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刘国华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具体应用

摘  要:水资源统筹是确保生态环境和自然体系建设能否有效结合的前提,水资源统筹能有效扩宽生态环境的保护路径,能确立整体河流治理工作的体系化建设框架,能延伸后期生态工程确保城市生态建设在未来环境中的地位以及能为现有城市经济体系的高效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对生态护坡在水资源统筹中的运用及实施进行确定,这在具体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护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12-0000-00

0前言

为确保河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须要修护和管理河流。现阶段,经常使用的治理方式为生态护坡,生态护坡是岸堤和河流的生态连接,其不但能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控制,对洪水进行抵御,还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绿化、美化作用。这样可为河流打造相对稳固的护堤方式。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1]。

1中小河流治理中运用生态护坡的重要性

以生态保护为主体制定的护坡方案,即为生态护坡,其属于综合性复合护坡体系,其包括植物学和生态学等多种学科。在中小河流管理中运用生态护坡可以保证河岸边坡的稳固性,在生态恢复中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首先,在中小河流管理中,生态护坡在增强河岸边坡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生态扰动明显的河流进行生态护坡,可以提高生态恢复速度,促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其次,可以提高水的自净能力,防止水源出现二次污染,同时在其中引入生态护坡,可提升中小河流治理的功能性,防止水土流失,以免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三,能为河流提供新的景观,能扩大绿地面积,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

2中小河流治理中运用生态护坡的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即在工程正式施工前,對当地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在全面掌握当地环境的前提下,对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当地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施工场地特征等。施工中所需材料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避免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冲击[3]。

2.2回归自然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给予人类更多的资源,人类在发展中也应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其中主要体现在几下几点:由于很多营养级和食物链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边坡防护设计需要坚持当地营养水平和食物链处于健康平衡状态。生态系统边缘存在着丰富的物种,而且该地区的种群也高度集中,因此作为水道生态系统的边缘,生态护坡显得特别重要,在生态护坡设计中,需要考虑边带的生态防护。生态护坡涉及多种生物,跨越水道两个生态圈,在生态护坡设计之前,必须科学制定相应措施,以此来维持生态圈内的生物平衡。

2.3保护自然资源原则

在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需时刻坚持以下几点内容:对当地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不得破坏;节约利用当地各种资源,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尽可能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材料需尽可能地运用,翻新固有材料,降低能耗;尽可能的将生态护体控制在良性循环中,使自然资源可再生利用[4]。

2.4经济适用性原则

农村水利工程的作用在于提供灌溉用水和人类生活用水,在对农村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进行设计时,应依据本地经济情况,建设经济适用性护坡。

3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措施

3.1构筑草皮护坡结构

在使用草皮护坡方式过程中,应对工作流程进行简化,降低实际施工成本,阶段性开展实践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实践操作力度。在设计工作中,应对护坡的实际构筑坡度情况进行明确,有目的性的分析工作内容和体系。以XX区域的生态护坡中小河流治理内容为例,其运用草皮护坡方式对管理工作体系的良好创建,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5]。

3.2构筑生态箱护坡结构

该结构优势更加突出。将生态箱护坡结构运用在中小河流治理中,可提升总体工作的灵活性,增强拆卸管理效果,在植物繁殖的基础上延长寿命,以科学使用植物。与此同时,在生态护坡规划中,可将渗水性数据与透气性数据等作为重要内容,构成具有差异性的效果分析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在科学剖析的前提下,更好的进行实施探索。

3.3构筑网垫护坡结构

在网垫边坡防护结构施工中,需要在边坡防护结构上设置网格,并根据植物种类和特点设置网格结构,以提高生态建设管理效果。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还需依据河流冲刷强度特征等,合理运用网垫结构实施管理和设计,坚持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准则,以此提高总体工作质量与效率,改进总体管理工作内容,提高控制模式的设计水平[6]。

3.4合理筛选生态护坡方式

在实际中小河流治理中,需对生态护坡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需事先构建健全的筛选机制和管理机制,提升总体效果。首先,严格管理和控制防冲与护坡稳定方面的问题,在结构分析与协调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分析,对先进的护坡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提高总体工作水平。其次,在具体工作中,应有效开展生态护坡分析工作,避免中小河流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产生严峻的资源浪费情况。提升规范化水平,改进管理内容与模式,构建科学的管理系统和控制机制。

4某河流铰接式生态护坡应用

4.1施工步骤

在某河流治理期间,需对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地环境与未来规划,基于此采用的生态护坡模式为铰接式生态护坡模式,在铺设前先平整处理坡,与此同时运用镀锌线串联预制砼,这样在中间能开孔,使得植物健康生长[7]。

4.2问题

在总体施工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在暴雨季节,由于缺少河道保护因此其承受力不同,降低了栽培植物的成活率;河道中最多的土质为沙质土,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未全面考量,因此在偶遇暴雨季节中会对土质产生冲刷影响,不利于保护总体生态保护层。

4.3优化策略

在生态护坡设计中,需进一步分析较低的水位高层,与此同时,将碎石铺设在发生水位变化的区域,这样能减少河道水位变化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在碎石铺设前,需掺杂营养性土层,以免由于暴雨冲刷沙土;在保护坡上对排水沟进行开挖,与此同时在排水沟中引入雨水与径流。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运用生态护坡工作的过程中,需坚持因地制宜、回归自然等原则,依据多方面因素,运用科学的方式合理的对生态护坡形式进行选择,进一步稳定整个护坡工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全方位探究出影响生态系统程度小且具有最佳效果的生态护坡形式。

参考文献

[1]彭云.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159-160.

[2]蔡杰龙,杨永民,卢伟伟.生态护坡技术在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6(7):51-58.

[3]徐法国,徐骋,王家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J].江苏水利,2014(S2):34+38.

[4]王元春.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4):42-44.

[5]蔡杰龙,杨永民,卢伟伟.生态护坡技术在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6(7):51-58.

[6]龙思宇.不同形式的护坡在南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7):142-144.

[7]罗建安.浅析生态混凝土预制块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6(22):120.

收稿日期:2020-11-10

作者简介:刘国华,男,浙江衢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

猜你喜欢

具体应用
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异步教学法
在包装领域中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