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分析

2020-09-12郎泽萌

科技风 2020年23期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技术

郎泽萌

摘 要: 能源和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有限的、不断减少的自然资源,全球都在高度关注再生资源,并致力于研究相关技术。我国的地理特点决定了风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文章分析了常用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希望能够为风力发电机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发电控制;技术

在经济、科技、建筑、交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下,社会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但大自然中的能源是有限的,因此可再生资源就显得尤其宝贵。风能是一种常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再生能源,而且开发起来相对容易,成本低、污染小、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1 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控制技术对于风力发电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风力发电机所获得的风能是随机的、无法控制的。风速、风向、风力的大小会随着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性,要想得到控制,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2)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惯性很大,风轮叶片直径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利用风能。(3)风力发电所需要的并网、脱网都会用到控制技术。现阶段,很多技术都可以应用到风力发电领域,风力发电的控制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控制方向越来越多元化。定桨距型风力机只通过连接桨叶、轮毂并不能发生改变,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的情况下,通过失速原理可以限制发电机的功率。所谓失速原理,指的是气流达到一定程度的攻角后就会产生涡流。当外界因素让输出功率发生改变时,桨叶的被动失速调节就不会由任何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系统就会更加简化。然而,风轮的叶片重量很大,一些部件受力大,所以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较低,一些重要部件也很容易损坏。

2 风力发电控制技术浅析

(1)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在大型的风力发电系统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风能有着较高的能量转换率,转换后的传输效率同样很高,还能够进一步完善无功功率,安全性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功率范围较大,运行功率较高,但成本并不高。在風电系统中加入PWM整流器,就可以有效控制最大功率,通过矢量控制的方式能够弥补整流器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的缺陷,让无功功率也能够符合整流器运行要求。PWM整流器可以实现有功功率最大化的输出量,只要按要求设置直流环节,调节风电系统的无功功率、有功功率便可。(2)风轮控制技术。①通过功率信号反馈进行控制。风轮在运行状态下,功率和实际风力条件的变化一致,分析功率关系,绘制最大功率的曲线图,就可以通过功率信号来控制风轮运行。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比较最大功率和系统的客观输出功率,获得二者的差值,然后再调整风轮的桨距,最大限度的提高风轮的运行效率。这种控制技术的成本较低,但缺点是很难在风机运行的状态下获得最大功率的曲线。②叶尖速比的管控。在风力的影响下,风轮中的风叶尖端在转动时会产生线速度,即叶尖速。叶尖速比用来表示叶尖速以及时间范围内的风速比值。控制叶尖速比值就能很好的控制叶尖速比,继而控制风机运行。由于风速不一致,因此很难明确最理想的叶尖速比,所以要适度改变叶尖速,调节好风轮的转矩,以更好的调整风轮外边缘速度,以优化叶尖速比。(3)H∞鲁棒控制技术。H∞鲁棒控制技术是以Hardy空间作为理论依据的,通过个别性能指标来优化无穷范数,从而得到具有鲁棒功能的控制器。H∞鲁棒控制可以有效从护理多变量,基于严谨、精确的数学基础来解决建模初期产生的误差。在风能激励的情况下,H∞的相应范数最小,控制系统的输出非常稳定,对风力发电机组而言,H∞鲁棒控制技术十分重要,如果风向和风速并不稳定,而且频繁改变,就可通过H∞鲁棒控制原理来控制变速恒频的风力发电系统,实现系统对风能的快速跟踪,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和捕获风能的效率。(4)模糊控制技术。这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控制技术,其技术理论为模糊推理及语言规则,属于高级控制技术,该技术不会受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通过模糊控制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显著提高风能的利用率,还能实现最大功率的追踪,而且还具有变速恒频优势。正是因为模糊控制技术的优点十分突出,所以在该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人工智能、仿人智能、神经元网络等各种技术,对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变桨距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中运用该技术,可以全面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有效控制踢叶尖速比、风力机的转速和风轮桨距角,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够输出恒定频率、恒功率。与PID控制器相比,模糊控制技术能够更好的减轻个抖振问题,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3 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全球范围内都在关注的问题,社会经济越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就越大,因此风力发电技术受到普遍关注。(1)海上风电场技术。与内陆地区相比,海上的风力资源更加丰富,而且主导的风向更具有稳定性,周围环境对风电技术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十分有利于海上风电场的发展。然而,有些技术上的难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风电系统保护技术、海上风电场协调控制技术、海上风电场运输技术,如果上述技术问题能够一一得到解决,风力发电技术的稳定性就能大幅度提高。(2)最大风能的捕获技术。发电转速能否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是研究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为了保证风电系统的稳定与可靠,需要不断的调控并网开关闭合。捕获最大风能需要不断的调节发电机的扭转功率和桨距,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风力发电技术迅速发展。(3)大容量的风电系统。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量,兆瓦级的大容量机组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尽可能地给风电产业带来经济效益。然而,大容量机组在技术上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增加容量意味着要进一步改进风力发电设备、控制技术和各种材料,提高了工作难度。目前来讲,直驱式的永磁风力发电机以及多极永磁发电机是主要的参考对象,更是设计大容量机组的技术指导依据。

4 结语

21世纪,风力发电产业还是具有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的,尽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风力发电企业除了不断研发风力发电控制技术之外,还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零部件的研发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应该从技术、设备两方面着手,不断汲取先进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创新,以推动风力发电技术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郑育松.风力发电系统机械变频控制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390.

[2]李胜,张兰红,单毅.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综述[J].微电机,2019,52(9):101-107.

[3]许存祥.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2179.

猜你喜欢

风力发电机技术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主要载荷的确定方法
浅谈风力发电机的维修与保养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优化分析
新形势下风力发电机原理及结构分析
风电场无功控制中SVC和风力发电机的综合利用策略探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发展及其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