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取象比类的五行-五脏术语英译研究

2020-09-12刘成陈易钟海桥王小芳

中国科技术语 2020年4期
关键词:五行五脏

刘成 陈易 钟海桥 王小芳

摘 要:“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主要方法论之一,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实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学理论中五行-五脏之间模式的构建正是基于取象比类的方法论。文章通过对取象比类进行系统阐释,结合现代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对五行-五脏中术语的英译进行分析思考,旨在为中医术语隐喻翻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取象比类;五行;五脏;术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R226;N04;H31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9

Abstract: Analogis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upon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theory system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and five zang-organs in TCM theory is based on analogy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modern conceptual metapho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nalogy methods, takes the related terminology of five elements and five zang-organs as an example, and then analyz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erms on the five elements and five zang-organs, which aims to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CM term metaphor.

Keywords:analogism; five elements; five zang-organ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rms

一 取象比类的概述

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代科学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方法论之一。取象比类最早记载于《周易·系辞下》:“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通过对“天”“地”“诸身”“诸物”等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从而类比于其他事物,“于是始作八卦”,诞生了《周易》。《周易·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这是借以孕育生命之父母来类推天地万物之起源的宇宙观。古人早已意识到取象比类思维的重要性,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将生命与客观世界相联系,找到事物间的规律,研究未知事物的属性。

取象比类涉及“象”的意义和“比类”的方法。其中,“象”的内涵丰富,从最早的兽名“大象”之意逐渐演化为物象等意义。《易经·系辞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将时空与“象”相关联,老子也将“物”与“象”置于同一序列中(《老子·二十一章》),并赋予了“象”宇宙万象之意。因此,“象”包含了生命存在的空间、时间观,是具体的存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可凭借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某些现象、形象进行直接感知与体验。如《周易》中说到的“见乃为之象,形乃谓之器”。二是客观存在的动态之象,是具有时刻发展变化的动态功能[1]。如《易经·系辞传》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故取象的整个过程在于对“象”的不断观察体验。人们通过不断观察客观世界、捕捉客观规律,将具有共同性質的一类事物进行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比类”的方法是将所观察到的“象”与未知事物进行关联,发现二者间的相似性与联系性,通过对已知“象”的认知来推断联系未知事物的性质,从而达到对其属性或功能的具体认识的方法[1]。这种方法被医家多处运用于解释医理,诊治疾病。譬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多处提到“夫圣人之治病……援物比类”;“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2]。正是古人善用比类方法来阐释万物生化发展的原理,古代医家也通过对宇宙间事物运动变化的感知来对人体内部的发展变化进行比类,达到解释人体生理变化和病理表现的目的。

取象比类作为中国传统科学的核心方法论之一,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中取象比类的实例不胜枚举,这肯定了取象比类在中医学的地位和价值。古代医家借助取象比类方法,在缺乏先进的观测、检验手段的条件下,对人体细微的生理病理变化做出系统而准确的认知,辨证施治,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

二 中医藏象学说与隐喻性术语英译研究现状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其运用取象比类法将客观世界的五行理论与人体脏腑进行关系构建,通过取五行中的“象”来解释脏腑功能及相互关系,将人体脏腑依据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划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有关五行的论述最早全面而详细的记载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3]古人通过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体验,总结五材属性,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划分为五种属性的运动变化以指导生产生活。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被运用于医学理论的构建,是医家们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深入观察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用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迫切需求。

藏象学说所采用的取象比类方法论与当代的概念隐喻认知系统不谋而合。Lakoff与Johnson指出,人类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本质上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一种概念系统,由始源域与目的域构成。概念隐喻是存储于人脑中的一种经过归纳、反映事物本质的隐喻性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关系[4]。随着对中医术语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医术语所表达的隐喻性进行多层次英译研究。

笔者于2020年3月4日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中医术语隐喻翻译”“中医术语隐喻英译”“中医概念隐喻英译”“隐喻翻译”等主题或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得到近10余年相关研究文献共56篇,从图1、图2可看出,此领域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方向呈现多样性态势,说明中医隐喻性术语英译研究从多方面受到了学术界重视。

