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经清夜永 犹带露华归

2020-09-12张卓元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徐渭

张卓元

摘 要:《徐渭手札册》,水墨纸本,十七开册页,收徐渭亲笔书信十六通。除一通由小楷书写外,其余均为行草书。此件册页递藏有序,作品不仅展示了徐渭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而且凝聚了其在文学方面的高超造诣。

关键词:徐渭;手札;收藏

《徐渭手札册》满纸云烟,信笔书写,用笔苍劲沉着,铁画银钩,行笔灵动飘逸。墨色浓淡相宜,结字癫狂偃仰,多字连绵而浑然天成。章法布置颇具节奏感,无论信文长短,均各有意趣。

全册书迹笔笔精工,质朴谨严,格调高雅。以下为全册内容:

第一开:“肉质蠢重不跋步,而挥汗成浆,须曳拌却尘,少便作。未开光明泥罗汉矣。再失迎候道驾。渭只在乡里,咫尺之间,摇扇闲话,非能远出也,稍凉,敬当趋承教言。兼罄欲言耳。君实仁丈。弟渭奉启。”下钤“湘管斋”朱文方印。此首诗与《徐渭集》中《与梅君》内容大体一致。徐渭在六十一岁之时与湖北梅国桢(客生)相遇,有《与梅君书》《六月七日之夕与梅君客生及诸乡里趁凉于长安街醉而称韵得片字》诗等记之。梅国桢(1542-1605年),明代官员。

第二开:“安父将之黄州,诗以送之。安父黄州去,乃当中夏时。榴花作火艳,梅雨烂蚕丝。砚墨沄沄燥,窗书叶叶吹。今朝霁如此,别马快风嘶。徐渭拜稿。”下钤“湘管斋”朱文方印。(书《徐渭集》中《送蔡安父之黄州》一诗)

第三开:“连饷波臣,信颐野老不意寒斋,无弹铗之劳坐,致举纲之趣,感何(荷)可言。便旄率泐奉谢。余再面罄不既。咏南社长兄。即弟渭启。”钤印“湘管斋”。

第四开:“东坡云:‘纸窗竹屋,灯火青萤,于此中,得少佳趣。弟虽不敢望东坡而言,致略闻古今人不相及。弟亦不能不自负为相,及此,大可笑事也。兄自知之否乎?惠樵兄,徐渭顿。”下钤“徐渭之印”白文。此段引用苏东坡之语,意表其读书习文之态,字句之中流露出徐渭勤奋好学、谦虚谨慎之意。

第五开:“使来知。文旌尚留邺下,具见主宾相得之雅,且以宏才展布,丕著嘉猷,为苍生系望,更不徒驰誉金屋也。承惠棉绸及食物数种,领次惭谢!山野鄙夫不与闻世事久矣。而相契如仁丈者,能有几人?不能不拭目以俟。近阅《邸抄》知有杨马之荐,将见翔步青云,在指日间耳!乘便率叩,清祉統希,采瞩。徐渭拜复。茂之同砚兄知我。”后钤白文印“青藤道士”“袖裹青蛇”,引首钤“半古”白文印,右下钤“邢锡波鉴藏”白文方印。文中记录了当时的重要新闻信息,《邸抄》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朝廷传达朝政的文书和传递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第六开:“捧读手牍,尊咏高韵雅致,并见叠陈,令人神移。如吴橘渡淮而枳,几于易性。有拙作奉和,真如蚓窍中出苍蝇声也。辱知徐渭拜启。砚亭尊宿教下。”钤“徐渭之印”。

第七开:“笔花开了,不见白衣人。至今我意兴索然,然不可无知己足言也。佇候耘庄茂才先生!天池拾残。”下钤“半古”白文印。此印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后以“半古”谓才能或功业仅及古人的一半,说明徐渭的谦虚之态。本手札以寥寥几句,委婉清楚地表达了徐渭意在敬候先生的回复。

第八开:“闻得石磬乞借玩数日,幸勿吝并制诗呈教。南明捿息久,凡著几何书?夜峡月生石,朝窗云入疏。特悬孤磬在,时叩万山灵。自笑耽清物,特来一借予。尚宾有道台览,田水月(渭字)拜手白。”下钤“徐渭之印”。(见《徐文长文集》中《寄尚宾因借石磬》)

第九开:“仆赋性蠢躁,动辄颠迷,当其在外而纵也。譬如虾蟹之跳掷于苇萧间,瞚瞚然不知自全,然亦不敢遇求丰厚也。今老矣,垂头倾耳,毛发将秃。犹雉兔之待鼎铛,但知号已已。急望云之救而有乘时之施。惟公其怜之乎!能然志量终不早薄识。见犹可知时初进,后生尚非对手,则明公所知也。其能雌伏以俟乎!冀惟矜免愚复进而教之奕甚。徐渭书上,宝传司马执事。左长。”钤“徐渭之印”。此通信文中前半段内容见《徐文长文集》卷十六中《启诸南明侍郎》。1567年春,徐渭四十六岁,沈襄回绍兴祭奠沈烁,到狱中探望徐渭,徐渭作《送沈君叔成序》《送沈叔成》诗,并作《启诸南明侍郎》信,拜托沈襄到京中送交其至友,向礼部侍郎诸大绶求救。诸大绶,字端甫,号南明,山阴(今绍兴)漓渚人。他于万历元年(1573年)救徐渭出狱。

