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新郭的“仪式感”

2020-09-10陶瑾

现代苏州 2020年3期
关键词:祭灶灶神仪式感

陶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用一些特定的形式来过这一天,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地方风俗。苏州不是一个向外彰显的城市,她的诸多美好都是内敛而深潜,就说风俗习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也不是紧张的拉锯,更多的是包容与创新。深挖,便能领略其“淡极始知花更艳”的珍贵。

石湖畔的古新郭地区,曾经是吴越争霸的战场。其半村半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决定了它与苏州古城较为相似的一些生活习俗,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俗。在老新郭人心中,这些老传统根深蒂固,忘不了,也不能忘。

新年,从冬至开始

习俗:送灶神、祭祖、冬至团、口数粥、抬神轿

吴门风俗,多重冬至,谓曰:肥冬瘦年。苏州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从古至今,祭祖、团圆饭、拜冬等习俗,一直在苏州民间流传。

过去,在新郭地区,腊月二十四日夜为祭灶之时,要送灶上天。南宋苏州诗人范成大《祭灶词》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要上天一次,向玉帝汇报他所在那户人家的善恶。“灶神作為主要家神,新郭人将其画像供在灶台小龛里,用一块红布遮掩,叫做‘灶帘’。神龛前设有香炉和烛台。腊月二十四这天,在灶台上点上香和蜡烛,再摆上两个冬至团,用来‘显灶’。之后将灶神放在竹椅里,放在门口的火堆上,再摘几片冬青树的叶子和柏树的枝条,放在一起烧掉,伴有噼噼啪啪的声响。古人认为,在特定的时候把松柴拿来烧,可燎去一年灾晦之气。冬青柏枝,又名送灶柴。而送灶第二天,即腊月廿五,新郭人要用赤小豆杂米煮粥,以祀神食。”68岁的新郭村人徐金和回忆道。

说到这冬至团,新郭人无不熟悉,且将这一习俗沿袭至今。73岁的陈留根,原是新郭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虽然告别农耕,过上城市生活,他和同住在沧浪新城官庄前花园的很多新郭人一样,依然保持着过冬至的传统习俗。他告诉记者,从前到了冬至,村上家家户户会制作冬至团和馒。做法不复杂,糯米与粳米按7:3的比例配好,淘好洗净沥干,之后放在磨具里碾成粉,将米粉用筛子过滤几次,直至变细,再放入热水中搅拌。拌和后捏成一个个团子,放在锅里蒸。新郭人拿冬至团祭灶,试图封住灶神的嘴,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使其上天汇报工作时能多多包涵。这一风俗是民间按照个人需要来塑造神灵的。团有“团圆”之意,冬至团多做些可吃到过年,别有一份温馨与祥和。

冬至时节,新郭人还有“前三后四”祭祖的传统习俗,祈求全家,冬去春来,幸福安康。新郭人祭祖,是老传统了,一年中清明、农历八月十五、冬至、过年四个节日都离不开祭祖。直到现在新郭人依然不忘,摆上一桌祭祖菜,有鱼有肉,还有象征如意的黄豆芽。

“冬至过后,一直到除夕,新郭人便开启了‘顿顿年夜饭’的模式。菜式比平常日子多一些,好一些。除夕是团圆之夜,在外的亲人都要赶回家中,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团圆饭,所以除夕夜外面几乎看不到人。期间,家里会烧油豆腐包肉、肉百叶、咸肉咸鱼等十多个菜。再做一些白糖、红糖年糕。”徐金和说道。另外,冬至后不能进行大扫除,因为冬至是关庙门的日子,所以新郭人早早地在冬至前洒扫庭户,掸浮尘。让徐金和记忆最深的是,冬至到正月十五元宵这段日子,家里客厅正中要挂上神局,很大一幅,色彩非常漂亮,画面上是天堂上的各路神仙。神局前面放长台,放上贡品。平常日子家中则挂山水局。

说到过新年村上最闹猛的时刻,莫过于举行抬神轿仪式,就是抬猛将老爷。当时古新郭地区的横塘猛将行祠,名列苏州四大猛将庙之一哦。

依水而生的新郭文化

习俗:酿酒、制镜、鱼市等

新郭这个地方,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原是苏州郊区横塘乡的一个自然村。旧时遍植水稻和麦田,农田面积达2700多亩。

新郭自建立以来,主要以渔业、农耕业为主,农耕业也多为水生作物。千百年来,新郭人在此生活,形成了特色民俗文化,以酿酒、刺绣、制镜、鱼市最为出名。那时候,当地民风淳朴,待客如宾,童叟无欺,夜不闭户,百姓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延续到今天,新郭也随着时代发展,融入了现在的沧浪新城。

说到新郭的文化习俗,今年57岁的陈龙国一下打开了话匣。比方酿酒,古新郭旧时有酒城,无论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或有朋自远方来,开一坛自家酿的酒,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相传,鱼城的西南,靠近吴山岭的下面,曾有一处吴王酿酒的地方。实际上,当时沿山一带皆有酿酒习俗,酿的酒味道极好,吴王夫差整日不离左右,还特地在姑苏台造千石酒钟,以储美酒。民国初,古新郭酿酒作坊有十几户,酿酒师傅有四十人左右,每年入冬,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汁、酒酿精、桂花酿酒。老少皆宜,清甜丝丝袭来。

再说制镜,据《苏州市志》记载,苏州的制镜业起源于古新郭的渔家村一带。古新郭的眼镜家庭作坊在明代盛极一时,镜片产销量相当大,传说祝枝山手中的单照(放大镜),还有中国第一台望远镜,都出自渔家村。

古新郭的风俗,细细琢磨,耐人寻味。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祝愿。对于命运的眷顾、自然的恩赐,新郭人用知足来表达感恩与敬畏,用坚持呵护初心。

猜你喜欢

祭灶灶神仪式感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门神想吃立夏饭
是是非非话灶神
灶神爷
关东糖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
祭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