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南进公路路网体系研究

2020-09-10马勇吴燕青吴超韩彦龙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

马勇 吴燕青 吴超 韩彦龙

摘 要:随着“交通强国”和兵团“三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对兵团在南疆的公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兵团在南疆的公路路网体系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路网演化的方向,提出了5条。

关键词:路网体系;建设现状;体系演化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地区问题集中、困难突出、兵团力量薄弱。2017年国务院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发展规划纲要》[1],指明了兵团在南疆强化核心功能的总体要求、战略布局和任务,提出到2030年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在南疆得到充分发挥的战略目标。根据兵团在南疆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从兵团长远发展和屯垦戍边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满足兵团社会经济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需求,决定了兵团自身公路路网体系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兵团在南疆现有路网构成、层次、功能和适应性分析,结合兵团南进的时代背景,提出兵团在南疆路网的下一步规划蓝图。

1 兵团在南疆路网体系现状

1.1 路网体系概述

兵团在南疆共有4个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4个城市(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昆玉市)、57个团场、646个连队,主要呈块状或点状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沿边及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塔里木等河流中下游,与地方县市乡嵌入相依。兵团在南疆团场大多远离国省干线,平均距离130 km左右,同时兵团铁路、民航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服务能力与质量难以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公路交通是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兵团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合理有序的公路路网是有效承载兵团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省道网规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2],我国公路网按照国家、省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三个层次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兵团和自治区相互关系和兵团定位,本节拟采用国家、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三个层次梳理兵团在南疆的路网体系和功能。国家公路由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意义的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组成,其在南疆的国家高速公路主要为G3012(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叶城-和田)及G3013(喀什-伊尔克什坦口岸),普通国道主要为G314(乌鲁木齐-喀什-红旗拉莆)、G315(依屯布拉克-和田-喀什)、G218(巩乃斯-库尔勒-若羌)、G217(独山子-库车-和田)、G219(叶城-界山达板),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交通部统筹规划。

干线公路由战略通道、垦区经济干线和团场经济干线组成。战略通道是兵团公路网骨架,主要承担兵团师部、城市、垦区之间及其与自治区县市间的客货运输,既服务重要垦区内部的客货运输需求,又服务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具备维稳应急的交通保障功能,目前主要包括5团-麦盖提通道,和硕-30团通道和阿克苏-且末通道;垦区经济干线和团场经济干线主要连接兵团垦区及农牧团场,主要承担师部与团场以及团场之间的中短途运输,主要包括1团-3团、苏塘-喀拉米兰河渠首、伽师总场-伽师县和224团-墨玉县。农村公路是兵团垦区内公路网络,主要连接垦区内的团场、连队、厂矿等交通集散点,是垦区内部联络道路,并为干线公路交通提供集散服务,是路网体系的“毛细血管”。

1.2 干线公路規划建设现状

兵团交通局于2003年编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规划(2001~2020年)》[3]明确提出兵团路网中垦区经济干线起主骨架作用。在“十三五”公路战略通道规划中首次提出战略通道作为兵团公路的主骨架,并尽可能将2003版中符合通道定位的“垦区经济干线”纳入兵团战略通道。战略通道按照功能主要分为垦区经济通道、跨区域通道和国边防通道。其中国边防通道主要沿中哈边境线布局,串联多个边境团场和口岸,兵团在南疆暂无涉及。

垦区经济通道主要连接兵团重点城镇、团场、资源开发地等节点,在南疆主要涉及2条通道,分别为①5团-麦盖提通道及②和硕-30团通道。①5团-麦盖提通道起于第一师5团,连接G3012,向南经阿拉尔市、3团、53团、52团、图木舒克市、49团、48团、45团、43团等重要团场至麦盖提,与自治区的S310、S234等干线公路相接。

该通道沿塔里木盆地西缘布设,连接了阿拉尔、图木舒克等兵团重要城市及第一师、第三师辖区内的大量团场,是南疆兵团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该通道走向与G3012吐鲁番至喀什段、G314基本平行,作为走廊内的战略迂回通道,承担了分流和应急保障的重要作用。该通道全长553 km,建设等级为二级公路。为增强与周边城镇、团场之间的联系,该通道共布设了4条支线,分别为3团-1团支线、图木舒克市-巴楚支线、48团-阿克萨克马热勒支线;②和硕-30团通道起于巴州和硕县,向西经24团、223团、23团、21团,连接G216线,利用G216线至库尔勒后,向西经28团、铁门关市,止于30团。该通道加强了和硕县、库尔勒市、铁门关市及沿线团场间的交通联系,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兵地融合发展,是铁门关市加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该通道全长219 km,截至目前二级公路171 km、三级公路19 km,布设通道支线21团-25团。跨区域通道是横贯兵团多个师部、垦区的运输通道,兵团在南疆主要有阿拉尔-且末通道。阿拉尔-且末通道起于阿拉尔市,经过12团后,向东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连接塔中石油基地,并在民丰岔口后与G216轮台至民丰段相交后连接至且末县。该通道是阿拉尔市向东南方向经由塔中石油基地至且末的一个新出口,该通道显著优化了区域路网结构,有效拓展了阿拉尔市发展空间,同时对塔中石油基地的后勤补给提供了保障。

该通道全长530 km,建设等级为二级公路。垦区经济干线和团场经济干线由师市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发展规划自行制定,不作为本研究的重点。

