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者的舞感养成路径探究

2020-09-10曹瑞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肢体语言

曹瑞倩

摘要:舞者通过舞蹈来表现出“形象世界”不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其想象虚构和体验感受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灵的映像。要让舞蹈成为展现人们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的载体,除了掌握相应的舞蹈技巧外,更重要的就是提高舞者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以及敏锐的音乐节奏感和舞蹈修养的全面性。从根本上说,舞感是中国古典舞里不可缺的东西,它有与生俱来,也可以自己琢磨,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必须在有确认认知的前提下,才可以透彻的领会到舞感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舞者舞感;肢体语言;舞感养成

前言

舞蹈就是舞者多种感觉的协调和统一。要使舞者肢体复杂的肌肉运动协调并达到艺术化水准,就必须对其舞感进行规律性调节和控制,而舞感是其全面生成和发展舞蹈技巧,提升舞者舞蹈表现能力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舞感是舞蹈练习或表演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东西,直接影响到舞蹈技巧与舞蹈表现力。结合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在舞蹈训练中培养正确的舞感进行探讨。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舞感的概念

舞感,即舞蹈感觉,主要是指在进行舞蹈肢体动作时舞者对音律、技巧等的体验、感悟,也包含着对舞蹈艺术的表现和艺术创造能力。舞蹈看似是舞者的肢体运动,其实是舞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创造活动,这些以舞者本人的感知和体验能力为前提。尽管感觉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能给舞者注入塑造艺术形象的最大助力,是实现舞蹈技巧向舞蹈艺术转化的必要保证。舞蹈运动的过程是舞者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转换和展现的过程,也是一个感觉与技巧紧密结合的过程,它的转换与展现是舞者内心意象和想象,通过各种相应感觉充分体现的一种外显状态。因此,要让舞蹈成为展现人们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的载体,除了掌握相应的舞蹈技巧外,更重要的就是培养舞者的各种舞感。

(二)舞感的特点分析

第一,舞者要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能力

舞蹈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美。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合格舞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进行日常的基本功训练,还是在具体舞蹈的规范动作,都要最大限度地流畅而完美地完成,努力去表现每一个动作应有的涵韵和风格。同时,在表现涵韵和风格时要注意动作所承载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集中沉淀与浓缩,就是该舞蹈的灵魂所在。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舞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就是带着情感、思想去体验、展现和创造美的过程。

第二,培养敏锐的音乐节奏感

音乐节奏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表演的节奏是和音乐的节奏同步进行的。舞蹈中肢体运动之所以有规律性主要是有音乐节奏的指导,它推动舞者肢体语言的相互协调并产生美感。在音乐节奏的指导下,舞者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着体态运动感觉的节律,并随着情绪感觉而起伏变化,从而使观众感觉舞者的动作快慢、舞步节奏、力度把握、肢体协调等方面是否流畅自如地完成。舞蹈音乐的节奏不仅可以使舞者通过对旋律的感知、想象,体验音乐所营造的氛围,让舞蹈形象生动感人,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认知和理解舞蹈的内涵与意蕴。总之,要培养敏锐的音乐节奏感就要求舞者进行不断、反复的音响听辨训练,增强对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和体验,逐渐形成对音乐稳定的辨别和感知能力。

第三,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涉及面非常广阔。要有开阔的眼界、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生活经验等素养。都需要很难感知舞蹈作品的本质内蕴与艺术美的,也难以将内心的感觉转化为对舞蹈的心理操控,让自己在舞蹈中做到从容、自然,使舞蹈技巧得到最佳的发挥,并将长期的情感积累和全面的技巧训练在肢体舞动的一瞬转化为最直接的能量释放,从而充分激发观众丰富的情感联想。让舞者通过日常锻炼来不断地积累生活知识、听觉、记忆、情感等方面,这也是在以提高自身修养为基础。

二、舞感的养成途径

舞感是舞蹈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舞感既可以与生俱来,也可以自己琢磨,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必须在有确认认知的前提下,才可以透彻的领会到舞感的深刻含义。其审美原则必须按照风格性、表现性、功能性的内涵。从根本上说,舞感是中国古典舞里不可缺的东西,它有与生俱来,也可以自己琢磨,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必须在有确认认知的前提下,才可以透彻的领会到舞感的深刻含义。

