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2020-09-13高曰波丁振刚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脑卒中

高曰波 丁振刚

【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双盲法将其等分为干预组(n=36)及参照组(n=36),其中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治疗指标、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有效性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一般发生于脑卒中后软瘫期,病理主要表现为身体两侧或单侧手发生间歇性疼痛、浮肿、肩关节疼痛等,由于肩手综合征患者患肢疼痛剧烈伴有并发挛缩,对患者正常康复具有不利影响,严重阻碍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实施相应康复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有效性,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4月-2020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本次实验研究中72例患者均接受可磁共振扫描或CT扫描确诊,符合脑卒中症状与肩手综合征症状诊断标准,均为初次发作患者。选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6例和干预组36例。本次实验研究中参照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为57~74周岁(65.23±1.36)周岁。干预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为58~75周岁(64.21±1.08)周岁。入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肢体摆放、患肢关节训练,监测并控制患者血脂、血压、血糖等。干预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①按摩与针灸:根据肘尖深透法、沿经放松法等按摩手法为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按摩,每日按摩一次。针灸治疗穴位选取:曲池穴、手三里穴、内关穴、外关穴、肩髃穴、合谷穴、天宗穴增穴位。在实施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应采取平补平泻手法进针,或使用电针灸治疗,穴位施针后使用频率为200Hz的电针治疗仪治疗,针灸频率:每日针灸一次,每次留针30min,持续治疗30d。②冷疗法:将患肢浸泡在9-12°的水中,中午一次,下午餐后一次,浸泡时间不超过30min。③对于疼痛难忍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49)等镇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详细记录患者水肿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运动能力评分(FMA量表)、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有效率评定标准:显效为患者临床表现消失,患肢灵活度恢复正常;有效为临床表现明显好转,患者灵活度有一定限制;无效为临床表现无改善,灵活度受限伴肌肉萎缩现象。

1.4 数据处理

本次治疗价值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表示患者相关治疗指标,使用t检验数据,治疗有效率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干预组:显效22例(61.11%)、有效13例(36.11%)、无效1例(2.77%)、总有效率97.22%;参照组:显效19例(52.77%)、有效10例(27.77%)、无效7例(19.44%)、总有效率80.5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干预组明显更低,经检验X2=5.0625,P=0.0244,差异显著(P<0.05)。

2.2 组间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分析

干预组:水肿程度(1.62±1.78)分、生活质量评分(59.35±3.44)分、运动能力评分(55.79±6.54)分、症状缓解时间(10.10±3.25)d。参照组:水肿程度(3.02±0.35)分、生活质量评分(56.48±6.34)分、运动能力评分(20.14±3.68)分、症状缓解时间(15.51±2.62)d。干预组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t=4.6469,P=0.0000;t=2.3873,P=0.0197;t=28.5037,P=0.0000;t=7.7756,P=0.0000),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脑组织会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患者血管收缩功能障碍或运动功能障礙,导致患者活动功能受限,局部皮肤粗通、发凉、肿胀,伴随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刺激患者脊髓神经与神经末梢,而引发肩手综合征[2]。

综合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按摩、针刺、日常行为指导等方式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恢复。通过为患者进行肢体摆放指导、镇痛、按摩、针灸等,能够有效起到理顺气血、舒筋活络等功效,改善患者患肢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3]。本次研究表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干预组明显更低,干预组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高晓红.浮刺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作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3):79-80.

朱晓龙,王玉龙,陈文生.压力衣联合冲击波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11):51-53.

黄艳芳,覃国焕,潘琼婷,李英.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14-215.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