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规划方法分析

2020-09-10陈晓凡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南京市

陈晓凡

摘 要:本文以位于南京市城区的若干站点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际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礎,对南京市轨道站公交交换乘客流比例、客流空间分布、公交客流吸引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轨道站公交线路优化规划方法,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南京市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交线路优化;南京市;客流空间分布;换乘客流比例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对象选择

本文主要研究南京市城区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规划,因此选择位于市区内的一号线新街口站、珠江路站、张府园站等5个站点;二号线元通站、云锦路站、奥体东站、上海路站等5个站点;十号线中胜站、小行站、安德门站3个站点,总计13个站点。根据这13个站点的类型,可分为轨道相交站点、公共中心区站点、成熟居住区站点以及城市外围区站点四类。笔者于2015年5月20日~2015年6月5日对上述各个站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

2 轨道站客流换乘特征分析

根据笔者调查结果,将四类站点轨道站客流换乘特征分析结果列于表1。

表1 轨道站客流换乘特征分析

分析表1可知:

(1)在四类站点中,除了轨道相交站点外,其他三类站点的步行与公交车方式比例都非常大,两者之和基本在90%左右。

(2)在城市外围区站点,居民首先选择的方式是轨道方式。

(3)在四类站点中换乘选择自行车、私家车、出租车方式的比例都非常低。

3 轨道站公交客流换乘特征分析

3.1 公交换乘客流分担比例

根据笔者调查统计结果,15天来公交换乘率最大为58.03%,最小为35.41%,平均值为45.02%。

3.2 公交换乘客流空间分布

根据统计资料,将13个待测站点上下班高峰期(早上7:30~8:30,下午17:00~18:00)与轨道相交方向公交换乘客流概率分布调查结果列于表2。

分析表2可知,除中胜站因处于轨道线路拐点,与轨道相交方向客流较少,其余站点的乘客换乘方向均与轨道方向相交。

3.3 公交客流吸引范围

根据调查结果,各站点换乘客流在公交出行上的平均消耗时间为20 min~60 min,平均时间为47.5 min,根据公交车运行速度,可大致推断,各轨道站点的公交客流吸引范围约为6 km左右。

4 南京市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规划分析

4.1 公交线路规模估算方法

始发线路运送能力可按下式估算:

(1)

式中,R为公交车额定载人数;r为高峰小时满载率;ti为高峰小时发车间隔。

单向途径线路运送能力可按下式估算:

(2)

式中,B为高峰小时中间站平均上客人数。

则轨道站内公交线路总运能规模为:

(3)

式中,Nod为始发线路数;No为单向途经站线路数;N*为双向途经站线路数。

4.2 一条始发线路用地估算方法

(1)停车位。每条始发线路应设3个停车位。根据南京现有公交车车型,停车位长度为L=12×3+5+5=46 m(3辆公交车长加上安全距离预留值)。停车位的最小宽度为W=3 m,即2.5 m的车身宽度,0.1 m的外部镜宽度以及0.4 m的安全预留值。(2)候车廊。候车廊与停车位的长度相同,即取46 m长,宽度B取最小宽度,2.5 m。(3)回车道。取公交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内径)R=10 m,得到公交车驶入和驶出停车位所需宽度S=10+2.5=12.5 m。回车道宽度为停车位宽度+候车廊宽度=6 m。(4)用地面积。轨道站点处公交线路分为始发(终到)线和途经线两种,二者的车辆运行用地和生产、生活性建筑用地需求不同,所以分别计算它们的用地面积。

始发(终到)线车站用地面积:

(4)

式中,AC为调度室面积;0.85为修正系数。

始发(终到)线车站用地面积少了调度室面积,其计算式为:

(5)

5 结论

位于南京市城区的若干站点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际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对南京市轨道站公交交换乘客流比例、客流空间分布、公交客流吸引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轨道站公交线路优化规划方法。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南京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的规划,以及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印,李维斌,李晓峰.城市公交线网调整优化PSO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1999(03):100-104.

[2]覃矞.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2.

猜你喜欢

南京市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史昕玥
金心瑶
吴丹
刘辉
严如玉
高一康
挖藕
狄万刚
王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