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美学特征展现

2020-09-12阿依波塔·巴合提肖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4期
关键词:色彩音乐

阿依波塔·巴合提 肖涛

【摘要】电影的色彩与音乐占据了影片很重要的地位,色彩与音乐的正确使用会提高整部影片的美感,采用“声画对位”的手法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以及深化主题。本文主要从电影色彩、音乐、声画对位的手法来浅析《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经典之作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辛德勒的名单》;色彩;音乐;声画对位

【作者简介】阿依波塔·巴合提:新疆伊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疆跨文化交流与双语新闻传播实务。肖涛:湖南长沙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4-117-03

Abstract: The color and music of the film occupy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lm. The correct use of color and music will improve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whole film. The method of "sound and picture contraposition" can better depict the characters and deepen the them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chindler's L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lm color, music, sound and picture alignment.

[Keywords] "Schindler's List"; Color; Music; Sound and picture counterpoint

营销界有个著名的“7秒定律”,指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其购买意愿,而在这短短7秒内色彩占67%的决定因素。电影音乐是否成功,主要看它是否很好地表达了影片的内容,是否有助于推动剧情的发展,深化影片的主题。

1. 色彩成就经典

斯皮尔伯格刻意把《辛德勒的名单》拍摄为黑白电影,这与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紧密结合,传递一种凄凉与庄严的气氛。他认为,色彩是生活的象征,一部有关大屠杀的电影必须使用黑白色调。

色彩的正确选择可以从情感上影响观众。在色彩处理中,为了突出造型,表现主要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情绪色彩,导演对人物或局部环境进行特殊的色彩处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黑白电影,但在纳粹士兵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时,其中有一个镜头中出现了彩色:在一群犹太人穿过街道的场景中,一个身穿红色外套的小女孩着实亮眼,如图1。这一暖色调的运用为画面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抹红色与整个黑白影调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对比,让观众在黑白严肃的气氛之中再次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电影片段中辛德勒再次偶遇这抹红色,他看见人们正推着这个小女孩的尸体,坚定了他救助犹太人的信念。

2. 音乐升华情感

2.1 “红衣女孩”片段

纳粹在屠杀整个隔离区的犹太人时,整个隔离区一片混乱,慌乱的犹太人被迫吞下各自的珠宝自杀,医院里的病人被迫服用毒药,无辜的犹太人惨遭暴打……血腥的屠杀画面激烈、残忍,充满血腥悲凉的气息,此时的音乐却格外动听:钢琴伴奏下纯洁的童声合唱配合着银幕上混乱人群中唯一的彩色形象,动听音乐下的画面是身穿红色大衣的犹太小女孩在极度悲痛中盲目走在隔离区大街上。一段音域集中、旋律起伏较小的音乐《热情在火炉中燃烧》响起,干净的女童声反衬血腥杀戮的场面。

2.2 “机枪中的钢琴曲”片段

当纳粹军队冲进犹太家庭用枪进行扫射时,一个纳粹军官坐在了犹太人家中的钢琴前弹起了巴赫的《英国组曲第二号a小调前奏曲》,如图2,优美动听的琴声和恐怖的槍声、脚步声、军犬叫声一起回响在整栋大楼中,和画面中压抑紧张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集中营中,德军准备将大批犹太儿童运往毒气室,正在广场劳动的母亲们看到孩子面前的威胁,她们惊恐的哭喊声、尖叫声和车上儿童们稚嫩、天真的笑容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时出现了一段甜美的女声独唱以及纯洁的童声伴唱,整个广场在空灵悠扬的歌声下沉浸在圣洁的音乐世界中。

2.3 “解放”片段

辛德勒倾尽家产,用“名单”挽救出1000多名犹太人的生命,1945年,德国法西斯投降,这些“辛德勒的犹太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此时除了一副水平线构图的彩色画面,背景音乐中有口哨声、吉他声,让观众从音乐声中感受到自由的呼吸和生命的空气。这首歌名为《耶路撒冷金颂》,被称为以色列第二国歌,音乐质朴虔诚,是表达犹太民族对金城耶路撒冷的无比崇敬之情。

