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特色重示范 产教融合育人材

2020-09-13路沙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示范性特色化产教

路沙

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根本。

“橄榄形”的人才结构困扰着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发布,

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

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指明了方向。

工信部发布《2020年一季度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体上看,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需现场支持的技术服务和软件招投标项目等进度受阻,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软件业务收入、利润、出口、人员工资总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各细分领域表现各异。不过,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基建”的持续深入推进,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以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当下,软件产品形态和交付模式正从“软件即服务”阶段迈入“软件定义一切”阶段,催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增长动力。在这重大变局的“窗口期”,如何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业人员数量大  结构性人才缺失

可以看到,软件业正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软件技术也已渗透到几乎所有信息技术之中,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智慧社会加速演进。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始终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点,软件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对人才储备的需求将更为迫切。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对软件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注重软件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而这也正是我国软件业现在发展的痛点,必将成为我国软件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提到,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存量大、增量大、质量正在不断提升。《报告》中显示,一季度,我国软件业从业平均人数656万人,同比增长1.7%。虽然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是市场所需的软件人才却仍有巨大缺口。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以及智能终端设备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市场及企业规模的扩大进而使得对于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另一方面就是尽管我国软件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IT队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无法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主要来源有三种:一是来自高等院校,如各高校设立的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二是民办或私营培训机构;三是各软件企业。从整体上看,高等院校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对于企业的需求,本质上处于脱节状态。因此在人才招聘市场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实战经验较少的知识型程序员。而民办或私营培训可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为很多想要去转行做软件的人带来了便利,同时培养内容也更贴合企业需求。但由于没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机构培训的人才属于“速成”人才,并不利于高精尖人才发展。除此之外,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对于加大软件人才培养投入的意愿也并不强烈,更希望得到来之能战的实用性人才。

这就是造成中国IT队伍存在严重结构失衡的原因所在。既缺乏高级IT人才,也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以及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术人员。可以说“橄榄形”的人才结构依然困扰着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当前业界稀缺的是两端——高精尖人才与低层次“实战型”的人才,而“橄榄形”的中部,通过正规大学教育的软件工程师则较为充足,这种不合理的结构成为软件业发展最大的阻力之一。

究其原因,与软件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无关系。正如倪光南所说的那样,2025年中国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在软件人才培养上必须大力实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人口红利转变到工程师红利。中国有很多非常有天赋的工程师,中国工程师(其中软件工程师占比较大)数量可能会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今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倪光楠的观点为探索软件人才培模式提出了新的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为实现软件人才结构的根本变革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不过,这似乎仍然不够。

加速推动软件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信部相关部门在谈到推动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时提出,要着力提高软件的数量,加强软件的基础教育,强化信息技术新工科的建设,建设一批特色型、示范性的软件学院,工信部将配合教育部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同时,布局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业学院,全方位提升全民的软件素养,为迎接数字经济时代做好支撑和保障。

基于此,2020年6月,工信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发布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建设指南》提出,要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软件产业生态构建、国民软件素养提升,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看来,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加强特色化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实现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建设指南》明确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为软件学院特色化建设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苏秀芝老师也提到,当前我国软件行业仍存在产用脱节、生态薄弱、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

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需要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加强特色化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实践产学研用技术攻关模式,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创新校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服务软件人才生态和产业生态发展,实现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无论是强化信息技术新工科建设,还是提出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都是从软件人才的“供给侧”着手,探索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间差距以及变革软件人才原有结构的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孟小亮表示,软件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异性应该更明确,从学历培养纵向看,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比较清晰,但结合专业方向培养的横向看,还需要进一步区别化,比如图像识别软件、嵌入式软件、高性能计算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应该在各学历层次培养目标中的进一步细化。

孟小亮也提到,产教互动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的一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学校教学如果不跟着前沿、不跟着市场走,教育出的学生就跟不上时代。产教互动的关键在于之间的纽带,比如“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是平台纽带,做得非常好。此外,还需要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关键人纽带,因为事情都需要具体人做,如何让企业和学校都派出愿意衔接甚至全职衔接的人,必须是企业和学校都能从中受益。此前,往往都是大公司作为战略去做这个事情,比如华为、小米等都和武汉大学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每年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开展企业关键技术研究。相信今后可以有更多市场细分领域的关键技术型企业和高校某个教授团队共建合作,培养一些专业型人才,这在国外比较多见。国外有很多小企业技术就很牛,因为他们和学校合作很紧密,他们的盈利途径是关键技术服务,这也可能是校企结合今后的一条特色途径。

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突破软件人才结构壁垒

《建设指南》中关于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任务提到,深化产教融合需要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搭建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建设一批由高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特色工具,推进多专业学生协同培养,推动构建良性产业生态。

在这方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过探索实践,学院与行业内顶尖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启动了长期的合作交流计划,打造了“校企共建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企学创”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通了从课堂知识学习到企业平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学院与行业内顶尖企业、学校科研团队参与到学生创新基地课程设置中去,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新模式,这一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学校主导、企业主动、师生受益、校企互惠共赢。

从企业层面来看,联想集团副总裁戴京彤提到,高校培养软件人才,研发关键技术,必须通过产业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搭建创新中心、教育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人才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平台,汇集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软件学院在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专业建设、实践活动,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支持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共同培养复合型软件人才。

联想始终聚焦普教、职教,以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主题,开展针对性培训和专题研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未来将进一步聚焦软件产业生态,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软件研发特点,加强互动参与式、代码编写式、现场观摩等多种实操性培训,协调国外教学机构、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同国内院校间的人才交流互动,形成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对此,浪潮集团数字政府事业本部总经理张峰更为实际地提到,IT竞争越来越激烈,软件领域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用人要求越来越高,整个领域更加成熟,过去能够产生像雷军、求伯君这样的个人英雄,但现在则更强调团队。在如此细的行业分工形势下,初入或将入职场的软件从业者更加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走一步看三步,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对于相关建议,他总结为几点:一要勇于创新。现在年轻人学新词、新技术很快,但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思考能力很弱、创新能力很弱,要多思考、多创新,多琢磨。

二要多经历。只有通过不同岗位经历才能跳出代码看代码,一直写代码会被局限,做过项目交付、售前、产品规划,经过不同环境和岗位的锻炼之后,才能更有发展。

三要重视锻炼自己说、写等沟通方面的基本素质。程序员一般都很内向,越到职业生涯后面越需要表达清楚自己思想、捕捉客户及合作伙伴需求,所以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年轻人要多练、多讲、多写PPT。

事实上,当下软件产业和各行业的融合渗透加速,与各行业融合的实现需要大量既懂軟件技术又懂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个过程当中,产教互动是培养复合型软件人才的重要支撑。其中产业导向和产业需求是外在驱动力,而高等学校本身担负的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职责是内在驱动力,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激发,能很好地解决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明显、价值失衡、产用脱节等产业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猜你喜欢

示范性特色化产教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