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10王方洁

医学概论 2020年25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王方洁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7.86±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6.20±1.3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发作性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射性疼痛[1]。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诱因多种,包括情绪激动、劳累等不良习惯。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胸部疼痛,部分放射至后背、肘等部位,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2]。所以,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期间,除了对患者病情进行相应处理措施,以及常规护理,还应当加强对于患者心理护理,疏导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予以改正,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及预后。以下是本次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选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分布在41-73岁中,平均年龄分布在(57.95±4.28)岁;临床表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以及放射性疼痛,均经临床确定诊断;所选患者中没有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会对本次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患者;病程时长为1-9年,平均病程(4.56±1.58)年。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取所选患者及家属同意,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所选患者依据病情均予以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接受治疗后是否出现不适症状,依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用药。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病房以及周围环境的安静、舒适,随时对患者病房消毒。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健康教育措施:①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发病诱因以及防止措施,让患者尽量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减少发病次数。②对于患者的饮食、药物以及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指导,补充患者需营养,提升患者免疫力,增强体质;饮食上,告知患者进行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可以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饮食;鼓励患者引用可以稀释患者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茶饮品,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吸烟饮酒。依据患者的不同性格进行相应护理,使患者尽量避免发病因素的出现。③相关护理人员可定期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与,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增强对于治疗的信心,增强临床治疗疗效。④告知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不可勉强,缓慢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异常,在可忍耐范围内,立即原地休息,缓解症状;若出现剧烈疼痛,立即告知相关医护人员,复测心电图,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⑤过度劳累会对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告知患者及时休息,睡前使用温水泡脚有助于患者血液循环,睡觉时使用头高脚低的右侧卧位,减少对于心脏产生的压力。

1.2.2心理护理措施:①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讲解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知识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有利影响,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措施,增强治疗效果。②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增强配合治疗依从性。③由专业心理医师以及患者管床医师及管床护士建立心理指导小组,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依照患者性格特点,对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行正确引导,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告知患者在生活当中,尽量减少情绪出现大幅度波动,减少其心理压力,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使用(生命质量测量)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评分指标包括: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本次统计采用正向计分,即所得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经SPSS18.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组间及组内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7.86±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6.20±1.3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包括遗传、高血脂、高血压、内分泌异常等,其中除了遗传,其他几个方面均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压榨性胸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面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除了采取对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还应当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减少对于身体的损害。并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由于其工作应酬或者是身体等因素,自身不存在保健意识,发病后,由于身体不适,加上外界生活环境的影响,心理压力加重,导致患者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面对不同性格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进行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让患者学会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心絞痛及时采取正确治疗的有利影响,以及若不能得到治疗,病情的下一步发展情况,以及会对患者自身及生活产生的影响,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发挥健康教育的优点,让患者按照医嘱治疗,并进行适当运动,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重新拾起对于生活的信心,增加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减少其心理负担。本次研究发现,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7.86±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6.20±1.31)分。证明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积极性,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预后。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增加其治疗积极性,减少其心理负担,改变患者不良行为习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喊着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关军霞.浅谈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217-218.

[2]孙淑贞.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54-255.

[3]白素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50.

[4]李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24-25.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