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探析及治理对策

2020-09-12陈启耀伍艺娜

中文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治理

陈启耀 伍艺娜

摘 要: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行为越来越多,不和谐的同学关系、恶意的欺凌行为会导致学生身心严重的创伤,这给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计的。文章分析了校园欺凌事件可能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校园欺凌 原因 治理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9082(2020)08-00-01

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显示2018年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指出2015—2017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近300件,其中故意伤害案件占57.5%;2015—2017年,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被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对此我国政府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国家法律制定了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条文,又因犯罪主体常常是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不能很好地约束他们的行为而导致校园暴力仍然屡禁不止。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

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及条文,国家极力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对违法犯罪的校园欺凌者还没有相关法律或规章制度规制这些行为,或惩治力度不足以让欺凌者感到法律的震慑力,加剧了校园欺凌现象的屡禁不止,致使校园欺凌行为在校园内为所欲为,肆意作为,污染了校园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教时,往往会受到家长或社会的质疑,认为是一种变相体罚学生,这使教师在面对学生违纪时如履薄冰,甚至束手无策,致使教师不敢触犯红线,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管教而发生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许多学校和教师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工具,使学生过分缺乏心理德育教育,当欺凌他人成为一种习惯,就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形,从欺压同学方面得到成就感和快感,最后成为施暴者而酿成祸端。

3.家庭方面的原因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家庭环境和家庭气氛对校园欺凌的影响非常大。父母的经济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施暴的概率较高;从家庭管教方面来看,简单粗暴、关系不和谐、家庭关系淡漠的家庭其子女施暴率较高;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欺凌者,他们多集中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或随迁子女,这些都是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心理较为缺乏爱的学生。另一方面,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良嗜好也会给孩子树立不健康的价值观,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酗酒、吵架殴打,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成为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话不会好好说,事不会好好做,变得暴躁和暴力。

4.个人成长的原因

未成年人校园施暴最初的形式可能是殴打、辱骂、拳打脚踢等行为,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可能会形成打架斗殴、恃强凌弱、凌辱、持刀伤人等恶性事件。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相对落后且找不到成就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希望从其他方面得到同学的尊重和崇拜,通过欺凌、殴打他人来体现自己的威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差、性格较为懦弱、不受同学或老师的重视就容易成为欺凌者欺负的对象;最后还有一种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性格内向孤僻,难以融入集体活动,在学校不善于交朋友,在受到欺凌后不容易向人倾诉或得到援助,使得其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的侵害。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治对策

1.社会方面的防治对策

校园欺凌到一定严重程度上可能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实例,在校园欺负同学、打架斗殴、辱骂殴打、用危险工具致人伤残的事情已经对受害人在心理、身体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作为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接到报案时就应该留底备案并给予施暴者一定的训诫和处罚,告知施暴者行为的危害程度和继续施暴后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他从内心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起来,让暴力和欺凌不要在校园内发生;公安机关在校园欺凌事件上应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校园内进行宣讲和法律知识课堂,让全校师生都认识到校园暴力和欺凌可能就发生在身边,一定要时刻警惕;此外也要加强对施暴者的思想教育,对深刻教育后仍不知错误的学生要以不同的方式延长他们的教育时限,降低校园暴力的犯罪率。

2.学校方面的防治对策

作为校方,必须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校园高效的监督防御体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在遇到校园欺凌的第一时间向教师和家长反映,不要害怕施暴者的恐吓和威胁,如果在家长和教师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报警处理,学校在进行校园暴力的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要惹事但也不要怕事,鼓励学生不要成为软弱的被施暴者,要多校园暴力有拒绝的权利,要向班主任、家长、警察求助,让问题在还有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及时遏制住。

3.家庭方面的防治对策

家庭和睦的孩子一定知道如何表达爱,家庭和谐的气氛也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家长要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仅有自己的事情也有班上同学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如生活、学习方面的奇闻趣事,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孩子的个体成长,做好父母应该做的角色。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询问、生活进行交流、情感进行沟通,督促他们学习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4.自我约束的防治对策

作为学生,要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自我保护,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表面上看伤害大多来自肉体,强壮的体质也是让自己免受欺凌的有效方法之一;也要学会树立自信心,在行为和思想上要强大自己,不要畏惧欺凌者,不要自卑 ,也不要将强硬的反抗作为回应手段,要用理智且智慧的方法让自己免受欺凌;交朋友的时候要让父母知道自己朋友的情况及信息,不要主动招惹一些不良社会分子和养成一些不良嗜好;做好自我约束,不在网络上进行社交也不在网上约见网友,上下学尽量与同学同行,不跟陌生人去偏僻的地方,受到社会流氓或施暴者的威胁时要告知学校和家长或执法机关,防止自己的人身安全再次受到伤害。

结语

校园暴力是在黑暗下一双无形的恶魔般的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上演着,在学校摄像头以外的地方常有校园暴力的发生,社会、学校、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规范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校园暴力可能会给施暴者和被施暴者带来的身体和内心伤害,最坏的影响会达到什么程度,建立有效的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治措施,加大管理制度,争取尽可能早地减少或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让学生能够在健康、安全、有序的校园内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建龙.防治学生欺凌的中国路径:对近期治理校园欺凌政策之评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01):19-25.

[2]荣月.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原因及有效预防[J].现代教育管理,2016(02):124-128.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治理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