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在傣族村寨景观中的体现

2020-09-12张怡芳文定艳郑绍江

西部学刊 2020年14期

张怡芳 文定艳 郑绍江

摘要:傣族的民族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的二元宗教信仰,构成了傣族文化的一个基点。当南传佛教“赕佛”思想和原始崇拜的“万物有灵”思想体现在傣族村寨景观中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寨景观和傣族文化。

关键词:南传上座部佛教;原始崇拜;万物有灵;赕佛;傣族村寨景观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043-04

傣族处于我国西南地区,源于古代百越族系,是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民族。公元五世纪南传上部座佛教传入西雙版纳地区后[1]181,在西双版纳及德宏周边傣族十分普及,几乎全民信教。在南传佛教的发展中,经历了与傣族原始崇拜激烈的斗争,但两者又关系微妙,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中,又相互宽容和渗透,最终形成二元一体的信仰格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在傣族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南传佛教和原始崇拜同时表现在村寨景观中时,又会形成怎样的景观格局呢?

一、傣族地区的宗教文化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赕”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之一,又称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其原始教理包括“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出离波罗密、智慧波罗密、精进波罗密、忍辱波罗密、谛波罗密、决意波罗密、慈波罗密、舍波罗密等十个波罗密为传教世人的主要教法,以得到自度自利,功德圆满,到达佛的境界。”[2]589南传佛教很好的保留了印度原始佛教的某些戒律,如过午不食、托钵化缘、入雨安居、崇拜佛塔、佛牙、菩提树和使用巴利文佛经。傣族人民供养佛教三宝,行善积德的行为称为“赕佛”。

“赕”是巴利语“dana”的音译,是佛教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舍)之首,因此“赕”为布施、供奉之意。“赕”有物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修行方式。物施为布施食品、饮品、住所、衣服等外物的外物施和布施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的内物施,但是普通信众最常施行的就是外物施,因此我们在村寨可以看见凉水钵和休憩亭等布施景观;法施通常是佛爷以各种形式为信众讲经说法,信众也可以通过修缮佛像佛塔、抄写经典进行法施。每个村寨都有的寺庙提供了法施场所;何为无畏施?“以无畏施于人也。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一切众生之无畏无过于此,名曰无畏施”。

如放生,在动物生命被杀害给予帮助,也是对众生的一种悲悯之心,这一点也契合原始崇拜中的“万物有灵”对众生的尊敬。

南传佛教文化对傣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延续至今,这些宗教建筑与傣族风俗文化相结合,最终发展成了民族地域特色鲜明、宗教色彩浓厚、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宗教空间。

(二)原始崇拜的“万物有灵”

世代居住在依山傍水之处的傣民,与大自然密切相连,受当时生产水平限制,处于弱势中的傣族先民敬畏大自然的一切力量,于是就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其核心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在对自然的崇拜中傣族先民认为天、地、日、月、山、水、火、石等等都有各自的神灵,如傣族“建寨先立寨心建勐先立勐心”[3]“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河与沟”[4]、傣族的神树“大青树”西双版纳卧室的两棵“家神柱”“竜林”都体现了傣族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对于傣族来说,人们必须保证与这些神灵和谐共处,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否则将受到神灵的惩罚和自然的报复。千百年来,傣族人民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一套自然资源管理办法,并践行着由此形成的生态伦理道德。

二、“赕”在村寨景观中的体现

(一)佛寺

佛寺,西双版纳地区称“洼”,德宏地区称“庄”。[5]80随着南传佛教的发展,出现了“九塔十二城”、“寺塔遍村落,且极壮丽”[6]20的繁荣景象。至今傣族地区各个村寨都有佛寺佛塔的宗教建筑,其规模大小,由村寨的富裕程度决定,村寨越富裕佛寺的规模越大等级也就越高。傣族佛寺一般包括大殿、僧舍、藏经厅三部分,大殿是傣族群众拜佛、诵经的场所,僧舍是僧侣学习生活的地方,藏经厅是藏经诵经的地方,也是僧侣晋升仪式的场所。佛寺即是村民拜佛诵经的场所,也是村寨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浴佛节、关门节、开门节等重大节日之时,全寨村民聚集于此“赕佛”、欢度节庆、祈求佛祖的保佑。而且过去寺庙还是科教文化的教育场所,承担了传播文化的功能,在南传佛教传入后,傣族的教育由传统家庭教育转变为佛寺教育,承担了传播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双重功能。现在少年儿童都去国家的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但佛寺仍是傣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集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三)凉水亭和凉水罐

