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

2020-09-10杨鸿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9期
关键词:设计思想

杨鸿岳

摘要:本文将道家的“少则得、多则惑”“有无”“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哲学观点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究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关联性。希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对我国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家哲学思想;西方现代;设计思想

哲学和设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在精神及物质方面的需求,为人提供服务。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上世纪,从最初追求艺术技法的创新,到重点强调设计所具备的功能性,并且将其与人性相结合,开展了一条探索的道路。道家哲学思想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能够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普世价值得以体现。

一、道家哲学思想和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关联性

道家哲学思想讲究万事从本源出发,顺应自然规律,在根源上对问题进行认识并解决,进而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追求。在现代主义设计期间所形成的道德思想和设计理。与道家哲学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对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初期,西方现代主义部分设计者直接或者间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在彼时社会环境以及设计需求之中,创新层全新的理念。设计属于创造性的活动,同时,是智慧和思想的火花。道家思想中蕴含的智慧能够对西方现代主义设计工作的开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长河中的代表性阶段,影响至关重要。以往现代主义风格受人追捧,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后期全新的设计风格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设计理念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对我国现代设计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不论设计风格发生如何变化,我国古老文明中的大智慧军会对设计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指导性意义。

二、“少则得、多则惑”“有无”与功能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最先提出功能主义设计这一原则,功能主义设计的起源是因设计服务对象产生变化,进而致使其设计形态和理念出现转变。以往现代主义设计服务对象是有产阶级和贵族,设计目的不仅仅是实用,而是满足其精神需求。能够将阶级差异性体验出来。与古典设计不同的是,现代主义设计为一般民众服务服务群体角度,且大部分服务对象没有高端消费能力。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初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降低成本、批量生产成为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功能主义出现。由此可知,现代主义设计从发展初期,便将使用功能作为首要设计原则,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实用性和功能性,而不仅仅是满足样式之美。简而言之,功能主义等同于功能至上,这一现象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大面积选择并使用玻璃墙,将建筑结构体现在外,对预制件拼装组合进行使用。这样一来,不光能够节省人工,还能够实现充分采光,使室内外空间进行有效结合。

道家思想高度关注大道至简,曾经谈及到设计和造物之间的本质问题,并且提出“少则得、多则惑”“有无”的观点。《道德经》中提出:“凿户镛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创建房屋需要开门凿窗,对房屋的采光和通风而言,门窗十分重要,有了它便十分便利,墙壁和门窗在空间中是“无”这一部分,只有有空间才能够将房屋具备的使用价值体现出来。从表面分析是在开门造窗,实际上是为居住者提供使用空间。《道德经》中又提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指的是应高度关注事物主要方面,明确主要矛盾上。述两种思想中所表达的设计哲学揭示抛弃非必要装饰,明确重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设计功能本质凸显出来,进而达到至简之美的目标。密斯·凡·德·罗在1928年中明确提出“少就是多”这一美学设计思想,其中“少”指的是精简,精简之后“少”与完美的“多”相同,这一理念和“少则得、多则惑”这一思想相吻合,能够被彼时流行装饰主义风格明确设计方向。

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有机现代主义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功能主义大多使用大理石、玻璃及极简几何形态等材料,达到功能至上至今目标,杜绝装饰设计理念,但因过于理性化导致失去了亲近感。有机现代主义提出设计用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为人提供舒适感受,并提出人性化设计关怀这一观点。在此角度出发,现代主义设计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有机主义设计核心理念是在设计过程中对人与物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双方不可孤立存在,应做到相得益彰,其中也包含了人文主义相关内容。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意味着现代主义打破了正统包豪斯设计风格,并且逐渐向软化方向发展。

《道德经》中提出:“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道”指的是天地万物的灵魂,但不受自然而控制,能够与自然界相互辅助,相互成就,做到和谐生长,也就是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均应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庄子·秋水》提出“天在内,人在外。”其中的“天”指的是自然,“人”指的是人为,意思是顺乎天是善和幸福的根源,順乎人则是恶和痛苦的根源。万物皆因顺应自然,在自然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庄子·在宥》中提出:“闻在看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宥指的是顺应自然的意思,其中的设计哲学指的是设计不光要满足实用功能需求,还应该注意内外空间的关联性,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处。

四、结论

中国道家思想哲学中提出的万物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以及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基础的有机现代主义原则与功能主义均是从事物本源对问题进行思考。由此可知,在设计理念上二者大体一致。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比较,道家理论整整早了2000年。弗兰克·赖特曾提及尽管他是后期偶然情况下了解道家学术思想,但是他的空间处理理念与道家学说基本相通。他还说过我只是个后者,为自己能够道家哲学思想应用在设计之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由此可以看出,道家哲学思想中蕴含的智慧对西方现代主义设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跨空间和跨时间的转化。两者都能够对中国现代设计工作的开展产生指导作用。设计理念应始终坚持功能与人性的有机结合,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设计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上放眼世界,对设计理念进行充分运用,使实际问题得以解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并对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产生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敬.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J].齐鲁艺苑,2018(03):97-99+118.

[2]邵晓峰.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与中国道家思想[J].新美术,2007(02):93-95.

猜你喜欢

设计思想
从《天工开物》看中国传统色彩观
包豪斯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小学古诗词设计思想与教学方式探微
关于建筑设计构想中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分析
古典园林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中德设计教育的特点和区别
关于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