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20-09-12张斌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传承创新

摘 要:中国書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汉字形体的发展过程中,古人不仅要求其具有实用的功能,而且不断地为其赋予艺术的品质,使之逐渐丰满、成长起来,成为一种多姿多彩、足以独立的特殊式样。书法艺术依附于文字,但不能简单地把古人留下的文字作品都视为书法作品,它们也不是都具有史学价值。在书法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书体和书法现象都能反映历史的规律,都能代表主流倾向。书法艺术不是历史上所有文字与书法现象的集合,而要有代表性、普遍性、规律性。

关键词:书法艺术;传承;创新

一、书法艺术的传承

书法艺术的传承是传承大统,究其内在而言是传承道统,究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看成是传承系统。既然说到书法艺术传承,就必须要清楚其传承关系和发展线索。

书法艺术的传承前期从商朝中晚期象形文字体系的形成到东晋,是主要依附于书体的演变而发展的;后期从东汉到清代,体现书法风格、书家群体和楷模作用。

商朝时期象形装饰性文字,美化字形的风气影响了当时其他的叙事造器,到西周早期成为了金文的主体。装饰性文字美化字形的方法,直接引发对书写美的追求和规范,大篆书体应运而生。大篆的成熟,标志着象形字从字体表现上的具体象形,转化为仿物的仿形线条,抽象性进一步增强。小篆是古文字的终结。关于小篆的作者,一说《说文解字叙》记载为程邈,一说李斯等人奉旨统一文字,小篆的作者应为李斯。笔者认为,字体的演变发展是受政治需要、社会文化影响的,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在特定的时期由某人或者某一批人来归纳整理,把书体的演变归功于某个人是有失偏颇的。延续西周大篆并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秦国。小篆斟酌《史籀篇》大篆字书改定而成,在传抄时加入当时流行的文字在所难免,所以秦始皇为了文化文字的统一,遂在秦系文字的基础上颁布实行小篆。

隶变是秦系古文字变革的开端,起初主要结合书写性简化分解线条,重新组织字形。随着秦国的军事扩张,作为文字的秦隶也逐渐向外扩散,六国人民的加入,也会把旧的书写习惯带入当中。也就是说统一文字的工作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文字是文化的表现,六国文字的表现反馈促使秦始皇重新确定规范标准。但是六国人书写潦草的习惯很难改变,它成为衍生隶、草二体分途发展的催化剂。隶变结束后隶书正体化,彻底消除篆书字形,用抽象的点画重新组织字形,确立新的笔顺、笔画连接方式,化圆为方,变曲为直。字形结构形成了新的规范,在全社会通行。

对于草书来说,汉武帝时期是关键性的发展时期。汉武帝建立起严格的文字考试和监察制度,并鼓励、选拔善书者进入各级政府任文职官员,形成“善史书”的社会风气。“善史书”风气的结果就是书家群体的大量出现,使书法从写正字正体和满足政治需要,向书法艺术、日常实用的草体方面变化。最开始人们有浓厚兴趣的作品形式是亲朋好友之间表达问候的书信尺牍。原始草书最早发现于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部分字形,而成篇的与隶书分途发展的原始草书则发现于马王堆汉简中。原始草书是从隶变的字形当中一步步变化而来的,被称为“章草”。“善史书”风气,尤其是帝王后妃等人群非功利性地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鉴赏能力。

东汉书风大盛,名家辈出。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次仲美化加工隶书,重新确立隶书体势,通过一波三折、蚕头燕尾,作八分书,使隶书的艺术性、观赏性得到提升。因对隶书的实用性需求增强,人们开始加入草书的元素,化繁为简,形成原始行书。原始行书和原始草书都有隶书的痕迹,区别仅仅是痕迹的多少罢了。东汉末年刘德昇实为善行书第一人,钟繇向他学习之后创新,规范字形,形成楷书。王羲之进一步将其规范美化,楷书法则初步完成,行书也是如此。草圣张芝是集大成者,张怀瓘称其是“今草第一人”,但是留下的书迹太少不足以考证。章草虽然有变化,但其规模不会超过《平复帖》。今草的成熟应该以王羲之的作品为标志。从章草到今草的演变更得力于“清流书法”与尺牍的流行。

文字书体的传承演变至东晋为止。除了书法自身的产生、发展外,历朝历代的书法名家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人们在变迁中不断寻求并确立楷模。同时,楷模的传承也不断刺激着书法艺术的发展。晋唐名家传承有序的历史线索和宋元明清的帖学,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展序列,其间书体不再演进,而只有风格的变化调节。从宋代开始,明确以颜体为代表的唐宋人分支线索,与王系并行,而统归于王。王书的中和之美,一经初唐确立为正统,即成为其后一千多年的书写与审美、批评的基本思想和价值标准,成了之后几乎所有书家心摹手追的对象。

