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里有座“智慧工地”

2020-09-10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慧工地塔吊工地

亦安冉

在吴中的太湖新城,有一座智慧工地,在太湖新城这座“国家级智慧试点城市”里的智慧工地,究竟是什么模样?

干净整洁的工地、安静的施工环境,有条不紊的施工现场……这些只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有一个运筹帷幄的“大脑”,正在掌控着工地全局。工地上的违规行为能及时被发现,哪里的设备出现了问题会即时报警,如果塔吊之间有碰撞风险预警监控系统会发出警报,甚至工地里的噪音超过了指标也会被“听到”,粉尘超标也会被“闻到”……吴中太湖新城吴郡小学项目施工现场,被高科技武装的“智慧工地”智慧满满。

智慧工地的N个侧写

传统工地是被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智慧工地则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19岁末,吴中区住建局在太湖新城吴郡小学项目举办了“绿色、智慧工地”观摩交流活动,让观摩者体会了一次来自智慧工地的“超强大脑”运作。

在办公区域内记者看到,电子监控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监控设施捕捉到的数据,为数众多的摄像头报警设备,实现了对项目各个区域的无死角监控防护,真正是在办公室里就实现“运筹帷幄”。

通常在一个工地里,如果有几个塔吊都在运行的话,那就要好好注意安全了。据介绍,塔吊在运行过程中,塔吊司机与吊钩之间有时会存在视线遮挡的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而智慧工地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塔吊作业可视化,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塔吊的载重、吊钩高度、小车幅度、大臂回转角度、风力风向等信息,并对超载、位置限位、群塔防碰撞进行预警,提醒塔吊司机按章操作,有效解决了塔吊司机工作时的视线盲区问题。不仅如此,群塔施工时,塔吊作业的可视化还可以实时注意到周围塔吊的工作状态,确保安全。

施工电梯安全监控系统,则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施工电梯的运行高度、运行速度、负载重量以及开门情况等实时数据,判断电梯是否正常运行,在发生危险时会发出语音报警,同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电梯运行情况,为工地现场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智慧用电管理系统,对施工方来说,也是益处多多,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有效监控工人寝室及办公室用电情况,还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及时发现用电浪费情况,远程关闭电源,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智慧,也能够让我们的工地更加绿色环保。智能远程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可远程控制塔吊、围墙、雾炮等喷淋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让节能和扬尘控制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关键是,不出办公室便可远程开关设备,大大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

还有卸料平台超载预警系统,在原卸料平台基础上创新设计,在平台内设置重量传感器,将传感器与显示器及声光报警装置链接,当作业人员在装料过程中超过额定重量时,报警装置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及时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立即纠正,如持续报警,系统将自动记录违章信息,实时监控卸料平台工作数据 ,并将数据通过GPRS传输至云平台和移动端,基本杜绝了卸料平台超重堆码材料的违章行为。

模架超载预警系统,则在安全方面给工地做了智慧加持。在高支模、外架等危险性部位安装安全数据监测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相关数据信息,智慧管理平台根据实时采集的信息做出安全报警和规避危险的措施。

工地上的围栏,一般起到的是安全警示作用,智慧围栏安防系统,可以对工地上的临边洞口进行拆除预警,当现场围栏被拆除,可视化系统会发出警报,同时传感器会发送信息到云端,服务器发送短信给相关管理人员,提醒他们到现场复查,并及时消除隐患。

门禁管理系统实行实名制并刷脸进场,可有效防止工人未经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确保每天出入现场的人员情况以及出勤情况,并杜绝民工工资纠纷。

……

为传统工地装上现代“智慧大脑”

千百年来,堆砖砌瓦,尘土飞扬,建筑行业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建筑行业是毋庸置疑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一项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移动技术、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不断提升,智慧工地建设应运而生。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基于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和无线通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塔吊各种限位、防碰撞、安全防护栏杆拆除报警、模架超载预警、卸料平台超载预警等功能,使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预警管理集成平台化,大大降低了传统安全管理的风险漏洞,实现精准管理,实现对工地的可视化、远程智能化管理。

要想真正做到“智慧”,需要把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变成更有灵性和温度的智慧模式。吴郡小学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来自苏州比爱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智慧工地软硬件开发和销售、创优创观摩精益管理咨询服务、BIM技术咨询服务、工程信息化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司。张超是苏州比爱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一名资深工程师,他介绍,智慧工地是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之上的,BIM是一种三维设计,跟建筑物直接发生关联,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从被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BIM的应用对“智慧工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BIM为基础的智慧工地,也让工业4.0在建筑行业的实现成为可能。

信息化是智慧工地的基础,5G时代的到来,也给智慧工地带来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智慧工地在5G加持下,信号覆盖更广,传输速度更快,可以更好地避免施工方案更新不及时带来的风险。

吴中智慧工地的养成及实践

在吴郡小学项目现場,装上了智能管控平台,就像是装上了智慧大脑,东吴建筑项目经理丁小建介绍:工地是动态的,派再多的人去到现场也跟不上动态的变化,有了智慧管理就让人安心多了,实时的数据和设备情况都一目了然,有效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对于传统的工地,智慧管理也让施工方对工人的了解加深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民工进场安全交底等等,有效保障了施工方和工人双方的权益。以前用水用电都需要有人去现场统计,现在在操控室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用水用电的数据,发现哪里的水电没有及时关闭,还可以远程操控开关,最关键的工地质量控制点,智慧平台也可以给出合理的建议,可以说是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2015年6月16日,住建部发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末,就企业而言,甲级的勘察设计院和特级一级的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BIM的集成应用能力;就项目而言,90%的政府投资项目要使用BIM。吴中住建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并出台了《关于推进数字工地智慧安监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智慧工地项目,吴郡小学项目是苏州6个智慧工地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吴中区在智慧工地养成中的积极实践。

吴中住建局蒯楠介绍,之所以选择吴郡小学作为试点,跟项目地处吴中太湖新城不无关系,智慧工地概念跟太湖新城的智慧城市理念相呼应,让智慧工地真正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2020,还将会有更多的工地装上“智慧大脑”。

猜你喜欢

智慧工地塔吊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工地上的“高空舞者”
波比的小工地
塔吊检查
互联网+下的建筑工程企业项目管理发展探索
与众不同的青春才最美
智慧工地概念下如何做好房地产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爬塔吊要回欠薪 结果被拘留罚款
热闹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