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班主任老师为指导,学生同伴互助”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浅探

2020-09-12朱跃利

读天下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摘要:当学校把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年龄相当,身心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级的时候,还不能说这样的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它需要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建,培养而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如何组织、建设一个真正的集体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一个原则,狠抓一个重视,落实一个挖掘,构建一种模式。即遵循陶行知先生提倡的“为学生预备各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原则,重视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作用,挖掘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构建以“班主任老师为指导,学生同伴互助”的自我管理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同伴互助

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组织的,班级对教育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至关重要。

一、 把了解学生和教育、培养学生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

在学生入学之际,采用分析书面材料,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况,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组建临时班委会。在2~3个月后,请各小班委进行沟通交流,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增强每个班委的自觉性和带头作用。经全班同学民主评议,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组建班委会。在班级同学督促下,进行奖励制和轮换制,让积极分子及多数学生得到锻炼。

这种“学生同伴互助”的学生自我管理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他们把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评往往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更为重要。这种方式就使学生在自我意识、自我批评、自我体验、自我激励等方面,形成具有合作性和纪律性的向上班集体,形成积极自觉的要求,增强自我控制。

二、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增强班级凝聚力

低段年级紧扣一个“聚”。一、二年级是学生由幼儿园向中学过渡的时期,作为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小班委会可以开展如:《向你介绍我》的主题班会,让同学在充分展示个性的同时增强彼此的了解;或《我想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从中了解同学向往的班级是什么样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营造这些气氛,使班集体具有凝聚力。

中段年级鼓励一个“拼”。三四年级是萌动期,学生在此时面临分化,为使两极分化缩小,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班委会进行了《我最佩服的人是你》《我最想赶上并超过你》的主题班会。这可以使班级中只要在德、智、体、美、劳某方面有优点的同学树立自信,使班级中的所有同学能树立“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中学生该具有的正确的、良好的心态,找准自己在中段的学习目标、能力发展目标和性格发展目标,使自己全面发展。

高段年级倡导一个“思”。六年级是学生第一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他们既有对理想的憧憬,又有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困难的感伤和失望,这时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战胜挫折,面对现实。在这时班委会召开《书,我们的朋友》这一主题班会,大力提倡读书,从而达到强化学风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班委会进行的这些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充分挖掘了学生“同伴互助”的自主管理潜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同学们在团结、友爱、宽容、相互欣赏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三、 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使“班委会”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

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对学生教育的同时,如果能协调统一好和家庭教育的关系,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合力就会更大,效果会更好。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班委会采取了以下形式沟通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一)面对面的形式

班委会根据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和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的實施情况,有权在和班主任老师协商之后定出请家长参加座谈会的日期、地点和召开家庭座谈会的目的。他们往往会把近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课表现、出勤情况、班费的收支情况、操行评定的情况、作业完成的程度和次数及校内生活情况向家长作一个汇报。他们还会创造性地请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发言;请家长代表发言等。这种面对面的形式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密切了家校之间的配合。

(二)说说看的形式

班委会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需要对某个同学加大帮助的力度时,会以电话的方式把老师和他们对这个同学的担心以及家长配合的要求一并通知家长。这种说说看的形式使家校之间的反馈速度加快,有助于帮助自制力差的同学培养其自主管理的意识。

(三)写一写的形式

班委会在遇到同学要进行一些大型活动时,要进行大考时,往往会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请一位书写较好的班委把老师和班委会对此次活动和考试的要求,以及对同学的鼓励和希望,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传递给家长。这种写一写的形式,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家校联系更加长久和和谐。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在推行立德树人,在以学生为本的今天,班主任老师应当在了解、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其指导作用,大胆放手,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潜力。在师生的互动中,班主任老师也应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以班主任老师为指导,学生同伴互助的自主管理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更加成熟、有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马延朝.陶行知论学生自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2).

[3]周洪伟.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3(7).

作者简介:

朱跃利,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市中华小学。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