二、书法艺术的创新

书法艺术的创新,都有它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条件。东汉纸的发明和魏晋以来纸的普遍使用,促使竹木简上的单行字移到纸上,使书体有了发展的条件,字逐渐放大了一些,有了全幅整体构图的发挥条件,书法艺术发展极快。齐、梁、陈、隋期间没有书法艺术形成新的高峰,但逐渐向方整发展,初唐的欧、虞、褚诸家完成了这个使命。这种秀劲的风貌一直持续到中唐,后书法艺术转向雄强发展,所以出现了颜、李、颠、素。晩唐五代沿着张旭、怀素的路子,草书狂怪,难以认识,正书也法度散漫,所以苏、黄、米、蔡发展了行书。南宋诸家沿袭北宋书体,造成人们审美疲劳,所以赵孟頫集百家,心摹手追,力除狂怪,复古书风盛行,成了元明以来影响最大的书家。明代中期以来,书风一味追求中庸秀美,所以又兴起了以祝枝山为代表的狂草一派,直至明末倪元璐、黄道周、张瑞图、傅山、王铎又进一步创造了行草混成、气势磅礴、势若贯珠的丈高大幅。因为风行一时,人们多跟随时风,所以又出现了故作狂态、怪诞难识的混乱局面。清代馆阁体盛行,同时也出现了以成亲王为代表的追踪赵孟頫、董其昌的风气。同时,由于经学、金石文字学盛行,一些书法家选择了学篆、隶,北碑的道路,出现了伊秉绶、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印学也盛极一时。由于清王朝的衰败,也由于摄影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人们开阔了眼界,逐渐不满足金石效果的书风。沈尹默先生的书法创新实践又是书法史上的一次大转弯,当代的沙孟海、启功诸先生都是书法新风气、新流的领袖。前述千余年的发展情况就是历代书法家的创新概况和大体规律。

所以,筆者认为讲书法的创新,应该指的是那些符合书法艺术规律的、水平高的、有独创性的、成熟的书法,而绝不是鼓励那种不符合美的规律的、水平很低的“胡创”和“假新”。 书法的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进书家的文化积累、观察积累、实践积累及审美情趣。只有具备了这些艺术的本能,书家才能自由驾驭笔墨,达到驾轻就熟的境地,才能书写出具有时代之美、自然之美的书法精品,才能使作品达到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的书法艺术最高境界,给人以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的艺术享受。

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也就是说,创新是在渐进中继承、继承中变革。

三、书法艺术如何传承和创新

字内功夫,即笔墨功夫,就是指驾驶笔墨的本领、能力、造诣。笔的运用,提、按、使、转,抑、扬、顿、挫,中、侧、逆、顺,方、圆、藏、露,等等,驾御自然,随心所欲,达到一种“必然”程度。“脱化生新”,在精心临摹古人法帖的基础上,得形得神之后,不断融入自己的个性之“味”。还要有文字功夫,要熟练掌握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及其变化、汉字的结构及其变化,尤其是草书符号及其变化。“六书”汉字知识也要了解,因为书法是依托于文字的,当文字出现错误,就会贻人口实。最后,还要熟练布白安排、用墨技巧。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有技巧,才能出“味道”。因此要与古为徒,刻苦临池,深入传统。

字所精良应在书中法度、书之妙趣当于字外功夫。刘熙载《书概》有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在自然状态下书写,可以流露书者一部分精神气质。也就是说,书法是书者精神的迹化。精神也就是人格、学识、情绪、念头、心境等等。这些气质有清浊,有深浅,结合基本技法,可以自然地展现出来。也正是如此,书如其人,人成则艺成,人品即书品。

书法,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史学、哲学、文学、美学等。书者要提高文化素养。古今书法家向来重视字外功夫,宋代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书亦然。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清代杨守敬说:“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因为书法作品是书家渊博的知识、高深的修养、娴熟的技法的结晶,所以,没有一定的学识修养,是无法创作出上乘之作的。学识深,意气平和;学识高,胸怀豁达;学识广,联想丰富。凡是卓有成就的书家,都是学识丰富深广的文人、学问家。识广,方能才高;才高,方能创作出不落俗套、有“书卷气”的作品。书者要拓宽知识面,学习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认知世界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办事的能力、感知事物的能力,功到自然成。

作者简介:张斌世,新乡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传承创新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