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探讨

2020-09-10陈建斐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陈建斐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的探讨可以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类型着手。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技术类型有旋喷桩喷射注浆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内支撑梁技术、土层锚杆技术、土钉技术。对其的应用过程可以从施工条件的勘察、加强施工土壤的保护、监测工作的落实出发。根据其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技术类型可以提出有关的管理建议,如做好施工前技术管理工作、做好各类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支护支撑的管理工作的落实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53;TU7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支护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在现代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当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类型多种多样,因而对其技术的管理也需要根据类型以及应用过程进行充分的考虑。从类型和应用过程出发,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为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类型

1.1 旋喷桩喷射注浆技术

喷射注浆法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中属于常见方法之一。其应用较为简单并且占地面积不大,相较于一般的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的方法,具有突出的优势。工程建设上受到了很多工程单位的青睐。此方法应用建设的水泥土围墙,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以及固土的功能,并且成本较低,施工时对于周围居民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较小。适合于市中心区域进行施工。

1.2 钻孔灌注桩技术

该种施工方法是跟随着建筑技术的改进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相对而言也更为广泛,对于支护的性能发挥十分有利。该种方法的运用对于整体工程的稳定性的提升有较为突出的作用,也会使得施工的疏漏相对较小。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这种方法可以应对此地区存在的黏土的硬度较低、土壤的含水量过高的问题。当然在施工中也需要对于相关的区域开展科学的调研工作,在合理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方案,从而使得工程能够实现安全稳定。

1.3 内支撑梁技术

挡土式的支护方式,对于施工所造成的水压、土压等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支护机构的设置也可以很好的利用原本所有的水、土压,从而使其达到相对平衡。这种支护方式在保证建筑稳定性方面也发挥着较为突出的作用[1]。

1.4 土层锚杆技术

借助锚杆钻机进行施工,施工时也许能够明确锚杆钻机的位置,将水泥浆导入孔内施工。导入孔内的水泥浆可以借助绞线,然后锁定,支护主体经过这一处理,强度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做好。相关的勘测,以及钻孔深度方位的明确都能够很好的减少误差,从而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

1.5 土钉技术

此项施工技术相对而言施工效果更好,会分为三个方面进行施工。首先需要在施工前做好质量的检测试验工作,当然工作需要在施工的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于土钉的拉拔力也需要做好计算工作,从而保障整体的质量。第二方面则是在钻机长度的基础上分析相应的深度并进行明确,也会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方面则是合理的外加剂的使用,浆液的比例要能够符合施工的需求和标准。从而使得施工的效益能够得到保证[2]。

2 深基坑技术的应用过程

2.1 施工条件的勘察

施工环境的勘查是项目施工前的必经过程,在对工作进行勘查时要能够针对的进行落实,对周围环境以及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认知,并及时进行记录到位。相关人员也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施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层地质以及项目所在的位置,对土壤土质做好充分的评估工作,并据此拟定出有关的方案。前期工作如果不能够做好很好的落实,对于后期的施工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2 加强施工土壤的保护

进行施工作业时,对于地表的破坏较大,会使得周围土壤受到很大的影响,土壤的位移甚至会影响到基坑的作业。也会使得一些地表的水分沿着裂缝进入基坑内部中,对其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有关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有关的补救措施,对地表地下水都能够进行合理的疏导工作。减少地表水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2.3 监测工作的落实

开展深基坑作业时,许多客观的因素无法避免,因而实际的结构也会和现实有较大的差异,此类情况下需要和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能够修改好设计方案,使得整个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当然,设计人员也需要对地下水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控制地下水情况,避免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3]。

3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

3.1 施工前技术管理

施工前包括对施工环境的勘测,以及施工方案的检查和调整。对其的管理将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充分的符合设计的要求,并且达到了有关的标准,对于地质环境以及工程周边设施都需要有充分并且全面的考虑。在进行方案的决策和选择时,更需要依据实际确保工程有序完成。方案的选择和最后工程的质量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进行选择时对于各项参数都要能够精确的进行分析并考虑,对各项数据严格进行管理和审查。管理人员需要落实好设计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也要使得工作人员具备有质量意识。对于施工土壤的保护工作的管理也需要落实到位。

3.2 做好各类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和方法类别多样。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管理者也需要充分了解各项方法和技术自身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采纳。做好技术的选择,在应用上,最重要的是做好监测工作。首先是对于水平位移的监测。在方向上会存在不同和差异,因而采用的方法也有显著的区别。投点法以及小角度法都会适应于特定方向的水平监测,而坐标法则会更适应全方向上的监测。利用GPS工具,也可以使得监测工作更为顺利。提升精度也需要多次监测才能夠得以落实。竖向监测工作则主要是在液体静力法等几何方法的辅助下完成的。需要找到合适的监测点,利用高程工具改善施工,把握整体精度。对于裂缝的监测则是通过充分对其数量以及宽、深度的基础数据的考虑,针对各部分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将施工影响都充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该项监测工作对于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巨大。

3.3 支护支撑的管理

过程管理和材料管理都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同的工程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而言都需要依据一定的参数和标准并根据施工实际进行合理的区别。实际开展中,对于支护施工技术是需要进行区分的,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施工环境数据进行精确研究,并分析最合适的施工技术,然后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现代工程中,支护会有内外部两种方式,对于支护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在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因而对于内外部方式的选择也需要充分的结合实际。管理工作的落实也依赖于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标准合理化的流程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深基坑开挖时容易出现的坍塌现象。现目前的施工主要依赖人工为主,所以利用助梯进行辅助通道也可以很好的保证施工。施工材料需要和施工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使得支护技术顺利应用的一大条件[4]。

4 结束语

做好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有效施工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管理工作的落实可以从制度、流程以及应用过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当然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实事求是为原则,更多会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因而也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龙伟.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142-143.

[2]白兴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66+173.

[3]张妍.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0(20):69-70.

[4]刘珩.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24-25.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管理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