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身份界限”可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2020-09-12

工会博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技术职称高级技师工程师

目前,很多企业里工人通道的顶端是高级技师,横向比较和高级工程师的地位差不多,但待遇上却相差很多。许多工人只能评技师,评不了工程师,也转不了管理岗位,身份固化影响了生产服务岗位人员学技术、搞创新的积极性。如何让职工发明家“有里有面儿、名利双收”,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辽宁省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了打破职工身份界限的探索和实践,即工人可考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可报考技能职业资格。不过,目前试点“双师制”的多是大型企业,很多中小型企业对推动技能人才参评专业技术职称并不积极。 (7月8日 《工人日报》)

诚如媒体报道,当下,有一些青年工人不爱学技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职工的身份基本固化,即工人只能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晋升,而大学生毕业入职后,则按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晋升,而这种固化的身份往往要伴随一名职工到退休。如此之下,不仅让人才创新被身份“桎梏”,而且也不利于事业的发展。

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对于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以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辽宁省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即工人可考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可报考技能职业资格。此举既破除了职工身份基本固化的藩篱,又能够激发起普通职工,尤其是生产服务岗位人员积极上进的热情。可以说,惠利的是职工个人,更是企业的长远发展。

以鞍钢集团为例,根据集团去年出台的职称评审管理办法,获得技师资格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获得高级技师资格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于职工而言,多了一条上升通道,他们更有奔头了。政策一出,立即引来612名生产服务岗位人员报考专业技术职称。

正如前述,打破职工身份固化限制,让职工个人增添活力,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能,同样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形成对技能人才尊重的氛围。

亦如有专家表示,给技能人才晋级加薪并不是加重企业的负担,而是留住了人才,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良方。毕竟,唯有保护好人才、利用好人才,才能夯实事业发展之基。

综合而言,打破职工“身份界限”,有利于培育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然,落实好此项工作,既需要相关政策护驾,更需要企业增强主动性。

诚如专家建言,部分中小企业应当转变观念,建立人才评价管理长效机制,同时兑现福利待遇。唯有如此,才能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也期待更多企业对此重视起来。

猜你喜欢

技术职称高级技师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研修现状研究报告
青年工程师
山西今年拟培训3000名“工匠”
于晓明
培训职业农民 赋农药经销“身份”
——杨凌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助推山西首张农药经营许可证顺利核发
大连:医院可自行考察聘用短缺专业人才
关于加注“作者简介”的要求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