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考

2020-09-14刘玉军

农民科技培训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素质新区农民

刘玉军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笔者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通过实践探索,剖析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振兴。

一、西海岸新区乡村人才现状

(一)西海岸新区基本情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为2014年经国务院批复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新区辖26个镇(街道)、1156个行政村、28.95万户,户籍人口133.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63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72.39% ;乡村劳动力57.61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9.62%。

(二)乡村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累计培养各类乡村人才6.2万人。其中,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5万人,占人才总数的24.2%。高中以上学历达3.4万人,占人才总数的一半以上。乡村人才党员人数达1.2万人,约占人才总数的20%。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青岛市乡村之星等农业农村高层次实用人才59人。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党员、高层次实用人才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发挥着重要的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头作用。

二、西海岸新区乡村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素质农民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弱

由于中青年多数外出务工,从事农业较少,使得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年龄偏大。据对西海岸新区2017—2019三年高素质农民培训数据统计,受训的高素质农民50岁以上的分别达到1383人、1467、1880人,分别占当年培训总数的49.5%、47.1%、45.8%。这些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偏弱,特别是对一些网络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开发利用等知识掌握显得力不从心。

(二)乡村人才与新区产业发展对接不足

青岛西海岸新区虽然围绕农业产业培育乡村人才,但总体上看,新区乡村人才支撑作用还不够牢靠,除了总量规模较小外,新区各类人才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也较低。据“十三五”期间乡村人才数据统计显示,新区乡村人才总量6.2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10.8%。此外,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乡村技能人才1.7万人,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求。新区政府引导基金、种子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市场还不发达,“资金链+人才链”产才融合度不够,加之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才不多(占乡村人才总数的0.7%左右),导致一些好项目或是缺少资金支持、或是缺少人才而无法落地。

(三)鄉村人才配套政策不完善

近年来,新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梧桐树”聚才计划的若干政策》《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规定,为吸引高端人才注入了活力。针对乡村人才方面也陆续发布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但真正从创业平台、创业服务、孵化成长、降低创业成本、促进人才流动等多方面为乡村人才提供制度保障的政策配套不足,乡村人才政策仍需细化和落地。

三、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素质,以适应产业发展、农村社会、农业从业者的新变化。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培养力度。完善农民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打通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2.培养乡村人才。实施乡村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工匠”。以培育农村电商、益农信息社从业人员为重点,建设一支优秀的经营服务型人才队伍。多渠道培养一批动物防疫员、农机驾驶和维修能手、植保员等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以挖掘传承技艺创作为重点,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定向使用、定向培养”制度,以专业技术人才带动乡土人才。

3.集聚农业农村高端人才。根据现代高效农业高端人才需求,加大现代农业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创办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加强与涉农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组建高水平的专家团队,积极引入农业科技特派员,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提高农业农村服务保障能力。

(二)鼓励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1.支持各类人才下乡创业。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下乡回乡创新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吸引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退休人员等回乡就业创业,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

2.鼓励社会各界服务乡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社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建立大城市医生、教师、科技和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工作机制,鼓励退休人员、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担任志愿者、包村包项目、开展法律服务等。壮大新乡贤队伍,引导村内老党员、老干部、退伍军人、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本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余热、施展才能。

3.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兴业,以项目带人才。完善和落实融资贷款、税费减免、配套补助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家和工商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人才流向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现代生产元素和人力支撑。

(三)创新乡村人才发展机制

1.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千名干部进乡村”活动,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推动人才下沉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做文章;在引领农民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花气力;在商标注册、名牌创建上下功夫。

2.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学历教育、高素质农民培养、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并举的乡村人才开发机制。依托职业院校、农业科教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等载体打造农民培训平台。

3.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农民职称评审制度,高素质农民在取得农民职称后,获得相应补助,享受相应待遇。完善“乡村之星”等优秀人才管理办法并扩大评选规模,如评选优秀乡镇农技人员,最美基层农技员、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等。加大乡村人才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为乡村人才的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科技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高素质新区农民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宁波三门湾新区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