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2020-09-12王兴梅

中文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

王兴梅

摘 要:精准扶贫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其理论基础主要有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党的历代领导人贫困治理思想。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外部现实条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基层工作经历是其形成的内部动力。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想 理论基础 现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1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此后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做了系统地阐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核心思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产生的。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是它的直接理论来源。在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中,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贫困首先要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即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即消除贫困唯有改变生产关系。后来列宁对马克思的发贫困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社会产生贫困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认为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贫困的根本原因,即消除贫困除了改变生产关系以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社会的生产力。

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的思考,提出了通过精准扶贫的举措来调动各方面资源,同时注重激发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从而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从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精准扶贫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共同富裕思想一脉相承。

2.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

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当政者治国理政应该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将人民放在第一位。民本思想是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思想继承了古代民本主义思想的精髓,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这些都是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3.党的历代领导人的贫困治理思想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贫困问题,为治理贫困问题做出了巨大的探索和理论创新。毛泽东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消除贫困的制度保障,同时强调要让全体农民走向富裕,其中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为中国特色扶贫理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发展经济,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构建了中国特色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江泽民同志延续了用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在扶贫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强调通过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等战略协同消除贫困。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反贫困中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精神和制度方面的帮扶,为中国特色扶贫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系统地总结了并延续发展了建国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创新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对指导新时代的扶贫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1.消除贫困的战略需要

我国消除贫困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带动效应开始减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这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减贫效益,农村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通过农业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以及政府基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实施的扶贫政策实现了脱贫。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将放缓,这种减贫带动效应开始减弱。另一方面,“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工作思路逐渐显露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采取的是以县和村为对象的扶贫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减贫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往往会导致扶贫资金利用率低、受益贫困人口存在偏差。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创新扶贫模式,把扶贫对象由县和村转为家庭戶和人,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行“精准识别”“靶向治疗”,让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获得帮扶,让扶贫资金用在点子上。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如期建成小康社会。而农村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致贫原因、脱贫能力和脱贫需求千差万别,而且大部分的贫困人口都在深度贫困地区,如果还是采取以前的以县和村为单位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短期内是无法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的。所以,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思想应运而生。

3.习近平总书记早年的基层工作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早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内部现实动力。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总书记被下放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知青,后来还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这让他对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以及贫困问题有了非常深刻的记忆。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思考贫困问题,知青岁月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起点。1988年,习近平总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在任期间他经常下基层调研,形成了精准扶贫思想的雏形。他提出了“弱鸟先飞”意识,认为贫困地区要正视现实,先人一步发挥主动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同时还提出了“滴水穿石”精神、扶贫先扶志等一系列重要的扶贫思想。后来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到哪里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由此可见,早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

参考文献

[1]隋艳艳.新时代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意义[J].党史博采,2018(05):18-19.

[2]白维军.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创新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01):13-18+2.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
师范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初探
微视频在化学教学中的调查、实践、反思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