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2020-09-12王玉霜

中文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

摘 要: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激励机制是鼓励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入研究的动力源泉。但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匀、科技人才评估片面化等问题,应着手平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形成多维化的人才评估体系,最终营造出宽松、和谐、创新的科研环境,提升国家软实力,建成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高校 青年科技人才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K8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激励机制是激励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调动科技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青年科技人才在本文中指40岁以下,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以自身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一、青年科技人才的特征

1.扎实的专业知识

大多数的青年科技人才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高校在引进青年科技人才时也看重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以河南L高校为例,2018-2020三年间面向社会招聘的科研人员共计64人,其中招聘博士生8人,硕士生56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意味着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所学专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具备充足的科研素质和能力,能够避免基础性错误。

2.具有创造力

创造力是青年科技人才从事科研工作的立足点,无创造力便不能发现并研究新问题。《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我国科技人才438.1万人,是2012年的1.3倍,发表科技论文184万篇,科技成果6万多种……这些成就都离不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发现并探究问题。

3.服务于人民

服务人民、贡献社会是每一个中国人民都具有的共识,青年科技人才属于国家的高层次人才,更应具有服务意识。但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不一定都是科技人才,被称为科技人才的人应具有远大目标,致力于服务社会,用自己的知识才干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而不是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事。

二、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现状

1.利益分配不均

1.1科研经费投入不均

据《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6年財政部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拨款约7600万,地方高校则约为6000万,并且高校内部对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也不同,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科研工作投入约1000万,地方高校则是850万。除了高校之间的科研经费有差异外,不同的学科研究特点,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也不一样。《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高校投入应用性研究的科研经费远高于基础性研究。

1.2科技奖励分配不均

高校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高校中存在着科技奖励分配不均的问题,制约着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科技人才能力的提高。以高校科研团队奖励分配为例。在高校,通常一个科研团队由导师带领几名学生组成,导师引领大的方向,查阅资料、整理文献、实验测试的工作基本上都交由学生来完成,但最后科技成果的奖励却大多由导师来享有,学生仅享有酬劳。此外,在申请课题、科研经费时,一般来说领导阶层、资历高的导师容易申请到课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大,与普通讲师在分配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2.科技人才评估片面化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多样性,有在读研究生、有初出茅庐的教师、有已经有所建树的学界名师等,从事的学科研究也各有特点,有的偏重基础性研究、有的偏重应用性研究,但是高校对科技人才的评估过于片面化,犯了“一刀切”的错误。高校青年科技人才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他们除了要进行教学评估外,还要进行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的标准更偏重论文,这虽然推动科研论文数量的急速增长,但是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青年科技人才在职位晋升、薪酬、课题等方面分配不均。

3.科研环境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侵蚀高校的科研环境。

3.1创新环境营造不足

青年科技人才长期受“一刀切”的评估政策和定量科研任务的影响,并且受评职称、奖学金等一些物质利益的驱使,出现一些学术不端行为,既影响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散。此外,科研过程充满着众多的不确定性,激励机制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会导致青年科技人才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准确性,最终导致科研结果不具有真实性,甚至会造成高校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因进程缓慢而不受重视,被迫“夭折”。这极大地遏制了高校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创新思维工作的开展。

3.2人才交流不畅通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流动性远滞后于互联网,他们受住房、薪酬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轻易离开某一所高校,导致科研创新活动只能局限于某一视野而无法形成一种全局观。“身份性桎梏是科技创新人才自我发展和形成一体化创新机制必须予以破除的制度障碍”,它禁锢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思维上的碰撞。另一方面,高校内部院与院之间的交流也少之又少。同一所学校由于学院之间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少,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彼此陌生,无法进行思想交流,也无法完成学科交融的创新性研究。

三、完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策略

1.双管齐下,平衡物质与精神激励

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这是一切生命体的本能,而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意识,促使人并不满足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1.1加强物质激励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这就是说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鼓励高校青年科技人才专注科研,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政府资金经费支出972亿元,是2012年的两倍,还设置许多科技奖项,以奖励表现突出的科技人才。如今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各高校还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安家费,安排配偶的工作等。此外,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各高校用工资、津贴、科研补助等形式对科技人才进行物质激励,保证其物质生活基础,推动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科研工作中。

1.2重视精神激励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科技人才与普通大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追求低层次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高层次的追求,即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对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更能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潜能,使其保持科研积极性与主动性。青年科技人才是社会上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巨大的创造性,他们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是为了保证基本生活需要,更多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应当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扬。因此,高校应当授予他们一定精神上的鼓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在学校各大网络平台上宣传等,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技人才的文化氛围。但精神激励并不完全局限于外部环境,精神世界的充实更能使人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即高校需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如科研资料和设备仪器,为科研工作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撑。

2.科技人才评估多维化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首先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其核心是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制度,而评价制度的好坏则在于是否能够对科技人才形成正向激励,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潜能与价值。

2.1根据学科特点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基础性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要以鼓励科学探索和原始性创新为导向,注重科学价值和人才培养。针对这一类学科特点,评价人才的学术研究要注重价值性和导向性,重视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而应用性研究则重视理论的应用与产品的开发,他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某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通过实践发现某一学科的新理论,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对生活实践予以指导。这一类学科的评价要关注市场的需求与应用率,重视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标准。

2.2评价青年科技人才不仅注重专业素养,更要重视道德品质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是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一种参考标准。近几年高校教师有违师德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不得不给高校以警示,在评价青年科技人才时不能完全依赖于专业知識素养,也需要把价值观,特别是道德品质放进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一个人受教育程度高并不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基础,一个价值观扭曲但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社会的破坏性更强。因此,评价青年科技人才的首要标准应是价值观,注重道德品质方面的考察,在培养科技人才时也要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2.3要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轻负担,摆脱论文枷锁

大部分高校对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科研要求,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在学校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没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研究工作。另外,学校评估人才时“唯论文”现象严重,从而扭曲了部分青年科技人才的价值观,这就助长了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学术不端行为。为了抑制这种乱象,国家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制止,如《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中指出对造假、剽窃、侵占他人成果等行为“零容忍”。唯物辩证法论述内外因的关系时强调,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国家政策固然能起到制止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对青年科技人才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鼓励他们不忘初心,潜心研究,摆脱论文枷锁。

3.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才能最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3.1优化科研创新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高校应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对于学生,高校应积极开展“互联网+”等创新竞赛,营造出“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从中探索科研创新的魅力。青年教师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要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完善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政策,创造更加公平的学术研究氛围,激发教师团队的科研积极性。此外,研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失败时常发生,因此,高校对待青年科技人才应该持有宽容其失败的态度,鼓励其继续创新。

3.2畅通人才交流通道

一方面,加强高校内部人才交流。如今一个课题的研究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一个优秀的研究成果必然是学科融合的成果,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青年科研主体合作交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活力。打破科研团队的壁垒,鼓励将不同学科的青年科技人才聚集在一起,促进不同学科理论、方法思维的相互碰撞、渗透乃至融合,进而达到科研领域的创新。另一方面,加强高校间的交流。相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较弱,“建立地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联盟,通过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青年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拓宽青年科技人才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22-23.

[2]李志红.完善、发现、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N].科技日报,2020-03-19.

[3]刘颖.构建多元化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9(05):94.

[4]王艺,薛宪芳.高校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制度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3(05):26.

[5]马志良.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特点与激励机制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1):264.

作者简介:王玉霜(1995.6―),女,汉,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高校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