结果,导致士兵产生不同的满意度,为解释对这种现象,Stouffer等人提出相对剥夺的概念。

2.相对剥夺的概念界定

Stouffer等人(1949)认为相对剥夺是与参照对象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的个体对自身劣势地位的认知评估和情绪体验。相对剥夺关注与处于优势地位的参照对象(个体或者群体)的主观落差,而非与某一固定标准的绝对落差。相对剥夺取决于个体社会比较的主观感受,客观上被剥夺的现实并非相对剥夺的必要条件,心理上感知到的差距才是相对剥夺的实质。能够引发相对剥夺的比较对象有多种,较典型的是收入与工作方面,其次是教育程度和住房条件。

相对剥夺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与居于优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社会比较,二是社会比较产生的情绪体验。因此,相对剥夺包括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认知成分是个体对自身与居于优势地位的参照对象之间落差的主观认知。情绪成分是这种落差认知产生的愤怒、不满、恐惧、怨恨、失望、沮丧等消极情绪(熊猛,叶一舵,2016)。相对剥夺反映了个体在现实中缺乏渴望拥有的对象的状态。现实中即使某一个体或群体的处境有所改善,若改善程度低于参照对象或自身预期,也会产生相对剥夺。相对剥夺不仅反映了个体对与参照对象之间落差的认知评估与情绪体验,还隐含了个体认为自身与参照对象之间的落差过大,超出了正常合理的范围。人们能够接受不等量的、适宜的差别,但若差别过大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阈限,则会给人们的认知与情绪带来消极影响。

3.相对剥夺的产生条件

相对剥夺是通过社会比较产生的,个体将自身与处于优势地位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是相对剥夺的必要条件。相对剥夺的产生有四个基本条件:第一,个体意识到自身或自身所处群体缺乏某种资源,处于劣势。第二,个体意识到群体内成员或其他群体的成员拥有该资源,处于优势。三是个体期望自己拥有这种资源。四是个体期望拥有这种资源的要求具有合理性(Pettigrew等,2008)。

三、相对剥夺的分类体系

相对剥夺既可以通过个体以特定个体身份与其他个体进行比较而产生,也能够通以特定群体成员身份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而产生。相对剥夺分为相互独立的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

1.个体相对剥夺

个体相对剥夺是个体与居于优势地位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后产生的主观感受与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身所受对待的不满有关。作为参照对象的优势地位个体既可以是自身内群体成员,也可以是其他外群体成员。例如,出租车司机可以将自身待遇与公司内的其他同事(内群体成员)进行比较,也可与公路收费站员工(外群体成员)进行比较。如果参照对象的待遇优于自己,则该出租车司机在两种比较情况下都能够产生相对剥夺。

2.群体相对剥夺

群体相对剥夺是指个体将自身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后产生的相对剥夺,主要与自身群体所受对待的不满有关。群体相对剥夺关注个体因群体成员身份而产生的相对剥夺,但群体相对剥夺仍然是通过个体间的比较实现,并非由其所在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产生。所不同的是个体的社会群体成员的身份突显出来,参照对象则是与个体所在群体相比具有优势地位的群体。

根据参照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的不同,群体相对剥夺可分为横向群体相对剥夺和纵向群体相对剥夺。前者是群体成员与同时期的其他参照群体成员进行比较所产生,后者是群体成员与自身群体在过去特定时间点的状态进行比较后产生。纵向群体相对剥夺参照对象的时间点并不固定,既可以是过去一、两年时的状态,也可以是过去十多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状态。在研究社会变革或者经济危机期间民众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变化时,对纵向群体相对剥夺的考察具有独特价值。例如前苏联成员的国民将其目前的生活水平与过去苏联时期的生活水平进行比较后产生的纵向群体相对剥夺是影响其社会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3.相对剥夺的分类体系

相对剥夺分为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群体相对剥夺又分为横向群体相对剥夺和纵向群体相对剥夺。在个体相对剥夺中,是否也存在纵向个体相对剥夺?例如,一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将自己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与遭遇变故前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可能也会体验到比较强烈的反差,产生相对剥夺。因此,可以从比较主体的“个体-群体”和比较时间上的“过去-现在”两个维度来理解相对剥夺,从而划分出相对剥夺的四种类型,纵向个体相对剥夺和横向个体相对剥夺,纵向群体相对剥夺和纵向个体相对剥夺。纵向相对剥夺参照对象是个体以往的某种状态。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横向的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奪,而纵向相对剥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提出新的分类体系,是对相对剥夺分类的一个整合性创新,涵盖了相对剥夺的主要类型,使相对剥夺的分类更为全面和完整。