通过详细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中医理论体系中存在大量具有隐喻性特征的术语,然而在对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准确表达术语所包含的隐喻含义是目前隐喻性术语翻译的难点之一,需要译者在掌握译语结构词义基础上仔细斟酌其中的隐喻意义,以便更好地阐释术语内涵及医理。

三 概念隐喻特征下的五行-五脏术语英译探讨

概念隐喻的实质在于跨域映射,即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其认知基础在于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对空间关系与运动的一种动态表征,有其内部逻辑或结构[5],意象图式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具体体验,在跨域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取象比类思维中“取象”的过程存在共同性。在中医五行-五脏系统中,五行及其相互关系为始源域,五脏及相互关系为目的域。人们通过对五行学说中各种物质间的运动变化对五脏系统的功能特点及生理病理现象进行阐释联系。因此,五脏系统的抽象概念就通过五行学说的具体特性被人们所认知。譬如五行学说中“土爰稼穑”的意象图式来自于“土”能够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并由这一意象图式对五行学说中的“土”隐喻化映射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土”。意象图式能直接参与反映人类的认知过程,其认知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隐喻特征。

1.系统性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可从语言层和概念层进行分析[6],本文主要从语言层面上在系统性方面进行探讨。语言层上的系统性指的是由一概念隐喻派生出来的多个隐喻表达式或语言隐喻具有系统性特征,由于经验具备的完整感知结构使得隐喻内的映射具有系统的对应关系[7]。

以木为例,五行学说中对“木”的属性有“木曰曲直”“木喜条达”的描述,指的是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性直的特性,映射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医家在对五脏中的肝脏系统进行认识时,通过“木”的具体属性对肝脏的生理特性进行系统性描述。其中,“木”的升发条达之性主要反映在肝脏的疏泄功能和肝为刚脏、主升发的生理机能之中。其中“肝主疏泄”指的是肝脏具有畅达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等功能。“疏”为通畅的意思,“泄”为宣泄升发的意思。“肝为刚脏”指的是肝脏具有刚强之性,其气主升主动,易亢易逆。两者常见英译见表1。

对比分析以上译例可以看出,“肝主疏泄”在标准①和②中的英译内涵相近,表达出肝脏具有条达气机的功能,虽没有完全反映出“肝主疏泄”还包括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等其他功能的含义[8],但术语中的隐喻意象已经呈现。在标准③中“疏泄”一词译为conveyance and dispersion,此译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术语内涵,但与“木”的舒畅条达之性还有些差距。标准④并没有直接将这一术语进行整体英译,而是分别对关键词“疏”和“泄”进行拆解翻译,揭示了肝气所对应的“木”展现的主升、主动、条达舒畅之内涵。在“肝为刚脏”的术语英译中,将“刚”英译为firm和unyielding表达出肝脏“刚强”的特性,保留了“木”的不屈的隐喻意象。在这类藏象术语中,始源域所映射的表达式的隐喻具有系统性,不是单个存在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具有同类隐喻意象的术语进行归纳分析,再进行翻译,使具有同类隐喻意象术语的译文与原文内涵及隐喻意象保持系统性。

2.突显性

隐喻是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构成,但这种映射是部分的,目的域的内在结构对映射内容会进行某种限制[8]。例如五行学说中对“金”属性的描述为“金曰从革”,革,即变革。从革,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质地刚硬,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打造各式形状,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五臟中的肺脏系统作为目的域时,从始源域“金”映射过来的是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肺主肃降”这一生理特性便是对“金”的沉降、肃杀之性的隐喻体现,指肺气具有清肃浊液、下布精微物质的功能。其常见英译见表2。

以上标准中“肺主肃降”的译文较为统一,都体现了肺气具有清肃浊液的功能和下输精微物质、下降气机的作用,体现了“金”的沉降、肃杀这一特性。由此可知,始源域在向目的域的进行隐喻映射过程中,并非是随意、盲目、全部的进行映射,而是具有选择性、部分凸显性、限制性的特征。同样,在术语英译过程中,译者要考究原文中隐喻术语所映射出来的具体含义,明晰术语在原文中表达的隐喻内涵,基于其隐喻特征再进行翻译,以达到译文信息的准确性。

