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幼儿园户外活动与安全策略

2020-09-10欧良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安全策略户外活动幼儿

欧良浮

摘要:做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保护每个幼儿的生命、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的安全教育有较多的环节,细而杂。具体体现在晨间活动、集体活动、盥洗活动、户外活动、自主活动等环节,在组织孩子的同时不经意间,常出现幼儿碰伤、摔伤、抓伤、咬伤等,对幼儿身体造成的伤害事故,也是教师应谨慎的。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116

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哭泣声从“实践”中而来,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无疑会给我们的幼教工作带来被动和消极影响。而如何在危险发生前教给孩子一些有效的预防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幼儿在游戏中累计此类经验,提高自我保护以及保护他人的能力,这是我们幼教工作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户外活动是幼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日托幼儿园要保证有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因为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的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容易因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影响健康。所以采用适合于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从而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精神焕发,情绪愉快,也能培养勇敢坚强、反应灵敏等多种意志品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享受知识洗礼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其一,能够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馈赠,帮助幼儿的钙吸收,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其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开展户外活动时需要选空旷的区域,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让幼儿体会大自然带来的感受,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户外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1]。

2 幼儿园户外活动安全开展的现状

在新课标下,幼儿园教师已经意识到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进组织户外活动,与幼儿一起享受大自然,同时提高幼儿的其他能力。但是在户外活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幼儿在活动中容易出现磕碰的现象,影响幼儿的人身安全。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教师和幼儿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1 教师安全管理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安全管理准备,比如,了解天气状况,避免在极端天气进行户外活动,对幼儿的着装进行检查,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等。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做好的准备活动,但是在具体实施时,教师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忽略个别幼儿的身体状况或者着装,使其在户外活动开展时出现意外,影响幼儿的安全。

2.2 幼儿的安全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少,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对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开展户外活动时,经常会因为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而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对草丛上的不明生物非常感兴趣,然后独自去一探究竟,当伸手触摸该生物时,被其蛰伤;还有部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经常追赶打闹,被道路中树杈绊倒等。以上行为均可以视为幼儿缺乏危险防范意识,同时缺少安全保护意识,因此会对幼儿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3 幼儿园户外活动安全组织策略

3.1 切实做好常规的安全管理内容

在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对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对幼儿带来安全隐患。相比而言,户外活动的安全系数较低,但对促进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为此,在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时,需要切实做好常规的安全管理内容,为减少安全事故提供有力的保障。

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户外活动开展场地大小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使所有的幼儿活动在教师的视野中,从而便于教师的管理。其次,对户外活动中的所有游戏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卫生检查,并分析是否符合幼儿的玩耍范围,检查是否存在隐藏的安全隐患等,保障游戏设备的安全性。然后,在开展户外活动之前,教师对幼儿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解,对于身体不适的幼儿,减少其活动量,并随时询问该学生的身体状况,将其他参加户外活动的幼儿交由其他教师管理,带该学生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并及时通知其家长。最后,当户外活动结束后,教师指导幼儿打扫周围的环境,同时将户外的游戏设备摆放整齐,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

3.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开展户外活动中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需要提高教师的安全管理能力,还需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师的安全管理是减少安全问题的外在原因,而提高幼儿的危险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是减少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观原因。众所周知,在幼儿园教育中,根据幼儿的年龄,将其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班级,由于年龄的不同,导致每个班级的幼儿对安全保护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别,为此,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特点,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3 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户外活动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危险系数较高,但是对促进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户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但是风险总是无处不在的,为了降低安全问题带来的影响,应该提高教师的紧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当出现安全问题事件时,教师应该沉着冷静,安抚受伤的幼儿,根据事件的性质采用合理的急救方法,将危害降到最低,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将幼儿送往医院。

4 结束语

幼儿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同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幼儿园教育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户外活动的危险系数较高,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安全准备工作,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从而保证户外活动的安全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中国新通信 ,2017,19(16):137.

猜你喜欢

安全策略户外活动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基于可视化的安全策略链编排框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多媒体教学服务器限制访问的一种措施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户外活动开始啦
浅析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