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改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研究

2020-09-10陈思李文博刘学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岗位汽车专业

陈思 李文博 刘学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汽车改装行业正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汽车改装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汽车改装行业现状以及人才需求分析开始,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改装技术为例,详细介绍了汽车改装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汽车改装技术;人才培养

1  汽车改装行业现状

1.1 汽车改装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受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对车辆个性化需求增大等因素影响,汽车改装产业增长迅速,汽车改装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普通汽车消费者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并渐渐成为一种需求。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产值超过1600亿元,且以每年超过30%左右的速度递增。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汽车后市场,我国汽车改装比例仅为5%,仅占后市场的3%,相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约80%的汽车改装比例、40%以上的后市场占比份额[1],中国汽车改装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拥有着巨大潜力。纵观发达国家,汽车改装行业在技术、产品、服务标准、市场基础等软硬件环境和法律法规上已进入了相对完善与成熟的时期。比如,美国政府允许设立专门的汽车定制工厂,只要具备改装条件便可申请注册,持照按批准项目合法进行汽车改装,且允许依照车主要求定制个性化汽车。日本国内的改装零部件生产商组成了各类专业协会,进行业内自我监管,并与政府共同协商各项标准的拟定,保证产品符合道路交通法和保安基准(日本安全标准)的限制和标准,形成了良好的行业自律空间[2]。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改装行业发展相比于日韩欧美等国家起步较晚,而且发展体系不够完善,需要从观念意识和国家政策层面扶持。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汽车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等相关产业,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汽车改装行业正逐渐走向正规化、合法化。

1.2 汽车改装人才需求现状

在我国汽车改装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汽车改装行业人才培养一直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基础因素。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规范汽车改装市场发展,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提案;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裁王凤英提出《关于规范汽车改装行业推动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的建议》提案,在两份提案中都不约而同提到重视汽车改装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汽车改装从业人员正规化、系统化培养体系亟待完善。开设汽车改装技术专业的大专院校较少。更重要的是汽车改装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改装从业人员的培养比汽车制造、汽车维修等专业难度更高且周期更长。国内相关汽配维修类学校虽设有改装方面培训,但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改装人才水平不高。特别是逐渐显现出人才匮乏以及院校该专业毕业生技术技能与行业能力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2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改装技术专业现状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改装技术专业成立于2017年,目前属吉林省首开且唯一,2018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籍学生数63人。依托一汽集团庞大的汽车制造产业群,可以为专业提供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提供车辆性能改装、专用汽车改装等就业渠道。专业发展定位于三个方向:专用汽车改装、汽车内饰开发和改装设计、汽车性能升级,如表1所示。

另外,专业倡导“以赛促学”,将行业大赛转化为教学实施。行业大赛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引领,将行业发展前沿技术、行业发展方向在大赛中体现。汽车改装技术专业于2017年参加汽车改装造型创新创意及装调技术大赛荣获一等奖;2018年参加“奥迪杯”汽车改装造型与装调技术大赛荣获一等奖;2016年-2019年连续4年参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荣获职业院校二等奖、年度三等奖。

3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改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案例

3.1 “一岗双徒”工学交替

汽车改装技术专业与汽车制造企业试行“一岗双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并增加岗位技能培训。企业向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师、岗位指导师傅并参与教学工作,学校派专业教师与管理教师参与生产现场学生指导与管理,双方建立信息平台对学生实行全时段全员全方位共同管理,同时企业向学生开放所有相关实训资源。未来,还要建设校企互动直播企业现场教室,实现教学资源在线共享。学生分成A、B两组,交替实习,企业实习三周,在校学习三周,两组学徒交替完成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两部分内容。在企业实习时,实行一岗双徒学习制度,即一个岗位配备一个企业师傅两名学徒,学徒夯实岗位技术能力,形成职业基本素养。在学校期间,实行模块化教学,每三周完成一到两个模块的学习。

3.2 “X证书”提高技能

在专业培养中全面引入“X证书”制度,将“X证书”考核内容适当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即学即用即掌握”,以“X证书”强化和拓展学生技术技能,使学生具备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目前本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的证书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3 以赛促学激励兴趣

组建赛车队参加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巴哈大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赛内容,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知识,学生通过在制造赛车的过程中对于专业提升兴趣并且学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主要思路是让学生从设计一辆小型的越野赛车入手,在一定知识储备量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制图软件进行赛车的初步设计,并通过建模软件對赛车结构进行模拟仿真。之后学生将对赛车制造需要的材料及相关的零部件进行选取。最后开始整车的装配和制造,其中主要包括对汽车车架的焊接,车身外形的制作以及电器设备的安装和连接等。在制造赛车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汽车整体组成,各部分的构造和位置关系,汽车装调的基本知识、汽车电器知识及装调技能有一定的学习和掌握。

4  人才培养思路及措施

目前改装行业人员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汽车改装人才匮乏。为顺应汽车改装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部分职业院校开设了汽车改装技术专业,由于其本身属于新兴专业,各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培养汽车改装行业岗位能力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

4.1 人才培养思路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方案中明确提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按着职教20条的指引方向,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汽车改装行业发展规律,深挖行业从业人员思想素养和技术技能需求,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2 人才培养措施

4.2.1 深化阐教融合

在对汽车改装技术专业建设中深化产教融合,充分调研汽车改装行业岗位能力需求,将汽车改装专业课程与行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建立岗位能力层级制度,并在课程中融合真实汽车改装项目。在完善岗位能力各层级主要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产”中学,让教师在“产”中教,把行业岗位能力前移到学校中,这将成为汽车改装技术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有利的突破口。

4.2.2 建立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汽车改装产业发展规律和特性,实行以职业岗位为引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将实际改装案例纳入到专业核心课程中。课程关系如图1所示。

4.2.3 加强师资力量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长白山技能名师、长春工匠作用。以汽车改裝专业带头人为主导,正确把握汽车改装领域发展方向,提出和选定适合的教育教学任务和课题项目;以长白山技能名师、长春工匠为依托,组织骨干教师开发教材、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等。

5  结束语

我国汽车改装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属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宏观上发展前景较好。作为院校应顺应行业发展,培养适合行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高认知的“三高”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亦轩.中国汽车改装市场现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5:12-15.

[2]扈鹏.中国汽车改装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14,9:18-20.

[3]王茂林.汽车改装技术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3:31-32.

课题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改装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岗位能力匹配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ZCY459。

作者简介:陈思,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改装技术;李文博,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改装技术;刘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改装技术。

猜你喜欢

岗位汽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汽车的“出卖”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