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强基固本

2020-09-10潘超

在线学习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办学体系

潘超

科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记者从2019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工作会上了解到,为实现“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的目标,国家开放大学新一届党委将持之以恒抓教育教学、抓质量管理、抓教学科研。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凝心聚力,强基固本,打造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学术共同体。

2019年12月5-6日,2019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工作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工作会以“凝心聚力 强基固本 共创科研新局面”为主题,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支持,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协办。《教育研究》《成人教育学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学报》为工作会提供学术媒体支持。会议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系统总结40年来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以科研助推中国特色开放大学建设。

教育部在教育科研领域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见》印发后不久,国家开放大学就召开教学科研工作会,凸显了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以科研促教学,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正在为肩负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战略任务而修炼内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海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卢焕雄,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鞠传进出席会议,各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及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中高层管理者近300人参加会议。

紧扣提质: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与势

在中央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即将结束之际,2019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工作会首先举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为题作主题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中央对教育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前所未有,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党之大计’这一论断,在我们党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定性上是第一次。这一论断把教育与党的事业、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杜玉波指出,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我国的教育仍处在一个“将强未强,要强还不强”的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与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更加紧扣提高质量这一主题,更加突出服务需求这一导向,更加激发改革开放这一动力。

对于转型发展,杜玉波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的高度来审视,深刻理解转型的意义和实质。转型是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过程,包括办学思路、教育目标、教学重点的转型。其中,学科专业不要热衷于追求所谓的“综合性”“全科式”发展,而要有选择性。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杜玉波强调,教育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导向”;教学内容上,要更加注重“更新”;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互动”;教学管理上,要更加体现“灵活”。

科研强,则大学强

“科研与教学质量密不可分”“没有高质量的科研,一定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重科研轻教学不可取,重教学轻科研也不行,只有重教学、重科研,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工作会上,发言嘉宾对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一致认为,要以科研支撑教学,提高开放教育质量。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在教育科研领域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服务全面的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是新时代教育主管部门向全体终身教育科研人员发出的动员令。《意见》强调,要以重大教育战略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强调科研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

“搞科研就是为了促进教学发展,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一定是低水平的教学。大学没有科研,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科研强则大学强。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要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必须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指出,要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整个开放大学体系的科学研究能力,使科研能够及时促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这也是工作会的初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罗海鸥认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没有科研支撑的专业或学科,无论多么活跃,最终都会因为无法长期保持特色与优势而走向衰落。”自2013年挂牌以来,江苏开放大学一直将科学研究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该校校长崔新有认为,重视科研工作不仅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实现高水平开放大学内涵建设,更是为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大学凭借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成为知识创新的制高点,在国家科学进步、科学创新,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鞠传进指出,应该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开放大学发展知识的职能,这是开放大学的必修课,也是开放大学作为大学而存在的合法性意义所在。“如果没有科研,就不是大学,而是培训机构、培训中心。”

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互促互进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这么多科研成果,真正服务教学一线的有多少?对教学一线的支撑作用有多大?”工作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指出,我国的教育科研走在教育实践之后、走在人民群众的期待之后,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存在很大差距。

数据统计显示,自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国开办学体系累计发文4400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含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CSCD等来源论文)6689篇,占15.20%。“总量少、能力弱、研究内容虚、团队散,正是这些问题,导致我们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不多。我们要正视现实,进一步努力。”荆德刚如是说。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国开办学体系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科研工作方面,努力的空间还很大。那么,体系是不是拥有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呢?

工作会的颁奖环节,国开办学体系46个“科研贡献奖”代表和42个“青年学术新秀”代表上台领奖。这88人是國开办学体系科研工作的排头兵。除此之外,国开办学体系39家分部提供的科研发展原始数据统计显示,体系拥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3276人、博士443人,拥有学术研究平台73个、管理机构34个,拥有学报期刊36家,其中核心期刊5家,2015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174项、获奖236项。

“3276人中,正高746人,和一般的‘211’高校相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有什么理由不去争创一流学科、一流学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营造科学研究的氛围、创新科研机制、激发科研活力,一定会产出优秀的教育成果、优秀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鞠传进的一番肺腑之言,让与会者信心倍增。

有了这样的信心,应该如何做好开放教育科研工作呢?记者从工作会上观察、梳理得出四个关键点:一、树立科研强校、学术强校思想,建设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学术共同体。开大办学体系是实践共同体、学术共同体,聚则强,散则尪。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共创科研新局面。二、确立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重教学,重科研,围绕学校主业开展科研工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教案,支撑专业或学科发展,保持专业内容的前沿性。三、转变观念,不局限于成人教育,而是围绕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实证研究。四、建立激励约束的机制,合理考核,量质齐抓。

“科研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有耐心。”正如荆德刚所说,信念坚定、学识广博、敢于创新、求真笃行,在科研工作这条路上,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尤为重要。

工作会邀请国家杰青获得者、北京大学副教授刘承芳,华为云中国区教育科研事业部总经理何渊,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部分校领导及相关人员作报告。并特设主编面对面环节,邀请《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和《教育学报》相关负责人作报告。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办学体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