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读家栋先生的《愚情集》

2020-09-10李祖春

阅读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诗李老师诗词

李祖春

结识李老师是在2015年初夏。笔友黄飞兄请我周末参加一次文友聚会,说要向我引见本土诗坛三位重量级的人物。我怀着好奇赶赴荆州古城内环路小北门的糖葫芦饭店。饭店不大,但新装修才开业,显得很雅致。黄飞兄一见我,便将坐在沙发上的三位老者一一介绍:“这是李家栋老师,这是张虎垠老师,这是戴铎第老师。李、张二老四年里仅凭手机短信的方式,互相唱和格律诗词达八百余首,结集为《云笺唱和》。戴老为诗词逐次精彩点评,附录于作品之后。不简单啊!”听罢黄飞兄一席话,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席间家栋先生谈诗论词,妙语连珠,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曾担任荆州区区长、荆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而是他豪放爽朗的性格。临别,李老师赠我他退休后出版的六本书,《云笺唱和》外,另有《荆州短歌》《荆州诗余》《秋茧集》三本诗集及《愚思录》《游踪散记》两本散文集,让我惊喜交集。

正所谓文如其人。仔细读完六本赠书,可以说我对李老师的为人已颇为了解:他对国事的热情、家人的深情、朋友的挚情以及山水的钟情……付诸笔端,令人动容!2016年仲夏,又获赠李老师的《咏历代五百诗人》。李老师堪称博学,尤其于诗词研究下了极大的功夫。他对历代诗词名家了如指掌,采用七绝的体裁评论了自先秦至现代的501位诗人。结合所咏对象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或褒或贬,允理惬意,自成一格,文采斐然。

而今捧读《愚情集》,对其为人了解更加透彻:孝子、贤夫、严父、慈祖、良友……诸多鲜明生动、爱憎分明的形象,跃然纸上,合而为一,构成大写的四个字:“至情至性!”

《愚情集》共分为12个篇目,每一篇目以“情”命名。倾情而作,佳构连篇。而自谓所“愚”,则是“大智若愚”“大巧似拙”。以“愚”总览诸“情”,体现了作者执着、诚恳、谦逊的人生态度,也彰显了李先生七十多年来对生命万象的哲学感悟。

“亲情篇”中,《小年怀老父》:“春梅竞与蜡梅妍,北国人家忙过年。我欲還乡归不得,思亲只有梦缠绵。”身在京城为女儿带孩子,遥望千里之外的荆州,思念老父,别绪离情,梦绕魂牵;《病危》:“耄耋垂危意如何?隔窗怕见柳婆娑。千枝万叶淋淋雨,泪水犹如雨水多。”七十老翁侍奉九十老翁,老父病危之际,孝子宁不悲乎?《为岳母培坟感赋》:“驾鹤西归女未婚,而今婿是古稀人。临终托付铭心骨,跪拜坟前感厚恩。”古稀女婿跪拜早逝岳母,何其伤情;《菩萨蛮·寄小女李悦》:“人生百载为行客,萦怀最是情难舍。白发对青丝,顾怜唯自知。费心无用处,辜负情如许。放下便从容,何时能看空?”虽自称严父,却亦柔情如春;《妞妞五岁生日感怀》:“倾心莫笑白头痴,隔代亲情只自知。最喜儿童歌舞罢,翻书诵读问生词。”对外孙女活泼可爱的描写,饱含慈祖欣喜之情。

“两情篇”中,《情感》:“秀目明光一霎摧,相依有伴不须悲。可知湖上鸳鸯鸟,风雨来时比翼飞。”在妻子因双目突然失明就诊期间,贤夫温言劝慰,患难见真情;《陪老伴晚步》:“执手红尘岁月悠,也爱春光也爱秋。斜阳好景黄昏近,只愿相陪走到头。”执手偕老,一片痴情!

“乡情篇”中,《猴年元日有感》:“梦觉三更思郢阙,身羁八载滞京华。乡味乡情无觅处,教我如何不想家!”桑梓之情,浓得化不开;《童年趣事十六首》选二:“蒙童师训耳边过,放学疯玩伙伴多。欲摘邻家初熟果,三竿捅掉马蜂窝。”“门前老柳挂危巢,喜鹊惊飞低复高。上树才刚掏鸟蛋,黄蜂蜇眼肿难消。”家乡童年往事,饶有情趣,历久弥新;《故乡行组诗》其十九:“扫墓回村觅故人,放牛发小化冥魂。邻家父老私相语,未见儿孙祭祖坟。”故土寻故人,故人已故,坟头冷落,情何以堪!

“友情篇”中,《顺清夫妇来寓所祝吾六十六岁生日》:“同在京华为异客,未忘与我祝生辰。艰难岁月常相忆,故旧情怀老更淳。”甘苦与共,良友厚情;《清平乐·寄光新》:“管鲍交契,莫道无踪迹。几度沧桑生变易,不改相知情谊。人生最美清秋,白头俊友风流。长忆黄金搭档,灵犀一点心头。”历尽沧桑情不改,同事之谊,直追管鲍;《致雷志国》:“少年同学老来亲,数载诚邀意笃深。若问高情高几许,黄山碧入鄂湘云。”同窗之情,高逾云天;《暮秋寄李君祖春》:“满腹经纶负异才,草根央视竞登台。今朝交结忘年岁,待看诗名震九垓。”鼓励后辈,老师对学生的期盼之情,何等殷切!