四、相对剥夺的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

1.相对剥夺的前因变量

相对剥夺的前因变量主要是影响相对剥夺强度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方面,个体与参照对象的差距越大,相对剥夺强度就越大。个体与参照对象之间的落差是由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的,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容易产生较强的相对剥夺。因此收入较低、没有独立住房或住房较小的社会成员,社会弱势特别是贫困群体容易产生较强的相对剥夺。

个体的主观认知也是相对剥夺的重要前因变量。Folger(1987)研究发现,在以下情况下个体将体验到更强的相对剥夺:第一,当前的分配结果是不合理的;第二,可以获得其他更好的结果;第三,当前相对剥夺的状态难以改善。这三个条件,不论是分配结果的合理性、获得其他更好结果的可能性、还是改变当前状态的难易程度,均为个体的主观认知评估,是影响相对剥夺的主观因素。程序公正和归因方式是相对剥夺产生和强度的调节变量。如果个体认为导致自身产生相对剥夺的制度或程序合理合法,那么相对剥夺的强度将会减弱;反之,相对剥夺的强度增强。个体对相对剥夺的归因也影响相对剥夺的强度。如果个体将自身不利处境归因于自身因素,则产生较低水平的相对剥夺;如果个体将自己遭受相对剥夺的责任归咎为其他组织或群体,将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

2.相对剥夺的后果变量

相对剥夺的影响后果较为广泛,从个体身体健康到群体性事件,甚至到参与恐怖袭击等,均存在相对剥夺的影响(孙灯勇等,2016)。相对剥夺的后果变量主要集中在对个体和群体的消极影响上,如个体的越轨行为、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消极的群际态度、群体性事件等。由于遭受相对剥夺的个体同时还具有特定群体成员的身份,相对剥夺(主要是群体相对剥夺)也影响到个体所在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1)相对剥夺对个体的影响

相对剥夺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个体的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压力和消极行为产生的。相对剥夺会增加个体的压力和焦虑感,导致个体产生长期的压力、紧张与挫折感,降低个体的免疫力,进而对个体的健康、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產生消极影响。

首先,相对剥夺对身体健康存在消极影响。有研究发现,较高的相对剥夺水平与自评身体健康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抑郁症、抽烟行为等有较显著的正相关。相对剥夺的影响机制是通过增加个体的心理压力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其次,相对剥夺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消极影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绝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群体相对剥夺对主观幸福感有长期的消极影响。第三,相对剥夺能够降低生活或工作满意度。研究发现,仅通过观看美国的电视节目,就能够产生相对剥夺,降低生活满意度,电视节目中的景象成为相对剥夺的参照对象。研究者在一家并购形成的韩国公司里调查发现,相对剥夺对员工的离职倾向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被兼并公司的员工相对剥夺水平较高,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意愿增强。

(2)相对剥夺对群体的影响

相对剥夺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主要有降低群体自尊、增强群际偏见、诱发集群行为、影响社会适应方式等(马皑,2012)等。经历相对剥夺的群体成员具有较低的群体自尊,更容易对其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产生负面印象和消极态度,对群际关系产生消极评价,进而导致与参照群体之间消极的、对抗性群际关系。相对剥夺会导致个体和群体的反抗行为,试图摆脱相对剥夺的不利处境。

相对剥夺可用来解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所发生的城市暴乱。城市暴乱大多发端于黑人和少数民族群体长期遭受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公正对待所产生的相对剥夺。这些城市暴乱并非发生在最贫困的地区,而是发生在如芝加哥、底特律等较为发达、但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居民的相对剥夺水平较高。相对剥夺还可以解释女性工资明显低于男性同事却并未出现反抗行为的现象,这是因为当时的职业女性是将自身处境与其女性同事(工资同样较低)而不是男性同事进行比较,没有或只产生较低水平的相对剥夺。

相对剥夺最典型的用途是来解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相对剥夺是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前因变量。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由不利社会地位导致的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分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迅速扩大,增强了民众的个体与群体相对剥夺,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中,处于不断分化组合的个体与群体不仅与自身地位较近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而且也与自身地位较远的优势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如政府官员、企业家、明星等。这种不恰当的选取参照对象的方式,导致当前社会民众的相对剥夺比较强烈。虽然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都能够引发集群行为,但二者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群体相对剥夺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大于个体相对剥夺,而同时遭受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的民众参与集群行为的意愿更强。