(一)培养情感,提高学习悟性

所谓舞感是一种基于思想情感的外在气质与姿态,要想培养舞者的舞感,首先应塑造舞者的内在情感。对此,应先培养舞者对舞蹈的感觉和悟性,要让舞者认识到舞蹈并非只是通过肢体来诠释和表现的,还要借助面部表情、肢体倾斜度、身体韵律等来综合体现,当所有的这些外在动作都能协调产生时,意味着舞者的悟性得以提高,舞者的舞感情感也就达到了一定水平。

第一,视频欣赏,潜移默化。在正式进入舞蹈课堂之前,教师不妨先为舞者播放一些世界知名舞蹈家的舞蹈表演视频,舞者通过视频画面来观赏专业舞者的舞姿、姿态,舞者经过反复地观看会产生一种对舞蹈的理解,从而在未来的课堂正式学习中能够带着对舞蹈的理解来用心学习,从而逐渐产生舞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舞蹈能力。

第二,眼神训练,传递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舞者的情感都是透过眼神来向外传递的。舞者在跳舞时需要借助眼神来传递一份内心的情感,培养舞者用眼神同观众交流,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体现舞者对一门舞蹈韵律、节奏以及舞感的把握,以此来塑造舞者的舞蹈情感。眼神也正是舞感的一种体现,舞蹈教师应该重点培训舞者在跳民族舞的过程中善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演,达到同观众的交流,这样才能实现舞感的传递,实现舞者与观众之间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二)强化训练,增强肢体动感

舞感是舞蹈艺术的专業术语,是舞蹈动作中渗透出的感觉。舞蹈作为一门典型的表演艺术,它需要舞蹈者最基本要拥有协调、匀称且灵动的外形条件,再经一系列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来进一步塑造优美的线条,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训练肌肉、韧带以及骨骼之间的协调性。规范的基础性动作训练就是逐步提高不同动作的敏锐度、协调性。可以通过鼓励舞者反复练习、多次体会,在这期间能够让舞者更加准确、到位地把握“绷脚、延伸腿”一系列舞蹈动作,也能增强舞者脚底、脚尖等与地面摩擦的敏感度。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必须对舞者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整个过程中伴随着动作训练、技能训练,有效地培养舞者的动作准确度,从而让舞者的肢体更加灵活、器官反应更为灵敏,使舞者的舞感得以培养。

(三)辅助音乐,促成歌舞同步

舞蹈与音乐如同双生子,舞蹈表演需要音乐作为背景去烘托,舞者的舞姿也是在音乐节奏的伴随与激励下得以升华。一些舞蹈形式与舞蹈动作也是在特定的音乐背景下得以创作的,这是因为不同音乐有不同的节奏、旋律和韵律,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得到升华。可以借助音乐来辅助舞蹈教学,借助音乐来帮助舞者理解舞蹈动作,进而培养舞者的舞感,让舞者以音乐为听觉背景,结合舞蹈特点来自然地做出舞蹈动作,舞者的舞感则将自然形成。在音乐的刺激和带动下,各个舞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舞姿展示了对音乐的理解,都体现出现代舞的韵味与舞感,这就是以音乐带动舞者自觉舞蹈、展示舞姿的教学方法。音乐辅助下的舞蹈教学往往能在不知不觉间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舞者的舞感在不经意间得到培养和升华。

结论

总之,舞蹈舞感的培养是舞蹈的基础,教师必须重视舞者舞感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来培养舞者的舞感,从基本功训练到情感的塑造以及音乐的辅助等都要充分、有效地应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并提高舞者的舞感,使其对舞蹈产生一种独特的感觉和感受,并逐渐形成一种基本的舞蹈感觉,从而推动舞蹈教学的高效展开。

参考文献:

[1]杨晓茹.中职舞蹈教学中“舞感”的培养策略分析[J].才智,2019(15):137.

[2]林珂冰.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舞感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9(20):166-167.

[3]由曦.论舞感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9(15):172-173.

[4]卢克.中职舞蹈教学对学生“舞感”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9(30):172.

重庆工贸职業技术学院  408000

猜你喜欢

肢体语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浅析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舞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肢体语言,让英语课堂更精彩
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探寻幼儿教育中肢体语言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