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10徐旭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道路工程运输安全

徐旭

摘 要:公路运输是危险货物运输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关系最大的环节。危险货物运输中的大多数事故发生在公路运输中。从我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我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危险货物运输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道路工程;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U492.8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危险品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或者环境的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物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危险物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货物在2亿吨左右,其中剧毒氰化物达几十万吨,易燃易爆油品类达1亿吨。目前全国共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8 000多家,各类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约15万辆,从业人员约70万人。

危险品运输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危及到周边群众的安全,而且会造成交通拥堵、污染环境。长期以来,如何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降低危险品运输风险,相关的规划者和决策者一直在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计划和决策。

1 危险货物的含义

根据交通部2005年发布实施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日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由此可见,危险货物必须同时具备这样三个要素:一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二是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三是在运输、装卸和存储保管过程中需要特别防护。危险货物按其物质纯度高低及包装和用量大小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危险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工原料两大类,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对象主要是危险化工原料。

2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迅猛,但道路运输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特别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以危险化学品运输为例,据统计,近年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全年发生事故514起,死亡785人;到2003年發生事故621起,死亡960人;仅2005年就发生了十多起重大危险运输事故。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全国各地加强了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以遏制重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必须指出,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现有危险货物运输监管水平还远不能满足道路危险品运输业的发展要求,运输事故仍然频发不断,这说明当前我国道路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监管仍存在诸多问题。

3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规模小,安全意识淡薄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业经营主体多,但整体看来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市场混乱、产业集中度很低。这些企业的资质多为股份制,其中有不少是为了消除个体运输车辆和挂靠车辆而在整改时成立的,实行以车入股租赁经营。公司与租赁者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变相地继续进行个体经营,致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给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3.2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申报、无押运人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单位必须进行申报,但是许多危险货物单位并不进行申报。据统计,我国南方某省有危险货物运输单位5 000多家,在交警部门备案的约3 000多家,每天在路上运输的超过500多家,而实际申报的不足300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还规定,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至少配备一名押运技术人员,并且该技术员必须有从事危险品的从业资格证书。由于经济、技术的原因,我国在押运人员配备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无押运技术人员;二是有押运人员,但不具备处理危险品的技能。

3.3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

在我国,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在无线货物运输企业的应用还十分有限。安全事故发生后,政府主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行动实施,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导致事故波及面广,影响恶劣。当前国内仅上海、江浙部分地区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已强制应用了GPS系统。

3.4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落后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机制还不完善,一般的消防人员缺乏对化学品救援的相关知识和应急培训;道路运输企业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处理尚无快速反应的有效机制。

4 改善和加强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4.1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经营质量

行业准入门槛低,使得经营主体小、散、弱状况得不到改变,安全管理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经营企业的数量;通过控制经营主体的数量,建立适度的垄断经营,遏制无序的压价竞争现象,使得严格安全管理的企业能够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同时要对现有的挂户经营进行彻底的清理,消除挂户经营者参与无序竞争的现象。

4.2 定期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评估,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源头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数量增长较快,由于不同运输企业的筹建方式不同,其生产及安全管理状况也存在差异,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之后,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评估已成当务之急。评估应包括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机构、安全生产制度、培训和教育、事故防范、运输安全管理、车辆技术管理、驾驶员安全管理、事故管理等八项制度。通过评估来规范市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企业要清理出道路危险品运输市场,有效控制事故的源头,从而遏制事故的发生。

4.3 建立全国性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为危险货物运输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上的保障。目前,这些监控网都是独立运行,只能监控本地区、本企业内部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分析近些年来发生的事故可以看出,就一个地区网而言,对于外地驶入的车辆,无论是否安装了GPS都缺乏监控,一旦这些车辆在本地区发生事故,就很难在第一时间调动本地区内的应急部门进行处理。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平台,才能实现各地区网和各企业网之间的联网,实现信息联通,做到事故在第一时间就近、就地处置。

4.4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道路危险货物应急救援系统和机制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道路危险货物应急救援系统和机制,建立专业的危险货物应急救援网络,并建立快速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对危险货物应急救援的培训,以便使得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处理,防止事故扩大,使损失降至最低,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与企业的应急反应联合机制,联合进行培训、演习以及事故救援。

5 结语

结合当前我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实际,要把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完善法规标准、健全管理机制是保障;运输业户严格守法、确保安全运输条件、做好车辆设备检验、完善制度规章规程、认真组织培训教育是基础;政府部门严格执法力度、大力宣传培训、严格资质审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是关键;调整道路运输企业多、小、散、弱的规模结构,调整车型技术落后,改变运输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是根本。此外,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包括救援队伍的培训、救援组织的健全、救援设备的配置、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等,也是预防重大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雷平,胡健,杜耀辉,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现代交通技术,2018(02):103-116.

[2]陶存新.关于建立我国危险品运输应急反应体系的设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11):99-103.

[3]米雪玉,陈光,张鹏.如何加强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J].交通与运输,2018(01):79-86.

猜你喜欢

道路工程运输安全
散杂货运输专栏
浅析道路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
探讨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刍议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道路工程专业课高效课堂阻碍因素及实施策略研究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