五、通过精准脱贫降低贫困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贫困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贫困群体的获得感,是精准脱贫的最终目标。贫困群体的典型特征是贫困,在社会比较中处于劣势,产生相对剥夺感。提升贫困群体获得感,就需要降低贫困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主要途径为精准扶贫。相对剥夺感对精准扶贫产生不利影响,打击贫困人口参与扶贫的积极性,降低贫困人口对脱贫成效的满意度(卢世菊等,2018)。由于相对剥夺是通过选取参照对象和社会比较产生的,而参照对象的选择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人口学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认知因素和组织虚拟化的影响(周浩和龙立荣,2010)。参照对象的选择、社会比较的过程是主观的,可能产生不准确的比较结果,所以加强对参照对象选取和社会比较的引导,是改变相对剥夺的产生与强度的有效途径。引导社会成员选取合适的参照对象,如与自己各方面相似较同质的参照对象,帮助社会成员采用合理的社会比较过程,能够降低相对剥夺的强度。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边缘户的相对剥夺感。边缘户由于经济收入稍微高于贫困标准,虽然没有评定为贫困户,但家庭经济状况与贫困户相差无几。贫困户由于得到了大量的帮扶措施,而边缘户则难以获得政府的帮扶措施,与贫困户相比,容易产生较为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朱冬亮,2019)。对边缘贫困户也应进行一定的帮扶,享受到精准扶贫的政策红利,降低相对剥夺感。

通过精准脱贫,提升贫困群体的获得感,降低相对剥夺感。获得感和相对剥夺感是相互对立的,这两种感受的共同心理机制是社会比较(何小芹等,2017)。提升贫困群体的获得感,需要政府部门增加对贫困群体的公共资源供给,注重社会公平,贫困群体自身不断提升身体健康水平,提高贫困群体的就业技能。

六、研究展望

首先,相对剥夺研究视角的拓展。未来研究可在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的连续体这种更广阔的视角中考察相对剥夺。相对满意是与参照对象相比,个体对自身所处的优势地位的感知。相对满意是与相对剥夺对应的概念,也包括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相对剥夺-相对满意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整合,处于一个概念連续体的不同位置上。从社会比较和辩证统一的角度来看,既然存在着与优势参照对象相比较产生的剥夺感,也可能存在着与劣势参照对象相比较产生的满意感。人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既可选取优势参照对象进行比较也可以选取劣势参照对象进行比较,若能从向上和向下两种比较维度来理解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这一对概念,能够使相对剥夺和相对满意的研究视角更为全面。

其次,纵向相对剥夺研究的加强。以往研究多关注于横向比较产生的相对剥夺,对纵向相对剥夺的研究较少。纵向相对剥夺受到社会变革速度、社会变革评价的积极影响;对群体自尊、群体认同、群体幸福感等因素有消极影响。纵向相对剥夺将以往某一时间点的状态作为参照对象,对了解社会变革时期民众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评价、对研究社会满意度和集体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第三,探讨相对剥夺的积极影响。以往认为相对剥夺引起个体或群体的消极反应,但相对剥夺也能够导致个体的自我发展行为,产生积极影响。Zoogah(2010)的研究发现,组织领域的员工在产生相对剥夺后,会产生两类不同的反应,一是消极反应,如工作压力增加、产生对组织的消极态度、表现出反生产行为等。二是积极反应,如自我发展的努力、提高个体的能力水平、提出建设性变革等。相对剥夺有助于增加组织领域员工的发展参与行为,如个体自我发展和进行建设性变革、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这是因为员工将发展参与行为作为改变相对剥夺的途径。而员工在遭受相对剥夺后是否表现出积极反应,与员工个体因素和组织层面因素有关,如个体对发展参与行为的参与意愿、反事实信念、组织的程序公正、行为的控制能力等因素相关。相对剥夺的积极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是相对剥夺研究中的新主题,改变了研究者对相对剥夺影响后果的认识。

第四,贫困群体相对剥夺感的降低。随着精准脱贫的实施,贫困群体逐渐脱贫,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应注意精神方面的脱贫,注意降低贫困群体的相对剥夺。通过精准扶贫提升获得感,拮抗相对剥夺感,提升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 考 文 献〕

〔1〕熊猛,叶一舵.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03):438-453.

〔2〕孙灯勇,郭永玉.相对剥夺感:想得、应得、怨愤于未得〔J〕.心理科学,2016,(03):714-719.

〔3〕马皑.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2,(03):377-387.

〔4〕卢世菊,江婕,余阳.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及其疏导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8,(01):111-118.

〔5〕周浩,龙立荣.公平感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48-954.

〔6〕朱冬亮.贫困“边缘户”的相对贫困处境与施治〔J〕.人民论坛,2019,(07):58-60.

〔7〕何小芹,曾韵熹,叶一舵.贫困大学生相对获得感的现状调查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65-67.

〔8〕Zoogah, David B . Employees perceived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activiti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0, (01):159-173.〔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