受南传佛教“赕”的影响,傣族群众皆积极布施行善,在傣楼门口或是寨口树下,常能看见用竹篾编织的小竹亭,亭子仅能放一到两个个盛凉水的水罐。水罐是用红陶土制成,有底座和盖子,旁边还有喝水的杯子,专门供给过往行人喝水解渴。傣族人用物施的方式行善,积累功德,以修来世,也体现了南传佛教文化影响了傣族人民的思想,进而影响了傣族村寨景观。

三、“万物有灵”在村寨景观中的体现

(一)村落布局和结构

“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河与沟”,傣族先民为古越人,越人善稻作,居温暖湿润之地。傣族继承了先民稻作生产的习俗,凡立寨必选宜稻作之地居之,将生产与生活结合。于是,温暖多湿的河谷平坝成为傣族建寨首选之地。

“每个新建立的寨子都要立一个寨心,这个寨心任何人不准搬动;每个寨子都要设四道寨门,所有的人都要从这四道寨门出入,不准乱走。”[7]相传这是最早的寨神“桑木底”立下的规定,村寨布局从农耕定居时代傣族村寨规划就确定了以寨神为核心、寨门为界限、寨门寨心相交形成的“十字街”道路的整体规划格局。因为傣族将村寨看作是和人一样有灵魂的生命体,立寨必先定寨心,选出心脏位置,之后围绕寨心建房;然后立寨门明确界定范,而且寨子旁边要有一片山林即垄林,以供寨神居住。

直到现在,村寨布局基本沿袭了这种的格局,只是由于生活变化加了些新的内容。

(二)万物有灵具体景观载体

1.寨心在西双版纳,傣族认为村寨是有头有脚有心脏有灵

魂,具有人格的居住空间。村寨的心脏——寨心,位于寨子中央,傣族称寨心为

“宰曼”或“刚宰曼”,是傣族村寨的灵魂,也是在村寨中最为重要的标志,所以在傣族有“寨心不烂,寨子不散”的讲法。为了具像化这种祖先崇拜,傣族人民通常用巨石或者木桩竹子搭成四方形立于寨心位置作为“宰曼”,村寨的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都要进行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寨心修葺后变成混泥土结构,底座保留原始的四方形,頂端设有尖顶小塔,雕刻有象征原始宗教符号的图案以及花纹。寨心空间增强傣族人村落凝聚力的精神空间,是村寨中所有居民之间的精神纽带。

2.寨门傣族村寨的范围一般是由几个寨门结合周边植物和

简单寨墙从人的感官上进行限定的,只要确定了寨门就可以知道村寨的范围,所以在建寨之时对于寨门的重视不会少于寨心。寨门的的设置一般以寨心“宰曼”为核心,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设置四个寨门。解放前寨门相对简单,常用竹子和木材架起简单的门梁,每年定期对寨门会进行检修。现在的寨门通常以砖石为材料,上面饰有孔雀等传统花纹和宗教图案。

通常木材和草绳搭的简单寨门其象征性大大超过实用性功能,寨门悬挂的“达寮哈秀”具有防御恶鬼和亡灵入侵的作用,也使村民在寨门上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寨门是傣族村寨领域的重要限定要素,也是人们心理上的界限。

3.水井“只要一提起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

[8]

