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表孤傲,内心长情的苏州古城墙

2020-09-10丁云

现代苏州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古城墙越国城门

丁云

即便是在冬天,在古城墙下走走也极好。尤其清晨,太阳光束照射进苏州城,古城就散发出其特有的庄重含蓄。好好吃一顿早餐,然后沿着城墙散步,神清气爽。爬满蔓藤植物的城墙,在一年四季里都会呈现变幻的景致,但在冬天,光秃秃的藤蔓就呈现出了“岁月”的味道。

平门、相门、葑门、盘门……曾经把姑苏人家包围在怀抱中,如今看来,在悠长的前世里也指向着现代城市的今生与未来。

城古第一的苏州城

《中国通史》上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苏州就是一个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融合的区域。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也曾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物。”

阖闾即位,伍子胥受命相土尝水建设阖闾大城,规模在当时来说也是相当大的。今天若论形制规模,苏州的城墙自然比不过西安、南京等古都那般宏伟壮丽,但苏州城墙在中国城墙建设史上之所以有独特地位,古城区在阖闾大城之上没有变过位置,2500年来总体格局也没变,这在世界古城市建设史上是奇迹;苏州城门都辟水陆两城门,为国内仅有;突破了古时建城规制“方”形的约束,受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吴国国情所致,呈“亚”字的不规则长方形,对研究吴国历史及军事史也具较高价值。

有城墙,就有城门。城门的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阖闾城四周东有娄门、匠门,西有阊门、胥门,南有盘门、蛇门,北有齐门、平门,传此八门名称都由伍子胥定夺。

阊门位城西,对应八风中的飉风,又叫阊阖风。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立阊门象征天门,通阊阖之风,取“天通阊阖风”之意,以克制西边的楚国,故阊门又称“破楚门”。这里“天门”源于“紫宫星象图”,是“象天”一例。为了接通阊阖之气,阊门建成楼阁状,高大巍峨,有诗道:“阊门势嵯峨,飞阁跨通波。”

越国与吴国虽地域、文化诸方面颇为相近,却是世仇。吴城南面的“盘、蛇”二门,用十二生肖的方位。越国位处“巳”位,即蛇位,故筑蛇门以朝越,蛇门上还制作了一条象征越国的木蛇,蛇头向着西北,象征越国臣服和朝拜吴国。吴国处于辰位,故在城南又设蟠门,城上刻木蟠龙,面向越国,象征吴国征服越国,这是后来的盘门。

吴国北面还有一个敌国是齐国,所以在城北设齐门,涵义是征服齐国。后在旁边设平门,表示平定齐国的决心。公元前505年,伍子胥率兵从平门挥师北上,终于打败齐国,凯旋时从平门入城。

至于其他各门,似乎不具有上述几门在战略上的象征意义,但也各有来历。匠门,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得名。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名干将门,称“相门”是后来音的转变,古门在宋初被填塞。胥门,即姑胥门,因姑胥山得名。相传伍子胥宅在此,且后又悬头于此门,故称胥门。娄门原称缪门,《吴地记》载:“娄门本号缪门,东南秦时有古缪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门名随即改称娄门。

“北观长城雄,南看盘门秀。”对比北京城墙、角楼,或者正阳门箭楼的巍峨霸气,苏州盘门玲珑秀气,或也是因水而致,苏州这个红尘之地,把柔弱的水和担负军事防御的霸气城门连在一起,还建得秀丽动人。

把苏州城墙护起来

到1949 年苏州解放时,尚有阊门、胥门、盘门、葑门、相门、娄门、齐门、平门、金门、新胥门10 座城门。但至1985 年,苏州仅存盘、胥、金三个城门以及少量城墙和断续的残迹。当时在盘门三景凿池时,就发现自战国至唐代约有1000平方米的住房遗址。

1986年为纪念苏州建城2500年,盘门水陆城门修復。当时的盘门并不开放,上面有个破楼,城墙根边住着的人家就与城墙紧靠在一起,特别是城外沿河一带,密密麻麻搭满房子、棚棚。破烂的城墙有条马道可以登上去。1987 年有了《苏州市古城墙保护规划》。1998年盘门陆门城台原址重建重檐歇山式两层三开间城。1999年,苏州在拆迁棚户过程中,发现棚户房倚靠的是城墙和胥门老城门洞。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市博物馆派考古队伍马上进行了考古调查和瓮城遗址的抢救性发掘。

胥门旧时是码头,船也在此停歇,大片地方搭了房子,竟有一个城门洞被两户人家朝东朝西隔断遮住,旧房子不拆根本看不见。“苏州人印象里,胥门要有城门也该对着万年桥,怎么也没想到离万年桥这么一段距离会出现一个城门洞。”了解当时修复掌故的人士说。城墙残址上,有隋唐以前的秦朝、汉朝,甚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砖。另有一段城墙,埋没在自来水厂内无人问津,成了一个小土墩,里面扒出好多城砖。

棚户一清拆,土墩经清理,一条从春秋战国时开始,至唐宋元明清各朝都完整留有遗存的城墙便显露了出来。考古队最后清理出基本完整的古城门及其通道,埋于地下的瓮城城墙基础、瓮城内路面、北城墙内城门等也裸露出来。此外,还有唐、宋至明清时期的陶瓷器,另有铁门轴、石弹丸、晋永和六年的铭文砖等。

2002 年苏州启动环古城风貌带建设,对城墙和城门的修复与保护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12月,苏州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全线贯通,与水为邻,围绕苏州护城河展开,连接了苏州相门、蛇门、盘门、胥门、阊门、平门、齐门、娄门八座古城门和众多桥梁。2012年9月,相门段、平门段、城门段古城墙保护修缮工程全面竣工,并向游人开放。2013年古城墙修缮二期工程齐门桥东段古城墙、胥门城墙和娄门城墙修复工程获评当年苏州市民心工程。2018年3月1日起《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鼓励社会各界都来参与古城墙的保护。

猜你喜欢

古城墙越国城门
黑夜过桥
古城墙的凝望
风雨同舟
我的研学之旅
“晨钟暮鼓”怎么敲
所长无用
越人造车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平遥古城墙