“物情篇”中,《罂粟花》:“原知鸦片臭名遐,红紫居然艳可夸。贪恋能倾城与国,丽姿竟是恶之花。”借物抒情,敲响毒品之警钟;《含羞草》:“纤叶扶花吸眼球,轻佻触碰怵然收。尘世而今多妙趣,人不知羞草知羞。”以花比人,寄情传神;《鸬鹚》:“潜水抓鱼有异才,立功获赏最开怀。不该多占休贪吃,吞进还须吐出来。”触景生情,对贪婪者一声棒喝!

“游情篇”中,《客栈后山独步》:“独入深山步步幽,时闻鸟语在枝头。唯逢老丈林中出,采得松茸满背篼。”曲径通幽,不由不滋生隐者情怀;《重庆至荆州列车上感作》:“携程万里好孤吟,一字难安费苦心。老去诗名轻几许?车窗过眼看浮云。”一路行吟,逸志闲情;《登野长城烽火台》:“破径残垣满棘榛,登高四望白云深。秦砖汉瓦功何在?社稷长城百姓心。”登临怅望,发思古之幽情。

“诗情篇”中,《读陶渊明绝笔诗》:“隐逸田园雅兴长,孤吟独酌赋华章。诗魂渺渺知何去?化作黄花岁岁香。”无限敬慕之情,寄予心仪之前贤;《重读潘岳》:“趋炎谄巧附豪门,丽句华章枉费心。擅作哀诗谁吊汝?拜尘千载有传人。”(潘擅长做悼亡诗)对才高德薄者,满怀鄙夷之情。

“忿情篇”中,《街头所见》:“前边扫净后边丢,执帚工人汗满头。垃圾箱离三五步,瞎抛乱扔几时休?”对不尊重环卫工劳动成果瞎抛乱扔者,笔下毫不留情;《官员公款吃喝》:“常见城乡贫者艰,一分欲作两分钱。何曾识得公家宴,海味山珍百万元。”抨击公款吃喝的不正之风,仗义执言;《卖淫女人》:“淫窟香巢自卖身,非关困窘逼沉沦。残花败柳秋风里,怎把青春告子孙?”一问千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尽在其中!

“世情篇”中,《连续七天雾霾二首》其一:“茫茫浓雾锁京都,浊气尘霾久滞浮。问责昏天天曷语?人间逐利乱排污!”目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后果,满腔焦情,几多无奈;《看“世纪婚礼”新闻》:“明星炫富敢烧钱,婚礼花销两亿元。千万寒门光棍汉,一声叹息对苍天!”惊讶于两极分化之严重现状,唏嘘之情,不能自已。

《愚情集》佳作太多,不能一一列举。该书是李老师的一部呕心沥血的新作,相信有幸读到她的同好,也和我一样受到启发、教益和熏染!行文至此,蓦地想起李老师的”后记“此情可待成追忆”。是的,值得作者追忆,值得今天读者追忆,值得将来漫长岁月无数能够有幸拜读此书者的追忆!

编者的一点感想

近年央视最火的文化综艺类节目,恐怕非《中国诗词大会》莫属。我一直很惶惑,中国新诗创作从“五四”始已逾百年,竟无一人一诗能入出题人的法眼,尽管前有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后有顾城海子舒婷。即使你是一個文学硕士,恐怕也就记得“黑夜给了我黑的眼”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以诗语来领悟自然和人生的民族。几千年来伟大的诗人诗作璨若星河,光耀寰宇,世界无有可比肩。但如今,深受千年诗歌雨露浸润的中国人几乎陷入“无诗可读”的困局。当代诗坛上那些或晦涩不堪,或怪诞离奇,或粗淡如话的作品,使新诗离我们的审美期待越来越远,几乎淡出了大多数文学读者的阅读范围。有句话是文化人常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不懂的诗和远方”。与新诗的尴尬相反,古典诗词一直未曾远离广大读者的视野,而且,近十多年来逐渐兴起了一股旧体诗词的创作热潮。有学者统计,仅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就有2万多名,诗词刊物公开与内部发行的有近600种。中华诗词学会编辑的《中华诗词》,发行量已达到3万多册,跃居全国所有诗歌报刊的首位,是中国作协下属某新诗核心刊物发行量的两倍!而且出现了个人编印、出版的旧体诗词作品集渐在社会上流行的新气象。文学理论批评名家谢冕感叹诗坛“变了天”;云南民族大学的陈友康教授指出,现在“诗词中的不少优秀之作已经完成了经典化,它们像古代佳作和新诗中的优秀作品一样传诵人口,滋润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涵养了人们的品格节操。”家栋先生的《愚情集》堪称这样的“优秀之作”。

李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当荆州市文联主席的前任。我永远忘不了他上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时给我看他的诗作时我的惊讶,但更让我敬佩的是他退休后一年一本诗集的才气与勤奋。要说明的一点是,推举《愚情集》这样的佳作丝毫也没有排斥或贬低新诗的意思。旧体诗词在民族审美心理中的积淀极深,其典雅语句、和谐音韵和清丽风格等早已塑就中国人的基本审美趣味。但这并不代表旧体诗会代替新诗成为主流。王国维说得好,“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们所期望的是新诗尽快走出朦胧的探索期,与旧诗一道共同创造诗的繁荣和文学昌盛。

责编:岳文

猜你喜欢

新诗李老师诗词
张应弛
诗词书法作品
该得奖的李老师
【诗词篇】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宠物难伺候
“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特别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