3. “声画对位”在影片中的作用

“对位”,原是音乐创作的一个术语,音乐上的对位方法借用到影视作品中来,便产生了声画对位的影视艺术概念。声画对位是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为美学基础的。导演出于一种特定的艺术目的,有意识地造成画面与音乐、音响之间节奏、气氛、情绪等的对立、相反,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产生某种声画原本各自并不具备的新的含义。

3.1 烘托气氛

影片开始,半截蜡烛在燃烧,整个画面只有暗红色的烛火在微弱地跳动,字幕出现在黑暗的背景下,钢琴音乐把观众带入一个沉重的心理空间。基调确定后,婉转动听的小提琴旋律贯穿整个画面,以简洁明了的小调式旋律,表达出饱含凄楚的感叹,宏观上揭示了一个饱受深重灾难的民族心理历程。声画对位的艺术处理剥夺了祥和曲调应有的优美感,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3.2 精准描摹人物

声画对位可以利用声音和画面形象在性质上的对位,使各自的特色在对比中更加鲜明,能更好地描摹人物的内心。本片运用声画对位的手法,对比非常鲜明,展现了战争的血腥画面以及犹太人的无助情感,与纳粹人性恶的一面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辛德勒的人性之善。

3.3 深入主题

整部影片从内容的需要出发,声画对位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有些是对比非常鲜明的强对位,有些则是较为隐晦的弱对位。可以说,导演从各种方位、各种侧面以声画对位的方式帮助影片深入到主题当中。

纳粹在操场上让犹太人脱光身子检查身体的场景,这是一个声画的强对位处理。在此场景中,纳粹一边检查犹太人的身体,一边用留声机播放动听的音乐。画面与音乐形成的强烈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纳粹的残忍和虚伪。影片开始的字幕打出:“1939年,德军在两周内击溃波兰军,下令犹太人登记全家人口,重新安顿集居各大城市,每天有一万多人从乡下来到克拉科夫。”镜头中,一群被拥赶过来的犹太人围在车站的小桌前报着自己的名字,形成一份名单——犹太人的名单,预示着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就此开始。在这种凶险的气氛中,响起了用手风琴和小提琴演奏的优雅的圆舞曲,与前面的场面显然很不协调。接着,镜头转向了一组男人极富绅士派头的穿戴动作,这是辛德勒在为前往纳粹军官们的聚会而做准备。最后,音乐停止在他戴上纳粹徽章的动作上。这里的声画对位手法显得比较隐晦,原因在于影片才开始,主要矛盾还没有展开,但是它所具有的预示性却是很鲜明的。

3.4. 讽刺作用

影片在深入主题的同时也起到了极大的讽刺作用。深夜,纳粹士兵打着手电筒到处搜寻躲藏起来的犹太人,一个犹太人从藏身的钢琴里钻了出来,却不小心踩到了键盘,发出声响。纳粹士兵马上向楼上冲去,一阵大声喊叫和机枪的扫射之后,却出现了急促的钢琴声……士兵们继续向楼上冲,古典钢琴音乐与手持机枪的士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里的钢琴音乐出自一个披着大衣的德国军官之手,他正在用前一刻犹太人藏身的钢琴演奏音乐,以及冲到门口的两个纳粹士兵争论这首乐曲的作曲者是谁等画面极具讽刺意味。

4 总结

战争片永远不是为了歌颂战争而拍,反而很多血腥、残忍的场景是为了引发观影人内心的恐惧而拍,让人们懼怕战争,从而反思战争可能带来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在影片中,音乐成为代表人类真善美的精神元素,在关键的场景中不停地冲击画面。音乐与画面的强烈对比,强调着人性的善良,生命的可贵,生活中原本的美好,《辛德勒的名单》主要依靠这样的设计来达到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玉京.人性与情感的呐喊——浅析《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配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97-98.

[2]苏茜.黑白的历史斑斓的人性——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赏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7):118-119.

[3]李吉品,郭子敬.从《辛德勒的名单》看人性的善与恶[J].电影文学,2017(19):127-129.

[4]王祎楠.浅析《辛德勒的名单》的拍摄特色[J].采写编,2017(01):149-150.

猜你喜欢

色彩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音乐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