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不黄,为什么要叫“黄瓜”

2020-09-10陈亦权

阅读时代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胡瓜籽儿胡人

陈亦权

黄瓜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蔬菜或水果之一。很多人都会好奇,黄瓜分明是通身绿色,但为什么不叫“绿瓜”或“青瓜”,却要叫黄瓜呢?

其实,黄瓜在刚刚传入中原的时候,它的名字并不叫黄瓜,而叫“胡瓜”。王昌龄在《出塞》里写过“但使龍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这个“胡”就是指西域。汉朝张骞在出使西域时带回了黄瓜的种子,“胡人”的马叫“胡马”,“胡人”的“瓜”当然叫做“胡瓜”,所以这个叫法就一直流传开来。

直到400多年后,中国版图上出现了一个“后赵”的朝代。后赵虽然只经历了从公元319年到351年的短短32年,但也算是一个正统朝代,它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只不过从祖父那一代开始就一直生活在中原地区。石勒在河北邢台登基称帝后,对人们口中的“胡人”一词大为恼火,就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

有一天,石勒在朝中召见地方官员时,有个名叫樊坦的襄国郡守衣冠不整地跑来上朝,石勒很不满意,就问他何故如此失礼?樊坦连忙回答说:“我早上睡过了头,胡乱披上衣服就来了!”樊坦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只是等到例行“御赐午膳”的时候,石勒故意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道:“卿知此物何名?”

樊坦知道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连赞樊坦机智有才华,又觉得“黄瓜”这个名称很好,就推广使用“黄瓜”之名用来代替“胡瓜”,“黄瓜”这个称呼也就从此流传下来。

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樊坦当时为什么不称“玉盘绿瓜”或“玉盘青瓜”,而要叫“玉盘黄瓜”呢?

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黄瓜,都是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以后,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才在黄瓜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就摘下来食用了。你看黄瓜的籽儿就能看出来,我们食用的黄瓜离真正成熟还早着呢!在古代,甚至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因为生活条件不好,黄瓜都是要到成熟以后才舍得摘下来吃。成熟以后的黄瓜籽儿和表皮都是呈黄色的,所以樊坦把“胡瓜”改成“黄瓜”并不是无视黄瓜的颜色,而是当时人们食用的黄瓜确实就是黄色的。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省份的方言中,黄瓜依旧被叫成“胡瓜”。这就要提一提后赵的统治版图了。后赵大致上只是涵盖了如今的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北、河南以及安徽和甘肃的部分地区,而当时的南方是在成汉和晋的统治之下,后赵皇帝石勒的圣意自然影响不了南方,所以南方大多数地区的方言里依旧保留着“胡瓜”的发音。比如我的家乡浙江金华,我们的方言里就是把“黄瓜”叫成“胡瓜”的。只不过,时代发展到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我们也只是在和当地人说话的时候才说成“胡瓜”,而要书写或说普通话的时候,都会采用普通话的方式说成“黄瓜”。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胡瓜籽儿胡人
破山剑
籽儿找妈妈
塞翁失马
黄瓜是绿的,为什么叫“黄瓜”
椒籽儿大爷家的故事会
略论胡人在南方丝绸之路民间艺术交流中的价值
《全宋词》中的胡人文学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