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0-09-12刘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分蘖期根部苗床

刘涛

一、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前期准备

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后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一方面,注重土壤的选择,确保其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其中,疏松程度、温度、湿度、营养成分含量等都需加以重视。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条件等进行种子的选择,使其生长能够适应此条件;选完品种以后需要精细挑选,及时将干瘪的种子挑出,以免降低其发芽率;将挑好的种子放在阳光下晒干,尽量使其中的水分全部蒸发,以提高其吸水能力,而且阳光中存在能够消毒杀菌的紫外线,防止因处于潮湿环境发生腐烂或后期发病。育苗时尽量选择东西朝向的苗床,有利于接受较为充足而稳定的光照,促进种子发芽,需要注意的是,苗床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均匀,以便为芽苗的根部提供更加充足的生长空间;为了保证适宜的温度,应在苗床上铺设塑料薄膜,同时在苗床之间设置排水沟,以便及时排水,防止洪涝灾害导致水稻被淹。

2、 幼苗移栽

当幼苗长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对其进行移栽,此过程中幼苗根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地上部分暂时停止生长,待根部重新发育时才会继续生长。移栽时需注意以下方面:第一,认真检查是否存在缺苗现象,并针对缺苗部位进行补苗;第二,根据幼苗的大小确定灌水深度,对于大苗来说,需要增加水量,保证2天以后留有3cm的水深,小苗减少灌水量,在未落浅情况下保持水深3cm即可;第三,待移栽后的幼苗根部发育到7~9cm长度时灌水、施加返青肥。

3、 分蘖期管理

处于分蘖阶段的水稻生长迅速,需要控制好温度、光照等外界因素,通常情况下,水温控制在32℃左右;此时的幼苗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应该保证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此环节非常关键,如果无法保证光照强度,幼苗的生长便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会产生死亡现象。此外,水分要适宜,不可过多或过少,水分过多容易产生缺氧,导致根部腐烂;过少又无法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影响生长。因此分蘖期的水稻应该采用浅水灌溉的方式,水深保持在3.2cm左右为宜,该深度不仅能够升高地表温度,而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在其分解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水稻生长。

4、结实期管理

水稻结出果实过程中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首先,做好通风工作,借助风力,水稻能够顺利完成授粉,在产量上得到保障。其次,控制好灌溉量,维持适宜的湿度环境,完成灌溉工作以后需要对土壤进行风干,此举能够有效促进根部的生长。最后,待水稻即将成熟时,种植者应该增加观察频率,时刻关注其生长情况,并保证管理的严格、科学性,直至水稻成熟;需要注意的是,水稻的收割应该及时,避免出现延迟。

5、肥料控制

肥料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其能够为土壤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各种肥料用量的把控上,应该按照水稻的实际需求根据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计算出每种肥料的实际需要量,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成长。在肥料的选择上,一方面应符合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该认真阅读产品说明,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以免质量不合格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肥料的运输和储存也应引起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保证良好的通风,以免肥料失去最佳效用。在肥料的正式使用上,插秧前期应该选用有机肥料,耕田阶段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增加磷肥,保证水稻得到足够的养分。

二、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1、 水稻虫害

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虫害的侵扰,常见的有:稻飞虱、螟虫和粘虫等。水稻的扬花期容易出现稻飞虱,对其防治需要采用扑虱灵,通常情况下,当浓度为20%时,用量应低于100g,此外,将大功臣可湿性粉剂与水混合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粘虫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其主要靠食用幼叶为生,水稻失去叶片以后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无法生长,因此应该对粘虫进行集中处理:采用40毫升、浓度为25%的敌杀死乳油状溶剂混合一定量水可以有效将其杀死。螟虫多发生于分蘖期和抽穗期,对其防治需要采用浓度为90%的杀虫单原粉,用量控制在35g,同时掺入细土或混合水施用。为了控制病虫的大量繁殖,需要在最佳时间段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治,不可一再拖延,导致虫害的发生。

2、 水稻病害

(1) 稻瘟病

稻瘟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干燥和寒冷,因此多发地带为北方地区。稻瘟病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一旦出现,不及时处理,便会出现大面积病害,水稻产量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该病的产生部位多为叶穗,为此需要着重观察叶穗部位,若发现有病变应该在第一时间将其摘除,带到外面做无害化处理,避免传染给其他水稻。

(2) 纹枯病

纹枯病对于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都会产生危害,应该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该病主要通过种植期的良好管理进行防治。在选种阶段,借助阳光中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减少病菌的残留;水稻种植阶段应控制好磷肥和钾肥的用量,并且避免出现过多积水。药剂的喷施要及时,以便发挥其最大功效。

(3) 白叶枯病

白枯病的预防在选种阶段就应该得到重视,做好检查工作,根据性状判断出种子是否携带病原体,并将其挑选出来。由于白叶枯病是由致病菌引起的,因此当发现患病植株时,应及时将其烧掉,并做好消毒工作。该病会造成叶片发白,若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喷施多菌灵或者叶枯宁加以防治。

(作者单位:150634 黑龙江省尚志市庆阳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分蘖期根部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香稻分蘖期减氮侧深施液体肥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降低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辐条根部缩孔报废率
早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阴茎根部完全离断再植成功1例报告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水稻分蘖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