1.3 农村公路发展建设现状

农村公路是兵团广大农牧团场客货运输唯一的载体,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兵团团场和营连的农产品运输、工业生产、资源开发和职工群众出行,对于促进兵团城镇和产业发展,推动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南疆兵团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改善团场职工群众出行条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4]会议精神,实现在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切实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特殊作用,“十三五”期间南疆兵团农村公路建设进入了大发展、大建设时期。

“十三五”期间兵团在南疆加快推进通联队硬化路建设,同时兼顾绿色发展理念、兵地共荣理念和改善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在南疆的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秉持路线选择、建设养护的取土用料方面,充分利用老路资源,避免大改大调和大填大挖,做到了少占耕地、牧草场资源,促进了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客货运输场站利用、运输班线开设等方面充分与自治区沟通和协调,加强了兵地公路交通的互联互通;全力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改造不达标路段(路基宽度小于等于4.5 m、路面宽度小于等于3.5 m)250 km(第1師73 km、第2师104 km、第3师73 km)。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危桥改造和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南疆四师合计改造危桥47座,共计588延米;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76 km。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期南疆兵团已实现100%连队通硬化路。整体而言农村公路建设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下一阶段重点在打造“一路一景、一村一品、一域一特色”的农村交通环境。

2 兵团南进路网体系演化

2.1 兵团南进路网整体架构演化

兵团在南疆公路体系整体由国家公路构成的大环线作为骨架网;阿克苏-且末线形成的跨区域通道、5团-麦盖提线和和硕-30团线形成的经济通道作为兵团在南疆的路网干线网,在路网体系中属于主体地位;垦区经济干线、团场经济干线和农村公路组成路网基础网。国家公路由交通部整体统筹规划;干线网属于兵团在南疆区域互联互通大动脉;基础网是各师市内部交流线、经济线、运输线,属于路网体系的“最后一km”,在路网体系中属于从属地位。因此兵团在南疆路网整体演化方向取决于干线网络的发展演进方向,基础网络的发展在特定阶段会影响并决定干线网络的发展。

结合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4]提出的“加强兵团维稳戍边能力建设”和《关于开展省道网规划调整的意见》[2]中“垦区之间快速互通,兵地之间密切衔接”的要求,本研究拟提出跨区域通道1条,为①图木舒克市-昆玉市通道;垦区经济通道2条,分别为②库尔勒市-35团通道和③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通道。规划①图木舒克市-昆玉市通道起于G314线一间房,经图木舒克市、52团、44团、47团至昆玉市,全长475 km,目前已建成115 km,需新建360 km,建成后将明显缩短图木舒克市至和田市、于田市间的时空距离,显著优化路网结构。同时为增强通道与第十四师重要团场和城镇间的联系,规划布设两条支线分别为:47团-墨玉支线,全长40 km,均需新建;47团-皮山农场支线,全长85 km,均需新建。其建成后将明显缩短图木舒克市至和田市、于田市间的时空距离,显著优化路网结构;规划②库尔勒-35团通道起于库尔勒,经西尼尔镇、尉梨县、31团、32团至35团,全长235 km,其中125 km利用既有G218线,其余路段均需新建,建成后将显著加强第二师师部驻地与其西南面团场之间的联系;规划③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线起于图木舒克市,经巴楚、伽师农场、龙口、格达良至红旗农场,全长265 km,其中51 km利用既有线路,其余路段需新建。建成后将串联红旗农场和伽师农场,显著增加第三师团场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如图2所示。

2.2 重要战略支点规划及路网规划

2017年国务院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发展规划纲要》[1]。为壮大兵团实力,完善在南疆的战略布局,《规划纲要》提出按照“以线串点、以点连片”的模式,构建“两线、四中心、六节点”空间发展格局,突出阿拉尔市在南疆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在兵团力量薄弱点和维稳战略空白点密实兵团力量。作为兵团南进的先行官,需对阿拉尔市公路交通进行重点规划,凸显其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本研究拟规划两条具有跨区域快速联动的通道:①阿拉尔-74团和②阿拉尔-30团。规划①阿拉尔-74团起于阿拉尔市,经8团、6团、阿克苏市、4团,止于74团,全长483 km。主要联系第一师和第四师,是第一师和第四师快速联动的首条大动脉,能够加强兵团在南北疆的联系,强化战略支点的功能。规划等级为二级公路。规划②阿拉尔-30团起于阿拉尔市,经15团、塔里木、轮南镇,止于30团。全长453 km。主要联系第一师和第二师,是加强南北疆联络的第二条生命线和保障线;同时作为G3012和G314的迂回通道,规划等级为二级公路。如图3所示。

3 结语

本文基于兵团南进的时代大背景,首先对兵团在南疆的公路路网体系进行了层次划分,并对不同层次进行了建设现状分析;随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和兵团历史任务,提出兵团在南疆路网体系演化方向,规划了1条跨区域通道,2条垦区经济通道;最后对战略支点城市阿拉尔市路网进行了加密设计,规划2条具有跨区域快速联动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兵团交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发展规划纲要[R].2017.

[2]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省道网规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R].2012.

[3]兵团交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规划(2001~2020年)[R].2003.

[4]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意见[R].2014.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
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互动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及建设方案探讨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视野下的云南政府网站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