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回归儿童本位

2020-09-12钱学翠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儿童本位主体小学数学

钱学翠

摘  要:文章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为例,简要阐述了基于儿童本位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认为教学中教师要将“儿童本位”的理念融入课堂当中,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定制策略、主动探究、培养思维以及稳步提升等形式,一步步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儿童本位;主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标”中提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总以“讲授法”展开授课,对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点,让学生记忆,再通过做题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样固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却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要将“儿童本位”的理念融入课堂当中,突出学生主体 [1],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数学思维风暴,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乘加乘减”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思维具象。在二年级学生的认知中,对于抽象的符号、公式无法加深印象,导致数学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基于此,教师要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趣味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基于儿童认识起点,定制策略

在学习“乘加乘减”这一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本节课需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巩固学习在乘加乘减当中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与怎么教,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要基于儿童认知起点,定制策略 [2]。

为了更好地突出“儿童本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座位形式,让学生按照差异化的小组安排,以4~6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当中有数学基础好的,有基础一般的,也有基础较差的,在差异化的小组中激发学生主动表达,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分好小组后,教师贴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用趣味的课程导入,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大门。

【教学过程】

师:听说我们班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计算有关的问题,请小朋友们看屏幕。(出示教材例题)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老师,我获得了小军买了什么。

生:老师,我获得了题目中要求我们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晰,那么有哪位小朋友可以针对这一数学问题列出关系式呢?

生:用三本笔记本的钱加上一个书包的钱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师:你表达得真清晰,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作业纸,在作业纸中写一写。

……

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中,兴趣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比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在课堂中通过差异化的分组,让学生有一个小小的团队意识,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结合内容去主动提出问题,将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即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无法准确地表达,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引导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期待。

二、引导儿童获取新知,主动探究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最近发展区”的理念,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许多教师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困惑,为什么简单的概念学生就是无法学会。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教师都是从一个已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概念时会出现哪些问题,是否能够听懂理解教师的语言。只有抛开成人的已知经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获取新知、主动探究。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可以在这堂课中设定基础目标与发展性目标 [3]。基础目标为让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求出问题答案,发展性目标为分组探究,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过程】

师:(展示学生列出的分步计算)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先求出三本笔记本的钱。

生:因为条件当中先告诉了我们一本笔记本的价钱,还告诉了我们小军买3本,所以我认为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价钱。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像这种通过两步列出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在数学当中称为“分步算式”。还有学生有不同的列算式方法吗?(展示综合算式)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是按照顺序将条件中所给出的数学问题都列出来了。

师:那为什么要先算3×5的乘法呢?(讲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

……

在课堂中,基础好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够学会运用分步算式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递等式”的书写格式,掌握新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跟随着教师预设的课堂节奏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调动儿童思维活动,培养思维

在“课标”中要求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例题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当中展开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许多学生都会在分步计算到综合计算这一过程的运算顺序难以理解。通过在合作中交流,让已经掌握的学生与还没有掌握的学生一起交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师:(解决教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小晴要求找回多少元呢?你会怎样去列算式表达数量关系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当中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小组讨论)

师:现在,老师想要让小组成员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老师,我们采用的是分式计算的形式,因为题目当中让我们求出要找多少钱,也就是用总数减去小晴购买的钱。条件当中告诉我们总数是50元,小晴购买了两盒也就是15×2,等于30元。

小组2:我们的思路与第一小组是一样的,我们采用的是综合算式的方法,直接列出了50-15×2这一算式。

师:在刚刚的交流中,你们认为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组3:我们小组认为应该先算乘法,因为我们只有先算出小晴花了多少钱,才能够算出找了多少钱。

师:你的思路真清晰,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师收集学生的计算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乘加乘减”当中应该先算乘法)

……

小组合作做到了全员参与,真正实现了“儿童本位”的课堂,让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四、巩固儿童知识技能,稳步提升

知识的实践应用不仅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够从问题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稳步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游戏、实际问题等策略,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应用动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应用环节当中。在巩固练习当中,还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新知过程中,误解或者遗漏了什么知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纠错与补充,促进学生的稳步提升。

【教学过程】

师:看来同学们在小军那里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可是现在,我们的好朋友小猴子遇到了困难,别的小动物都在忙着播种,小猴子却没有一颗种子。同学们,我们来帮帮小猴子收集种子吧。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自主完成)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帮助小猴子完成了任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获得了多少种子?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生:他的第二道题计算错了,他在列式计算的时候,没有将后面的移下来。

师:没有移下来会怎么样?会对计算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

生:没有移下来会少计算后面的加法,结果就会变小。

师:是的,在列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将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移下来,为我们点评出色的“**小老师”鼓掌。

……

教师以情境任务的方式,带领着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运用练习,在实践当中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儿童本位的教學理念运用到课堂当中,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定制策略、主动探究、培养思维以及稳步提升等形式,一步步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穗,张侠. 学情:把准学生数学学习的脉搏[J]. 基础教育参考,2017(11).

[2]  谷诗新. 儿童立场:数学教学从这儿出发——追寻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数学教学[J]. 数学教学通讯,2018(10).

[3]  汤卫红. 儿童本位的数学课堂[J].江苏教育,2014(04).

猜你喜欢

儿童本位主体小学数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好玩”的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儿童本位,让语文课堂智趣飞扬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