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施工技术

2020-09-10杨传威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

杨传威

摘 要:本文简述了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施工技术实施中的问题,并总结了施工技术类型,通过案例说明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改扩建道路;路基加宽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对道路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想要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就必须要加强公路扩建工程的水平。

1 公路改扩建过程中路基加宽施工技术实施中的问题

在当下的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进场会出现道路不平整以及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对道路的强度以及通车安全性造成影响[1]。公路的使用时间较长,长时间通车对道路的碾压将会致使路面出现一定沉降,并且逐渐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新建路面来说,其沉降空间较大,经由汽车碾压之后,就会呈现出与旧路基不同程度的沉降,进而导致道路不平。另外,受到不规律沉降的影响,在新旧公路的衔接处就会出现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道路通车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2 公路改扩建过程中道路路基加宽的施工技术类型

2.1 单、双侧分离加宽施工

在道路扩建工程中,无论是单侧分离还是双侧分离,都是以原有公路为基础,为公路加宽[2]。在实际的工程中,两种分离加宽都不会对原道路自身的通行效果造成影响,不需要进行大范围封路,可以在原道路正常通行的同时,展开相关作业。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开展过程中,由于原道路的使用年限以及受碾压状态的影响,很可能形成非标准断面,进而导致公路的整体通行效果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单侧分离加宽与双侧分离加宽对现场的空间要求较大,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以及有关设施,成本与工期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双侧拼接加宽施工

双侧拼接加宽施工能够在加宽的过程中,将新道路与原道路进行良好衔接,减少可能的沉降不一等问题[3]。双侧拼接加宽通常被应用于双向的坡道道路,在工程中能够有效保障新道路与原道路一致的路基线性。但是,該种技术在工程中,会严重增加工程量,并且增加整体工程的成本,在双侧拼接加宽完成后,新道路与原道路之间的路基可能会出现衔接不良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的通车效果以及通车安全性。

2.3 单侧拼接加宽施工

单侧拼接加宽同双侧拼接加宽原理相同。相较于双侧拼接,该种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加宽的工程量,缩减工期,减少人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原道路的防护措施以及排水措施,为现场提供有效的防护以及给排水,进而降低工程整体的成本。但是,该种技术会受到原有道路路基存在的双向坡面道路的影响,导致施工方案需要实时进行调整。导致相工作人员很难依循某一特定标准与要求展开相关作业,最终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3 公路工程改扩建中道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实际应用案例

某高速公路的路基宽度为23 m,为了加强该公路的运力和整体通行效果,决定对该公路进行扩建。在扩建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案为双侧加宽。在完成相关的施工作业后,道路路基的宽度达到35 m,并且能够满足双向通行四车道的要求。在该扩建工程中,主要使用的双侧拼接加宽方式,部分特殊路段使用单侧拼接加宽技术。在开工之后,需要时刻注意当地的通车情况以及周遭环境情况,选择适用于现场的技术与方案,并且还要考虑到该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的通车效果,同时降低本次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

3.1 台阶施工

为了能够让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在相应的位置布置台阶,以备于后续工序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在布置台阶时,需要考虑到边坡的比例,在原有道路的边坡位置布置台阶,将原道路路基的边坡率同现有的边坡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布置台阶之前,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清除路基周围的杂草以及碎石等异物。在台阶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开挖深度控制在2 m以上,如若因现场客观原因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则需要对台阶的高度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台阶高度的过程中,需要让台阶整体的高度控制在2 m以上。为了原道路与新道路之间的良好衔接,需要将台阶设计为内倾型,同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内倾角度,通常情况下内倾角度主要控制在2%~4%之间。

3.2 填筑材料的选择

为了保障道路扩建的质量,在施工的前期,应当做好对填充材料质量的把控。在扩建工程中,主要使用的填充材料以施工材料为岩体材料或者是砂石材料。这些材料能够有效保障道路内部结构的强度以稳定性,并保障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另外,这些材料具备较强的承重能力,能够为扩建部分提供较高的载重能力,以此避免道路在日后运营过程中受到长期的碾压导致路面变形等问题。此外,使用岩体材料或者砂石材料具备一定的透水性,能够有效避免道路在日后通车时出现不规则沉降的问题。

3.3 路基填筑

首先,路基填筑作业需要严格按照该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案开展,并且严格把控每个环节、步骤的质量与效果,最大程度的保障扩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工程现场,需要首先对填筑的材料进行检测,检查材料内部的含水量是否满足本次工程的需求。在对路基的拓宽作业中,需要工作人员时刻观察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施工方法以及工艺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填筑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填筑材料的含水率,对其进行实时控制与调整。在本案例中,填筑材料的含水率应当控制在18.1%。如若含水率过高,则需要及时停工,让材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如若含水率过低,则需要适当的对填筑材料洒水。

3.4 路基碾压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质量较大的压路机,以保障路基的压实效果。在完成填筑作业后,需要开进20 t的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压实。在碾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原路基与新路基之间衔接部位的处理,确保两者之间的良好衔接,保障在碾压过程中,能够让新路基厚度与原路基厚度相同。

3.5 排水施工技术

在扩建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现场的排水问题,避免现场积水对路基内部结构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路面积水能够被及时排出现场,避免水分渗透到原路基或者新路基之中。另外,在现场还需要做好排水管道的布置,以保障积水能够被顺利处理。在本案例中,主要使用的排水方式主要为集中快速排水阀,在展开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使用该公路的原有排水通道进行排水,部分路段则根据具体的现场情况,选择暗渠排水或者雨水并排水。

3.6 土工加固施工

在完成路基加宽的主体作业后,就需要对路基进行加固。通常情况下,完成相关的扩建作业后,新路基与旧路基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沉降不均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特定的技术,对不规则沉降的部位进行加固。一般使用的加固方法主要为土工加固,使用土工隔栅对路基实现加固,以此提升路基整体的承载力,提高路基的稳定性,避免新旧路面出现沉降或者裂缝。

3.7 加固新旧路基结合部位

在扩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结合部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是当下扩建工程的主要难点。想要解决结合部位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土工格栅来加强基土结构的强度;其次,通过适当补夯的方式,将新旧路基的受力维持在同一水平。对于新旧路基结合部位的加固技术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以及现场客观条件决定。

4 结束语

本文简述了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朱胜标.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流组织优化设计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19(01):10-12.

[2]李金凤.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路线及路基路面设计重点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8):125-126.

[3]许利彤,崔言继,鲁凯,等.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1(06):50-55.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论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策
加强公路养护中试验检测的措施分析
探讨公路工程企业项目化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