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根廷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2020-09-10伍仁杰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危机

伍仁杰

摘要:阿根廷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曾在世界经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其不正确的汇率制度导致其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漏洞,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本文选取阿根廷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总结其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并提出思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固定汇率

1.阿根廷金融危机概况

2001年11月,阿根廷爆发了银行挤兑风潮,12月银行存款被冻结,金融系统全面崩溃并且。IM F宣布停止救援,阿根廷政府宣布停止支付外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阿根廷的信用等级连降三级至CC级,为目前全球所有国家的最低水平。

2.阿根廷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2.1实际汇率升值

阿根廷实施货币局制度,承诺比索持有者可以按照“1:1”的比例兑换美元,但名义汇率固定的同时,比索的实际汇率在90年代持续升值。这样的情况使的政府财政赤字由1991年的6. 47亿美元遽增至1994年的112. 22亿美元。1995年以后,美元的持续升值又使比索被动地随美元升值,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扩大。而固定汇率制度极大地削弱了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阿根廷政府在应付经济放缓时,无法使用国际上惯用的货币政策,而只能靠有限的财政手段来挽回局面,因此对于本币的实际升值和持续的经常项目赤字无能为力。

2.2固定汇率制度吸引国际游资,经济不稳定性增大

由于实行了货币局制度,汇率保持稳定,国际游资为了投机获利大量流入阿根廷。流入资本中大部分是短期资本,加大了经济不稳定性。1993年,流入阿根廷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7. 9亿美元,而证券投资高达352. 6亿美元,其中债券投资为302. 9亿美元。虽然资本的流入能够在短期内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但从长期来看加大了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特别是短期资本比例过高,一旦国内经济恶化 ,这种投机性热钱就会迅速撤出,引起金融動荡。

2.3失业率居高不下 ,实际工资下降

阿根廷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失业率却不断上升。从1994年起,失业率保持在两位数水平,1999年已达到 15. 5%。同时实际工资水平下,使居民购买力明显下降。自1994年以来,实际工资年平均下降幅度为4%。由于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生产成本减少,1991到1997年,单位劳动成本累积下降了29. 1%。虽然工资的下降增加了资本的收益率,刺激企业主扩大再生产,但同时降低了居民的购买力,消费需求受到严重抑制。

2.4外汇市场干预失灵

由于阿根廷政府实行“1:1”的货币局制度,使得比索高估,出口受到极大限制,出口创汇极其有限,干涉外汇市场的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几乎丧失了清偿债务的能力。这样的情况造成人们对阿根廷的经济前景开始失去信心,担心政府的无力偿还外债,造成羊群效应,国际游资大量抽离,最终引发了货币危机。

3.对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思考

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内外经济政策与阿根廷有着相近或相似之处,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教训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

3.1选择适当汇率制度

汇率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对经济运行特别是开放条件下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阿根廷危机的原因之一也与货币局汇率制度有关。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但仍有一些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最突出的优点是减少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由于汇率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但固定汇率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容易造成汇率高估,从而降低本国的出口竞争力,影响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在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最容易遭到国际投机性资金的冲击等。

3.2合理利用外资

从理论上讲,利用国外资源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国内资源不足的约束,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大量利用外资也有一定副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时,必须对利用外资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适度控制。

具体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债务负担。这是制定一个国家借债与还债能力、外债规模适当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即负债率来衡量。一般认为,该比率应当控制在5%-10%以下,超过此比率则说明债务负担过重,有发生债务危机的危险。(2)外资的利用效率。如果一国能够高效益地使用外资,则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后,可以增强该国的偿债能力。这通常用债务在GDP中的比重变化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债务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变小,表明外债利用率高,偿债能力强。(3)外资投向。利用外资应将对外债的偿还因素考虑在内,主要将其投资于实物领域内的生产和贸易部门,使外资的利用本身就产生对其自身的偿还。(4)短期外债的比例。为了控制外债的风险,优化外债结构,一般都将短期外债所占的比例控制在20%-25%以内,超过这一比例,则被认为存在外债偿还的风险。(5)偿债能力。通常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偿债率,即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务在债务总额中的比率,在15%-20%左右为宜;另一个是外债还本付息额与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比率,在20%-25%以下为宜。若超过警戒线,则被认为是债务负担过大,容易诱发债务危机。

3.3参与金融全球化应以本国的经济条件为基础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趋势,发展中国家只有参与其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以何种速度、何种方式参与,则需要每个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经济金融情况做出妥善的选择。在开放进程方面,有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政策可选择。一国具体选择哪一种政策,应视国内的经济金融状况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而定。如果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基础稳固,金融体系稳健,金融市场发育健全,金融监管技术熟练,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相对稳定,那么,这样的国家就可以考虑激进式开放。否则,只能选择渐进式道路。

参考文献:

[1]殷琳.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2]陈达.新兴经济体金融脆弱性测度及预警研究[D].济南大学,2019.

[3]陈晞.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根源:制度与模式的考察[J].发展研究,2009(02):16-19.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金融危机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