3.非随意性

始源域在向目的域的映射过程中,存在着非随意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隐喻性思维不是任意的,而是产生于人类的切身体验或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常常通过用熟悉、具体、特别的知识框架来理解不熟悉或抽象的事物[7]。例如火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人类对火的运用具有长期的具体经验。五行学说中对“火”的属性描述为“火曰炎上”,即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医者通过对“火”属性的运用理解,将火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映射到心脏系统的生理特性中,譬如《素问·解精微论篇》曰:“火之精为神。”《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盖心为火脏,烛照事物,故司神明。”[9]这些都将火与心进行了隐喻联系,以火光能照四方的特性来阐释“心”为君主、能统脏腑的生理功能。因此,在对“心主神明”“心藏神”等术语英译过程中要体现“心”为君主以临天下的含义,术语常见英译见表3。

从以上译文可以看出,标准①③④都将“神明”英译为spirit,用于体现“心”主生命活动和精神思维的生理机能,此译法在学术界广泛使用。而标准②将“神”英译为mind,这一词虽有精神之义,但偏向于有理智、思想之义,与心脏所映射“火”中的具有统脏腑的隐喻意象还是有些偏差。依据中医术语英译的约定俗成原则,建议采用spirit。隐喻现象的形成,具有特定的、非随意性的特征,目的域的含义是通过始源域特别的知识框架映射的。在这些具有隐喻现象的术语英译过程中,需要译者掌握隐喻现象的特定特征,再对原文进行揣摩研究进而展开翻译。

4.民族文化性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及认知过程,而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人类的认知活动和自身体验是在特定文化和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喻概念系统具有民族文化性[8]。《管子·水地》曰:“水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五行学说中对“水”属性的描述为“水曰润下”,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水具有滋养万物的这一特性映射到肾脏系统生理功能时,表现为肾藏精、主生殖的生理功能。“肾为先天之本”的认识也是来于水为生命之源这个始源域。又譬如《老子·八章》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虽滋养万物生命,却不参与争利的特征与肾脏潜藏守位的生理特性建立了隐喻联系,其在《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中有所体现。关于术语“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肾者封藏之本”的常见英译文可见表4。

在以上术语英译中,标准①②④将“先天”译为innate,体现了肾脏具有孕育胚胎之精、为人身之本的含义,符合肾脏所映射“水”具有滋养生命的隐喻内涵。标准③将“先天”译为congenital,这个单词作名词时指“先天性疾病”,作形容词时则指“先天胚胎的”,容易造成误解,相比而言innate措辞更准。对于“肾主藏精”这一术语的英译学术界基本统一,仅标准②省略了“精”的英译,但其语义仍符合术语隐喻意象。

“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着特殊地位及重要内涵,其民族文化特征明显,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术语中的隐喻意象同样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这些具有民族文化性的隐喻术语英译过程中,要理解始源域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并在译文中有所体现,使译文在阅读理解上能够产生与原文相同的认知结果。

四 结 语

作为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方式和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方法论之一,取象比类思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五行-五脏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认知现象,在英译相关术语时,应充分重视并译出其隐喻意义。本文以五行-五脏理论相关术语为切入点,从概念隐喻特征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四部中医药术语标准中术语的英译,建议译者在英译这些具有隐喻现象的中医术语时,根据它们隐喻特征的不同进行全面把握,不仅诠释出术语所涵盖的医理特征,而且准确表达其隐喻内涵,最终实现“形”与“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兰凤利,Wallner F G. 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2):98-104.

[2] 马子密,贾春华.取象比类——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2012,14(5):2082-2086.

[3] 尚书正义[M]//[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 Tendahl M, Gibbs R W Js.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40:1823-1864.

[6] 文旭,叶狂.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2003(3):1-7.

[7] 徐知媛. 二语隐喻理解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6-17.

[8] 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研究[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109.

[9] 刘惠金,贾春华.一个以“火”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J]. 中华中医藥杂志,2013,28(11):3158-3161.

猜你喜欢

五行五脏
失眠与五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五脏横病候”导引法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中医五行理论信息可视化研究
民间女红艺术与太极阴阳哲学初探
把算美丽肌肤的“五行”风水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秋季润燥,按照“五行”吃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