(二)万物有灵具体景观载体

首先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在傣族的村寨中,

2.寨门傣族村寨的范围一般是由几个寨门结合周边植物和水井是不可或缺的,傣族人民因为傣族喜水、爱水、敬仰水,用水表达祝福。傣族人民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是村寨赖以生存的关键,更是精神之源和文化之源,傣族对水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在村寨中都有一口或几口水井。傣族的水井与其他地方的水井不同,傣族的水井建筑常分为三个部分,井罩、墙壁、水池,原始的水井井罩部分比较朴素,后因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井罩的装饰更加丰富和华丽,整体呈佛塔模样,顶部有座小塔,周身饰有大象孔雀等图样。

傣族人民认为水井有水井神,因此会定期“祭井”,每到“祭井”之时,村民就会在打扫装饰后的水井旁,载歌载舞祈福。

4.大青树大青树又叫高榕、高山榕、大叶榕。在西双版纳傣族

村寨中,大青树被视为是保护村寨的“神树”,常种植于村寨出入口,且大青树体量巨大,常形成“独树成林”的景观。所以树荫下常形成一个天然的休憩空间,傣族还会在树下放置石块、凉水钵,为行人提供方便。

大青树在傣族是非常神圣的,不仅严禁砍伐,连掉落的枯枝落叶也不可以随意拾取,且逢年过节也会在“神树,”下摆放米饭等祭品,祈求保佑。每当村寨有人生病,巫师就会用白线去缠绕“神树”树干,并用竹棍或者木棍支撑,同时念诵祭词,请“神树”保佑病者早日康复。

5.竜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都有“垄社曼”寨神林,也叫

“竜林”。“竜林”是寨神和勐神居住的地方,同时是傣族的公共墓地,具有特殊象征性意义。“垄林是傣族人‘灵魂不死,信奉来世的生死观的体现,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以崇拜的方式敬仰森林,以禁忌的方式保护森林,这正是“竜林”文化的体现。借助这些措施,傣族“竜林”成为了保存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土和调节气候能力,为傣族人顺利进行稻作生产给予了天然保障,形成了森林——水源——稻田——鱼、米——生存这一循环,“竜林”文化既保证了本民族的发展,也切合当今所倡导的生态价值观。

四、结语

傣族原始崇拜的“万物有灵”和南传佛教的“赕佛”两种宗教文化对傣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这两种思想表现在傣族村寨景观中时,村寨就形成了依山傍水、有林有田的村寨选址,以寨心为核心,寨门为界限的发散式整体布局。南传佛教重视赕波若密的修行,“赕佛”活动成为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赕佛”建筑融入傣族景观之中,“赕佛”活动成为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赕佛”思想的景观载体,佛寺是傣族诵经念佛、节日活动、文化教育的场所,是傣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佛塔是南传佛教文化至高无上的象征;凉水亭和凉水罐是傣族人民行善布施的载体。作为“万物有灵”思想的景观载体,寨心决定了村寨布

局和结构,是村寨的灵魂;寨门是村寨领域的限定,同时人们的精神上的界限;水井是水崇拜和水文化的体现,是生活生产和文化习俗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大青树为人们提供了天然的休憩空间,承载了人们祈求身体健康的精神寄托;竜林是傣族信奉来世,生死观和灵魂观的体现,更兼具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等生态价值。

傣族人民遵循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规律,正是“万物有灵”和“赕”思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公瑾.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傣族地区时间考[C]//宗教与民族(第贰辑),2003.

[2]刀正明.小乘佛教与傣族信仰[M]//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编印,2001.

[3]赵明,李云生,陈云生.象征团结的“戈西利庄勐”[J].今日民族,2003(2).

[4]白兴发.傣族生态文化略述[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刀承华,蔡荣男.傣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6]西南夷风土记[M]//德然史志资料(第13集).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0.

[7]杨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规划思想的文化渊源[J].思想战线,2000(4).

[8]冯百跃.傣族的“泼水节”与象脚鼓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1).

作者简介:张怡芳(1993—),女,汉族,湖南怀化人,单位为西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理论。文定艳(1991—),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单位为西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理论。郑绍江(1979—),男,汉族,云南人,西南林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环境设计。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