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防教育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

2020-09-10王明兴邝家旺

红豆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

王明兴 邝家旺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医学人才难以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所以需要对具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等做出改变,从而有效的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来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但要加强,而且更要注入新的内容,国防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模式,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国防教育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本课题主要探索国防教育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旨在为当前的医学生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关键词】国防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教育部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关明确要求。从相关的教育改革文件来看,对医学生教育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文件明确指出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在医学教育实践中必须要加强文、理、医的渗透,要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样,医术和医德培养可以有效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会有显著的提升。可见,在医学生的教育培养实践中,要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当前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医学教育改革和医患冲突日益紧张等社会现实问题,使国防教育显得更加尤为重要,而国防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有效补充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民族国防意识、激发大学生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目的。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开展国防教育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从现阶段医学高校教育实践的分析和研究来看,在高校医学生的教育实践中之所以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和国防教育,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医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医学发展的认知越来越全面,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对这种医学模式的认知越来越深入人心。从此模式进行医学分析,不难看出,医学服务的目的是在治愈疾病的基础上提升生命的质量,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所以医学具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相互渗透的性质。基于学科的渗透性,在具体的医学教学中,不仅要有客观、理性的工具价值,更要有人文精神价值,所以在教育实践中需要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第二是医患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医患关系逐渐改变为一种具有平等性的主客体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医学实践关注的不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医疗活动背后具有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的社会因素。就目前的医疗评价来看,不仅会强调技术方面的内容,还会有人文方面的内容。简言之,医患关系的改变需要医疗服务人员更多的关注人文精神层面,所以需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是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从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其强调的是综合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不仅会培养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会培养其独立的人格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从现代医学的具体教育来看,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强调人文科学的融入,因为其对人才独立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养成作用。简言之,在当今教学模式大转变下,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医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四是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对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越来越全面的人才考核指标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就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而言,在人才考核时,不仅会重视其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对其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特别是团队精神、坚决的执行力、果敢坚毅品格及服务精神等也会进行系统评价,其中渗透了国防教育功能的体现,伴随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人才评价的过程中,国防教育也就成为了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需要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融入国防教育。

二、国防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性分析

要在医学生培养实践中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同时渗透国防教育,首先要理解和认知国防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所谓的国防教育具体指的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从全国来看,尤其是大、中、小学校,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军训、专题讲座、课堂知识传授、参观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全民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让全民形成并增强国防观念,我国的国防力量才会更加强大。从现实来看,我国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威胁,要想捍卫我国的国家权益,必须要实现全民参与,即每一个人都要有国防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其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价值取向以及思想状态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涵盖以下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要摆在人文素质教育的首位,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2)道德素质。医学生道德素质对自身的医德形成有重要的联系,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强调医学生的医德教育。3)维权意识。在现实中,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处理医患关系的主要准则,在教育实践中,要灌输法律意识,医学生要懂得运用一定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团队合作。尤其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离不开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交知识和人际吸引力,所以强调其团队合作培养意义显著。5)心理素质。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可以看出,国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相通的,国防教育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进一步彰显其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和途径拓展的重要依托和有效方式。

三、国防教育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分析

现阶段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国防教育,需要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注入国防教育的内容,尤其需要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相应的内容,这样,最终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的突出。

(一)强化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育结果,所以在国防教育的教学中,要强调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强化:1)教学目标的明确。2019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达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和观念的教育,是关于军事科学、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以《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等。可见,国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等的养成,重在提升其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等,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明确,始终围绕《教学大纲》,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开展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教育方向偏离,使学生学习抓不到重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防教育的有效开展无法实施,所以要落实国防教育,在教学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2)教学内容明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并联系当时国防教育的热点问题,重难点突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明确对于具体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价值,因为明确的内容是落实国防教育的基础,在内容不明确的情况下,国防教育的落实会失去依靠的基础,这样一来,国防教育的内容会出现分散化现象,这种现象对于最终的教学结果而言不利。3)教学课堂中的互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否掌握教学的相关内容,是否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需要通过课堂师生互动进行分析与检测。在互动的基础上,老师会对学生的国防理念正确性、国防意识的强弱性等有更真实的了解,以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完善,基于学生的真实理解与反馈,老师做出教学调整,最终的教学实效才会更加显著。

(二)在人文教育实践环境中渗透国防教育的内容

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要落实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要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塑造,然后将国防内容在环境中渗透。从现阶段的教育实践来看,高校校园教育实践中会有众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平台,比如校园广播、文化宣传专栏、学校的微博、大学生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均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对学生影响比较显著。在这些区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积极设置,使其成为和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内容,这样,学生会在耳濡目染间具备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的大平台、大环境中,再合理的设置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国防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自然也会受到国防教育内容的熏陶,久而久之,国防教育理念会深入人心,国防教育的具体效果会显著提升。总之,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环境中融入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这对推动国防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

(三)社会实践的锤炼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更正确的价值取向,锤炼自己的品质,有与自己才能相匹配的道德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仅仅通过课堂教育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进行锤炼。比如:阶段性军营训练、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国防教育基地参观和培训等,在社会实践的锤炼中,一方面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渗透,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国防思想的深入,这样,通过实践锤炼,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显著提升,其国防理念以及国防意识等也会更加突出。总的来讲,社会锤炼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和国防意识加强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国防意识的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爱国意识、责任担当、人文主义情怀等均是医学生所需的人文素质,也是国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国防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必须要强调国防教育理念的渗透,这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大环境的医学生而言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培养的医学生是未来医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其自身的素质影响着行业发展,所以基于当前人才评价的具体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成长起来的医学生才会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尚艳青,谢纳泽.“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多维路径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9(7).

[2]林文诗,阮积晨,陈先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8(6).

[3]刘秀峰,王晓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J].文教资料,2018(17).

[4]杨熠.医科院校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和探索——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J].新校园:阅读,2018(9).

[5]易雪媛,刘萍,张沁兰.全民阅读视野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读书与思维》课程理论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7):665-668.

[6]冯娇,冯雯妍.关于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思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8(4).

[7]梁春蕾,斯洪桥,王燕,等.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0):1070-1075.

[8]周心宇,孟漱石,汪莎,等.临床医师对医學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及认知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8):1081-1085.

(海南医学院 571199)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