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的有效方法的分析

2020-09-10曾炼锋

高考·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短跑成绩训练

曾炼锋

摘 要:短跑是体育测试中的一项基本测试项目,也是学生开展其它田径运动的基础。所以,这个运动项目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田径水平的提升。其中,在体育测试中,影响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为此,本文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短跑运动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学生短跑训练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短跑训练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达到良好的短跑训练效果,进而取得更好的短跑成绩。

关键词:高中生;短跑;训练;成绩

前言:短跑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由此成为了高中生体育测试的基础也是重点项目。但是,在以往体育教学中,短跑训练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不少教师仍比较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鉴于此,本文有必要对中学生短跑训练的方法展开研究,以期改进和优化传统体育短跑训练的方式,进而提高中学生的短跑运动成绩。

一、对中学生短跑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影响中学生短跑成绩的生理因素

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骨骼、身高正快速的生长,关节及韧带的伸展性也比较发达,收缩机能比较好。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收缩机能会有所下降,骨骼与身高的生长也会放缓、甚至不再生长,这时学生的关节与韧带的伸展性会比较大,关节周围的肌肉也显得比较细长,从而导致学生的耐力差、也容易疲劳。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每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短跑训练,才能尽可能发挥出学生的短跑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短跑成绩[1]。比方说,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失去了发展短跑步频方面的训练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短跑步长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步长年龄,从而尽可能促进学生的关节神经、肌肉系统的发展。

(二)影响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心理因素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短跑是体育最基本的运动项目,同时它也具有距离短、速度快且强度快等特点,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力来完成,这些都考验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学生思想压力过大、心理过于焦虑,过分担心自己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到最大速率,都会对自己的短跑成绩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短跑训练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短跑产生的心理因素考虑在内,尽可能结合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学生的精神才能更加集中,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短跑训练,进而取得良好的短跑成绩。

(三)影响中学生短跑成绩的技术因素

因为短跑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运动项目,所以很多学生都忽略了短跑技术的学习与探究,导致短跑缺乏技巧,增加了自身的短跑负担。比如,短跑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中途跑以及终点跑这几个部分,学生需要按照这些短跑阶段,合理分配短跑的时间、速度以及力气,才能将自身的身体机能发挥到最大,进而取得合理的短跑成绩。可是,在实际短跑过程中,不少学生都在起跑阶段用尽了自己的力气,导致后半段无法加速,致使落后于其他同学。学生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还是其忽略了短跑技术方面的因素[2],觉得短跑只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没有从技术层面去思考如何提高短跑成绩。因此,教师仍有必要从技术层面来提点学生,以引导学生合理分析每个短跑阶段的技术因素,从而克服短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层面问题。

二、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的有效方法

(一)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来落实短跑训练的侧重点

在短跑训练中,步长和步频是构成学生跑速的两大重要因素,学生应该把握住步长及步频的训练时机,加大这两方面的训练,才能极大地提升自身的短跑成绩。首先,年龄在16岁以下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骨骼与身高生长的速度非常快,适合对该阶段学生展开步频训练,而教师想要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步频训练,就必须配合适当的训练方法,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训练[3]。其中,教师应该遵循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先从小步高频开始稳妥的提高配速,增加落地的次数,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再逐渐增大步幅,就会越跑越快。同时,每周争取提高5步/分,直到增加到取得满意成绩的步频后稳定,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步伐上,增加双腿交换的频率,而不是整体速度。其次,对于年龄在16-18岁期间的中学生,他们的肌力能力有所增强,无氧代谢能力也逐渐提高,针对该阶段的学生,他们已不再适应步频训练。所以,教师应该将步频训练转移到步长训练之上,引导学生坚持合适的步频,并重点激发自身的步长能力,以尽可能缩短自身的短跑时间。其中,锻炼学生的步长可以从腿部摆动方面来增长学生的步长,而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有弓箭步、蛙跳、高抬腿、深蹲、半蹲、跳台阶、上坡跑、下坡跑等,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大腿肌肉能力和摆动能力,使得学生的大腿更加有力。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营造良好的短跑训练氛围

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安排适当放松的短跑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适当放松学习的压力,从而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背景音乐,又或者利用一些教学视频,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之中。其次,在正式短跑训练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气氛,加入一些具体的短跑模拟考试缓解,以营造较为真实的短跑考试情境,使得学生的精神可以集中起来,让学生可以提前适应考试的强度和压力[4]。那么当学生在正式的短跑考试中,也就不会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慌张情绪,使得学生可以从容应对短跑考试,最终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短跑成绩。

(三)从短跑的起跑前、中及后等阶段,加大对学生短跑技能的训练

第一,在起跑前,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起跑姿势训练。如从起跑预备姿势开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向起跑法的预备姿势以及侧向起跑法的预备姿势,才能保证学生起跑的顺利。

第二,正式起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当听到“跑”口令时,要懂得用后腿用力蹬地,身体前倾,配合下肢动作小振幅地摆动双臂,这样学生才能有效获得起跑的加速度。

第三,起跑中,這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一段,那么在该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保持自己的速度不要降下来,也不要提升自己的速度,尽可能匀速地跑完该阶段。

第四,终点跑,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尽力保持中途跑的速度跑过终点,但由于学生的体力已消耗过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略微加大上体前倾角度,使得学生的身体保持着一个合适的体位[5]。同时,要求学生加大摆臂的训练幅度和速度,以保持学生的短跑步频。最后,在准备跑过终点时,学生应该尽可能用自己的胸部或者肩部来触及终点先,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短跑的成绩。

三、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的案例简析

下面本文以年龄在16-18岁的中学生短跑训练为例,具体谈谈如何落实短跑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短跑成绩。

首先,在短跑训练之前,可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营造一个较为真实而紧张的短跑训练气氛,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高强度的短跑气氛。比方说,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整个小组团队成绩作为评比,对成绩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种训练方式即具有紧张的气氛又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和信心。

其次,教师可以先组织一些推墙训练、坐姿摆臂训练、站姿摆臂训练、快速高抬腿训练、踏蹬训练等,加强学生的短跑起跑前训练,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起跑姿势,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短跑加速过程等。

最后,教师还可以抽取课堂部分时间,在课堂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真实的短跑运动视频,并向学生分析短跑中肢体间的用力形式、用力方向、用力大小、用力时机等短跑技术动作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懂得从技术层面来理解和分析短跑这项运动[6]。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短跑是中学生必须的一项基础运动项目,而提高学生的短跑成绩,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培训,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弱点与不足,进而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的短跑技能,最终促使学生取得良好的短跑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明杨.在高考体育测试中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的有效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商,2014,3(23):259-259.

[2]田淑宜,樊铁峰.影响中学生短跑成绩的身体因素[J].管理学家,2014,30(10):240-240.

[3]陈蓝彬.提高学生中考短跑成绩的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23(5):360-360.

[4]徐常作.高中体育田径短跑训练的有效方法研究[J].新智慧,2019,18(8):617-617.

[5]黄辉.高中体育如何提升中学生短跑成绩[J].新课程,2017,15(41):18-18.

[6]陈树坚.高中短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思考[J].科教导刊,2019,30(32):224-229.

猜你喜欢

短跑成绩训练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剖析累进评分法对体育成绩评定的必要性及其应用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