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最美银杏“掠影”,第二季摄影小记者班毕业啦

2020-09-10虞露

现代苏州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塔艺术馆银杏

虞露

“我也曾到过许多地方,可那梦中的天地往往是苏州的小巷。”这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在文章中描写的对苏州小巷的热爱。

黑瓦、朱栏、白墙、小巷铺着长长的石板,这里不仅有无数人走过的印记,更有着无数人童年的回忆。

前段时节,苏州287米长的定慧寺巷内,婀娜多姿的银杏树换上了五色锦绣礼服,吸引了“《现代苏州》第二季春芽摄影小记者班”的成员们到此采风摄影,在金灿灿的风景下收获属于自己的最美“银杏”掠影。

趣味采访,定慧寺里的记者采访小心机

定慧寺巷社区位于姑苏区东北面,东起官太尉河,西至凤凰街,南起十梓街,北至干将路,具有浓厚的江南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一个集旅游、餐饮、金融、医疗等融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区。社区内有著名的双塔和袁学澜、周瘦鹃、顾廷龙等众多的名人故居。

定慧寺殿前的古银杏两株并峙,树龄200余年,可谓是苏州著名的网红景点,这里夏日浓荫如幄,秋日树叶金黄,景色十分迷人,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观赏,仿佛一走近定慧寺,便可深深感触到姑苏历史脉搏的跳动。

摄影小记者班的成员们在这里一边品味定慧寺的美景,一边采风,围绕古诗词的主题与游客开展了一场趣味采访,成为定慧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吴作人艺术馆,打开的漫画世界

毗邻定慧寺的,便是吴作人艺术馆了。吴作人艺术馆,占地约1430平方米。馆内有吴作人先生首批捐赠给家乡苏州的作品90幅、吴作人夫人萧淑芳女士的作品10幅,及祖父和兄姐的作品10幅,共計110幅,十足彰显吴氏艺术世家的风采。

走进吴作人艺术馆,到处都是妙趣横生的绘画作品,小记者们在这里绘画写生,拍摄吴作人的作品美图,寻找画馆里隐藏的小心思小窍门,玩得不亦乐乎。

双塔园林,衍生的妙趣画作

逛完妙趣横生的吴作人画馆,绘画的兴趣油然而生。双塔园林,定慧寺巷社区的地标。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下江南时,曾在此游玩,并题有“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枝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的诗句,十足可见,双塔的魅力非凡。

小记者们进入双塔园林后,体会园林里的清逸和隐隐的禅意,开启了一场以银杏叶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杨江波老师带着大家做有趣的手工绘画,大家用银杏作画,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妙趣画作,成员宋曼琳表示:通过这次实践,她对定慧寺、双塔感触更深了,户外实践让她爱上了路人采访,爱上了这里的美景,下次她一定还会再来重温苏州园林里独特的美。

夕阳西下,此次户外课程也已接近尾声,小记者们和老师们共同合影留念,老师告诉小记者们:“学习摄影、学习写作归根到底是为了学会更好地体会生活,只要对生活有所察觉的人,未来的自己才会走得更加美好,愿每一位成员都能学会感知生活,体味其中美好的细节,一同向前迈进。”

咱的摄影班,诠释不一样的风采

此次摄影小记者班是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现代苏州杂志社联合北京电影学院(江苏)培训中心共同推出的第二季摄影班活动,旨在延续第一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艺术情操”的办学理念,开展更多各式各样的知识教学及实践活动。

与第一季摄影班相比,第二季摄影班增添了更多趣味十足的亮点课程,有丰富的采访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优秀的文章写作技巧与点评、精彩纷呈的户外实践摄影课程、专业的仪态眼神表达课程、魅力声音训练课程、北影小课堂等。通过此次摄影班内的学习,成员们学会更好地用采访写作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学会用更多摄影技巧记录生活,学会用端正的形态与自信的表达更从容地与他人交流。

不仅如此,此次活动精心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刊登渠道,线上线下实时刊登学员的优秀摄影作品。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学员们接触苏州知名摄影家、优秀企业家的机会。课程结束后,每位成员还可拿到由苏报集团现代苏州杂志社和北京电影学院共同盖章的优秀证书。

如果生活是一首诗,就让我们一起感悟一起记录。现代苏州春芽摄影小记者班,教你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生命中的阳光雨露,记录环绕在身边的微风和煦。

猜你喜欢

双塔艺术馆银杏
瞭仓艺术馆:工业料仓变身艺术空间
银杏
快看!他开了抖音特效
FORART’S SAKETEXT AND PHOTOGRAPHY
一个韩美林,三地艺术馆绘就独特风景线
腊月里的银杏果
双塔食品“兜底增持”致机构逃离 散户“站岗”
银杏
大底盘双塔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