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原理》课程多方位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0-09-10刘付刚隋晓红赵金宪张洪全时颖

红豆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考核方式课程改革

刘付刚 隋晓红 赵金宪 张洪全 时颖

【摘要】《通信原理》为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课程知识广、实验内容综合性强的等特点。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对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裁剪和分块,增加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构成了以“线上+线下”、“硬件平台+软件仿真”、“分组+监督”考核的混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改革;通信原理;考核方式;教学质量

1.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理论教学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和讲台为中心,台下学生被动接受。固定的学时、单一的理论讲解模式,使得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理论知识的单向传输传递,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使得学生少于思考、懒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綜合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2)在实验教学方面,传统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大都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以固定实验箱中不同的实验模块来验证各个实验知识点,如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实验、各种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等,实验箱固定、实验参数配置和实验步骤固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通信原理》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2.1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1)课程内容的裁剪

开设该课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对本门课程的各知识模块的知识点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对课程具体内容进行裁剪,如通信工程专业,注重理论推导和综合实验设计及实验验证,对各知识模块中的关键理论进行分析推导和理解,并举一反三,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对理论推导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只需侧重模拟和数字调制系统的理论推导和应用,以及部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如无线信道传输、扩频技术、等内容。

(2)增加新知识、新成果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断涌现。相对而言,课程讲授所用的教材更容易出现知识落后的情形。在理论授课和实验实践训练中,应及时增加通信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的介绍。例如在讲授数字通信系统时适当展示当前4G、5G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是学生深入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又如在讲解压缩编码知识模块时,以简单成熟的话音、图像压缩编码为实际例子,对关键知识点进行拆解和分析,并联系当前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热点知识在图像识别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知识拓展和应用,并通过课外阅读笔记的形式要求学生搜集阅读相关资料,使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信源编码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改革

(1) 理论教学改革

传统的“通信原理”理论教学过程,一般采用板书和PPT为主的形式,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得到拓展,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和“分组+监督”混合的教学模式。线下教学,在课堂上利用PPT和板书,对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理论推导和详细讲解,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线上教学则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课程中的经典知识模块提取出来,制作微视频、教学PPT模块。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成绩进行分组,选派小组组长监督,进行线上课程的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作业、在线讨论、学习汇报等环节,对课程中的重点和经典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收集学生线上线下讨论问题内容及问题类型,梳理和总结出课程中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授课方案,有侧重点的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2)实验教学改革

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类。传统的实验教学采用实验箱或固定的实验硬件模块,知识点单一,实验效果较差。实验教学充分结合学校中的软件和硬件实验资源,由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向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转变。最后,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巩固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3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通信原理》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照3:7的比例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后作业、拓展阅读以及课堂表现组成。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普遍呈现学生不注重平时,期末重点突击的情况。为此,本课程改革结合前面授课中“线上+线下”和“分组+监督”的改革,注重学生平时参与课程学习的细节考核,通过学习小组分组评定,小组间互相监督等完成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的综合能力。

3结语

本文对课程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裁剪和分块,增加通信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理论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和“分组+监督”混合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线上+线下”、“硬件平台+软件仿真”、“分组+监督”考核的混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吉李满.“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

[2]王冬梅,王秀芳,阚玲玲.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考核方式课程改革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