第十开:“金屋客馆,送炳南归江左。不道归真急,翻成握手迟。绿蝇秋渐少,黄鸟日相思。以我尚未去,问君来几时,答言春尽后,北雁与同飞。七夕后二日,天池渭拜呈。”无印。

第十一开:“修竹隐丹扉,萧萧映月微,林稠光不碍,叶动白俱飞。制鼎看圆魄,裁箫度羽衣。翻经清夜永,犹带露华归。竹月篇为易炼归尘教。徐渭奉启。”下钤“青藤道士”白文方印。(见《徐文长文集》中《竹月篇为易道士赋·景色露》)

第十二开:“手缄。昨奉政拙作‘颈联二语似稍不整齐,乃因今年中秋月盈,而及往年中秋月蚀。《淮南子》云:蟹蛤视月之盛衰,从阴类也,奏鼓救月也。 函丈疵其不整,诚然!但少陵赐樱桃诗,颈联云:忆昨与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亦似此体,古评云:诗至李杜、昌黎、子瞻而变,始尽!乃无意不可发,无物不可用。正谓此也。彼以字眼相绳者,所得益少矣,虽有意而不能发矣。年来竭力步趋,殊未到此。然卻是望其门墻不敢苟且,作此不整语也。肯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承委作挂幅,迩日有小事忙甚,不能即就。先画四帧奉上,稍暇即送览也。此启,徐渭肃上,龙溪前辈先生我师函丈。”(见《徐文长文集》卷十七《答龙溪师书》)后钤“杏花春雨江南”朱文长方印,此印文出自元代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诗语。“手缄”字下钤“赏心惟萧砚”朱文椭圆印。此开中“龙溪”即为中国明代思想家王畿。王畿 (1498-1583年),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浙江山阴人。其为王守仁弟子,并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著有《龙溪全集》二十卷。

第十三开:“渭启。公之选诗,可谓一归于正,复得其大矣。此事更无他端,即公所谓‘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一诀尽之矣。试取所选者读之,果能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之品;如其不然,便不是矣。然有一种直展横铺,粗而似豪,质而似雄,可动俗眼,如顽块大脔,入嘉筵则斥在屠手,则取者不可不慎之也。(徐)渭本盲于诗,偶有去取,无甚异同于公,然有异同,亦恃公之知不敢诡随也。惟子安、采莲、长安等篇涉艳者,愚意在所必选,比之真西山文章正宗,附李斯逐客书可也,如何如何?德培太史采瞩,渭再拜。”(见《青藤书屋文集》卷十七《答许北口书》)。下钤“徐渭之印”。“兴观群怨”是孔子儒家诗学的基本观念,而徐渭认为如果诗能够使人读之如“冷水浇背”那样“陡然一惊”,也就达到了“兴观群怨之品”了。由此看来,徐渭将“陡然一惊”视为诗歌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本首诗作于1576年冬,作者时年五十五岁,因天寒,许口北为徐渭送狐裘,徐渭作《答许口北书》,又作画相贺,有《画笋竹贺许口北得子》诗,足见二人情谊深厚。

第十四开:“渭顿首启,思明侍书阁下:前承委修合淝县志序文,因匆匆未及就。今以就闲山舍,勉拟应命。恐荒谬之笔有辜尊意耳!幸捡入裁定是荷,渭再行,新秋六日。”钤印“杏花春雨江南”。

第十五开:“徐渭肃启,督府大人先生铃阁:昨者奉陪高座,宠荷交并,百顷澄潭,平铺毂皱,万章古木,上拂云光,莽沙苇之。茏葱水禽交戛,卧彩虹之横亘,银扉腾辉如斯,绝景岂曰人间。回讯良朋,始知仙境。网得巨鳞,吸甘露之美酝,俎烹伏卵杂温汤之,早瓜灵曜,西驰朗魄,东陟乘凉,殿角赠芍药以言归。拂袖渔舟,怅桃花之旧路,高枕忽动,爽梦莫追,述之以呈。伏惟茹鉴。”此内容见于《翠娱阁评选徐文长先生小品》卷一《谢某》有载。下钤“绕屋梅花三十树”白文长方印。

第十六开:“往辔西郊,倾觞北海。咏歌绝胜,不减兰亭。花竹流光,讵云梓泽。既飞毬于归路,明月随人,乃吐雪于行喉,彩烟扑扇。眷言:兹会其乐何如迄旦尚醒?欹枕感谢。琴修主人文席。徐渭拜手。”下钤“徐渭之印”。

此件《徐渭手札册》,在清末时曾经郭麐鉴赏收藏。

郭麐(1767-1831年),江苏人。卷后有其题跋,后钤“郭麐私印”白文印、“郭十三”朱文印。郭麐书此跋文显示出对徐渭的敬慕以及对作品的珍爱。

徐渭不仅精通书画,并且在诗文、戏剧领域都有相当深厚的造诣。本册徐渭书札,内容多为记述徐渭生活情感的文集片段。这些文集文短蕴浓,意味深长。

参考文献:

[1]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徐渭.徐文长集·卷十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万丽华,蓝旭.孟子·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徐渭.青藤书屋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徐渭
放风筝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一团苍老暮烟中
徐渭的幕府时光
风莺图诗
人不动则物动
善于思考的徐渭
徐渭南腔北调
落榜生徐渭
徐渭猜谜斗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